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瘢痕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荟元等主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6041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瘢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瘢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附 各部位瘢痕手术治疗典型病例举例 彩插1
一、头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1
第一章 瘢痕增生的机制3
上篇 临床诊治3
第一节 病理性瘢痕发生的一般因素分析3
一、人种、肤色3
二、遗传因素3
三、个体素质4
二、面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5
四、伤情与医疗处置5
第二节 生物活性因子与瘢痕增生5
一、转化生长因子-β5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
三、血小板源生长因子6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7
第一节 病理性瘢痕的组织学改变9
一、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与瘢痕增生9
第二章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9
二、肥大细胞与瘢痕增生10
三、颈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10
三、巨噬细胞与瘢痕增生11
四、胶原蛋白与瘢痕增生11
四、躯干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13
六、蛋白多糖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14
五、结构性蛋白与瘢痕增生的关系14
五、上肢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15
第二节 瘢痕疙瘩15
一、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15
四、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16
三、某些综合征与瘢痕疙瘩16
二、遗传因素与瘢痕疙瘩16
五、瘢痕疙瘩对各种治疗的反应17
六、Ramakrishnan的瘢痕疙瘩临床资料介绍19
第三节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20
一、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简表20
二、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临床观察上的异同20
三、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组织病理学上的差异21
六、下肢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22
四、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细胞外基质的差异22
五、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在生物活性因子方面的差异22
六、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在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23
七、有关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区别的其它研究资料23
七、会阴、肛门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27
八、瘢痕癌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28
第三章 瘢痕的非手术治疗28
第一节 瘢痕的药物治疗28
一、皮质激素类28
二、维甲酸类29
三、腐胺(丁二胺)30
六、曲尼司特(肉桂氨茴酸)30
五、别嘌呤醇30
四、异搏定30
第二节 瘢痕的中医中药疗法31
九、抗癌药物博来霉素、5-氟脲嘧啶31
八、抗组织胺类药物抗感明31
七、磷脂类似物六环磷胆碱31
二、关于中药抗瘢痕作用的研究32
一、中医中药的内治法、外治法和内外结合治疗法32
第三节 瘢痕的压迫疗法33
二、治疗原则33
一、适应证33
三、治疗方法34
第四节 瘢痕的放射治疗34
一、放射治疗的原理34
二、放射线对细胞周期的影响35
三、放射线的选择35
四、放射剂量36
五、放射治疗的方案36
六、并发症36
七、预后37
第五节 瘢痕的激光治疗37
一、激光治疗瘢痕的生物学原理38
二、激光治疗瘢痕的常见并发症39
第七节 硅凝胶膜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39
第六节 瘢痕的冷冻疗法39
二、干扰素40
一、转化生长因子-β40
第八节 生物活性因子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40
一、概述43
第四章 瘢痕的心理疗法43
二、审美心理基础44
三、瘢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46
四、瘢痕患者的心理需要47
五、瘢痕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患者心理问题48
六、瘢痕患者面临的其它社会心理问题50
第五章 面部瘢痕的美容性治疗52
一、牛胶原53
第二节 充填物的应用53
第一节 封闭性敷料的应用53
二、自体胶原蛋白54
三、Isolagen54
五、Artecoll55
七、透明质酸制剂55
六、Resoplast55
四、Dermalogen55
十一、Fibrel56
九、Gore-Tex56
八、Alloderm56
十、Silicone56
一、关于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57
第三节 脂肪移植与脂肪注射57
二、脂肪移植在美容外科的应用58
第四节 其它治疗方法61
一、皮下切开术61
二、激光治疗61
三、肉毒毒素注入法62
六、微型擦皮术62
五、瘢痕内药物注射62
四、微型染肤法62
