图书介绍
电工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康泰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90156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工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 电路及电路模型1
1.1 电路1
1.2 电路模型的概念1
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
2.1 电流2
2.2 电流的参考方向3
2.3 电压3
2.4 电压的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4
2.5 关联参考方向4
3 电功率4
4 电阻元件6
4.1 欧姆定律6
4.2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6
4.3 电阻的功率7
5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7
5.1 理想电压源7
5.2 理想电流源8
6 基尔霍夫定律9
6.1 几个有关名词9
6.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9
6.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KVL)10
本章小结12
习题13
第二章 简单电路的分析16
1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16
1.1 电阻的串联16
1.2 电阻的并联18
1.3 电阻的串并联20
2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22
2.1 电位22
2.2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2
3 含电源支路的等效变换24
3.1 电压源串联24
3.2 电流源并联24
3.3 电压源与支路的并联及电流源与支路的串联24
3.4 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5
4 电阻的星形和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28
4.1 Y、△形网络等效的条件28
4.2 Y、△形网络等效变换关系29
5 受控电源30
5.1 受控电源的基本概念31
5.2 含受控源电路分析32
5.3 含受控源电路的电源等效变换34
本章小结35
习题37
第三章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41
1 支路(电流)法41
1.1 独立支路电流方程组的建立41
1.2 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43
2 回路法44
2.1 回路法的基本概念44
2.2 建立回路方程规则45
2.3 回路法解题步骤46
3 节点法49
3.1 节点法的基本概念49
3.2 节点电压方程的建立50
3.3 节点法的应用51
3.4 节点法解题步骤55
3.5 回路法和节点法的比较56
4 迭加定理56
4.1 电路中不含受控源的情况56
4.2 含有受控源的情况58
4.3 应用迭加定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1
5 替代定理62
5.1 替代定理的陈述62
5.2 替代定理的证明62
6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64
6.1 戴维南定理64
6.2 诺顿定理68
6.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70
本章小结72
习题74
第一次阶段测验题78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基础80
1 正弦量的三要素80
1.1 辐值81
1.2 角频率(或频率、或周期)81
1.3 初相位(简称初相)81
2 正弦量的有效值83
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84
4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88
4.1 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88
4.2 电阻元件的功率89
5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90
5.1 电感元件的一般特性90
5.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92
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95
6.1 电容元件的一般特性95
6.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97
7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法99
本章小结104
习题104
第五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08
1 R、L、C串联电路·复阻抗108
1.1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108
1.2 复阻抗111
2 R、L、C并联电路·复导纳114
2.1 R、L、C并联电路的计算114
2.2 复导纳115
2.3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关系117
3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120
3.1 瞬时功率120
3.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121
3.3 无功功率122
3.4 视在功率(表观功率)123
3.5 复功率123
3.6 关于功率守恒定理125
3.7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126
3.8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27
4 正弦交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129
5 串联谐振电路134
5.1 谐振条件和谐振频率134
5.2 串联谐振的基本特征135
5.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136
6 并联谐振电路139
本章小结142
习题143
第二次阶段测验题148
第六章 具有互感的电路150
1 交流电路中的互感150
1.1 具有互感的一对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150
1.2 互感的同名端标记法151
1.3 互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153
1.4 耦合系数154
2 含有互感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155
2.1 网络方程法155
2.2 耦合电感电路的等效变换156
3 空心变压器159
4 理想变压器162
本章小结165
习题166
第七章 三相电路168
1 三相电路的组成168
1.1 三相电路中的电源168
1.2 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联接方式171
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72
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178
4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181
本章小结184
习题184
第三次阶段测验题186
第八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88
1 非正弦周期电流188
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189
2.1 不同频率正弦量的合成189
2.2 傅里叶级数190
2.3 周期函数的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关系191
3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及平均功率195
3.1 有效值195
3.2 平均值196
3.3 平均功率196
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198
5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201
本章小结203
习题205
第九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207
1 电路的暂态过程和初始条件207
1.1 电路出现暂态过程的原因207
1.2 动态电路方程及初始条件207
1.3 电路其它变量初始值的计算208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10
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10
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13
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6
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6
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8
4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223
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226
6 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230
7 二阶(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34
本章小结239
习题241
第十章 运算法248
1 拉普拉斯变换248
1.1 拉氏变换的定义248
1.2 几个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249
1.3 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式250
2 拉氏变换的主要性质250
2.1 线性性质250
2.2 微分性质251
2.3 积分性质252
2.4 延迟性质253
2.5 位移性质254
3 拉氏反变换254
3.1 部分分式展开法255
3.2 分解定理258
4 电路定律的运算形式259
4.1 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形式259
4.2 电路元件的运算模型(或称S域模型)260
4.3 欧姆定律的运算形式261
5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运算法262
6 网络函数、零点和极点270
6.1 网络函数270
6.2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272
本章小结276
习题277
第四次阶段测验题281
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与多端元件283
1 二端口网络283
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284
2.1 阻抗方程与Z参数284
2.2 导纳方程与Y参数286
2.3 混合方程与H参数288
2.4 传输方程与T参数289
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291
4 有载二端口网络294
4.1 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294
4.2 转移函数295
5 运算放大器299
5.1 运算放大器及其等效电路299
5.2 比例器电路300
5.3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302
5.4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303
6 回转器304
6.1 回转器304
6.2 回转器的一个重要用途305
6.3 回转器的性质305
6.4 含回转器电路分析举例306
本章小结307
习题308
第十二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313
1 非线性电阻元件313
1.1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概念313
1.2 非线性电阻的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314
1.3 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分段线性化314
1.4 含理想二极管电路的分析315
2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16
2.1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316
2.2 非线性电阻的并联316
3 决定非线性电阻电路工作点的图解法319
4 小信号分析法321
4.1 小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322
4.2 小信号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322
4.3 小信号等效电路的一般作法322
本章小结326
习题327
第十三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330
1 磁场与磁路330
1.1 磁场及基本物理量330
1.2 磁场的基本性质331
1.3 磁路332
2 铁磁物质的磁化333
2.1 起始磁化曲线333
2.2 磁滞回线333
2.3 基本磁化曲线334
2.4 铁磁材料的分类335
3 磁路的基本定律335
3.1 磁路的概念335
3.2 磁通的基木定律336
3.3 磁路与电路的比较338
4 恒定磁通无分支磁路的计算339
4.1 已知磁通求磁通势339
4.2 已知磁通势求磁通341
5 恒定磁通分支磁路的计算343
5.1 对称分支磁路的计算343
5.2 不对称分支磁路的计算343
6 交变磁通磁路344
6.1 线圈电压与磁通关系344
6.2 交变磁通下的铁心损耗345
6.3 电流与磁通波形的畸变348
6.4 交流磁通磁路的计算349
7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351
7.1 忽略线圈电阻及漏磁通的情况352
7.2 考虑线圈电阻及漏磁通的情况352
本章小结354
习题356
第五次阶段测验题358
习题答案360
热门推荐
- 3233126.html
- 1856540.html
- 1854840.html
- 2586625.html
- 2087951.html
- 1352736.html
- 1645669.html
- 1129831.html
- 1489016.html
- 2588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0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0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0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7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