一、非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64
第一节 基因治疗基本知识64
第六章 基因治疗在创伤修复与瘢痕防治中的应用64
一、表皮生长因子65
二、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65
第二节 基因治疗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65
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66
第三节 基因治疗在改善血管状况及促进皮瓣成活上的应用66
四、血小板源生长因子66
三、转化生长因子-β66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67
三、一氧化氮68
一、基因治疗与神经修复68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8
第四节 基因治疗在不同组织修复中的应用68
四、基因治疗防止移植血管失效与阻塞68
五、用转基因技术防止颅缝早闭69
四、基因治疗与骨的修复69
三、基因治疗与软骨修复69
二、基因治疗与韧带修复69
二、影响瘢痕形成的因素72
一、瘢痕形成的规律72
第一节 瘢痕形成的规律、类型与手术时机72
第七章 瘢痕手术治疗概论72
三、瘢痕的类型74
四、手术时机75
第二节 瘢痕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75
第三节 对瘢痕增生倾向与“瘢痕体质”的预测76
第四节 不同类型瘢痕手术方法的选择77
一、凹陷性瘢痕的手术治疗77
三、增生性瘢痕的手术治疗78
二、萎缩性瘢痕的手术治疗78
四、挛缩性瘢痕的手术治疗78
五、瘢痕疙瘩的治疗79
第五节 大面积烧伤后皮源不足时手术治疗可能采取的措施79
三、手术治疗方法81
第八章 各部位瘢痕的手术治疗81
一、秃发81
二、瘢痕与头皮缺损81
第一节 头部瘢痕及秃发的整形修复81
第二节 面部瘢痕的手术治疗85
三、面部植皮的注意事项85
二、面部切口设计原则85
一、修复时机的选择85
四、面部皮瓣修复的设计原则86
五、扩张术在面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87
六、胸三角皮瓣在面颈部整复中的应用88
七、面部锐器伤瘢痕的整形修复90
八、面部凹陷性瘢痕的整形修复90
九、面部较大面积瘢痕的整形修复91
十、上、下睑外翻的整形修复93
十二、鼻部瘢痕的整形修复96
十一、口周瘢痕的整形修复96
十三、全鼻再造98
二、颈部瘢痕挛缩的分类与临床表现103
一、颈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的原因103
第三节 颈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103
三、颈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的治疗104
第四节 躯干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的手术治疗113
二、乳房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114
一、躯干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114
一、上肢(含手部)深度烧伤早期修复的重要性115
第五节 上肢烧伤后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115
二、手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病理变化与修复原则116
三、手部各种瘢痕畸形的整形手术119
四、手部功能恢复与弹性牵引夹板的应用136
五、腕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整复138
六、肘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整复140
七、腋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整复142
第六节 下肢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144
一、概述144
二、腹股沟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145
四、腘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148
三、臀部与大腿后侧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148
五、小腿胫前或内踝溃疡的治疗151
六、踝关节周围环形瘢痕的治疗153
七、足背瘢痕及挛缩的治疗154
八、瘢痕挛缩性足下垂的整复154
九、足跟、足底部瘢痕与溃疡的治疗156
十、足部残缺畸形的整复159
一、畸形的分类160
第七节 会阴、肛门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160
二、治疗原则和方法161
二、麻醉选择167
一、麻醉前准备167
第二节 瘢痕手术麻醉的选择和管理167
第九章 瘢痕手术的麻醉167
第一节 瘢痕手术患者的特点167
三、麻醉管理168
第三节 常见部位瘢痕手术的麻醉168
一、头、颈、胸部手术的麻醉168
二、胸部以下瘢痕手术的麻醉169
三、小儿瘢痕手术的麻醉169
三、全脊髓麻醉170
六、心律失常170
五、穿刺后头痛170
四、心跳呼吸骤停170
二、局麻药物过敏反应170
一、局麻药物中毒170
第四节 常见麻醉并发症与处理170
七、误吸、返流171
八、喉、支气管痉挛171
第十章 瘢痕手术的护理172
第一节 皮片移植术的护理172
第二节 皮瓣移植术的护理173
第三节 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护理174
第四节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176
第五节 特殊部位瘢痕手术的护理177
一、头面部瘢痕手术的护理177
二、颈部瘢痕手术的护理178
三、手部、关节部位瘢痕手术的护理179
四、会阴、肛门部瘢痕手术的护理180
下篇 实验研究183
第十一章 细胞凋亡与瘢痕增生的研究183
第一节 细胞凋亡简介183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183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诱导因素185
三、与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185
四、细胞因子与程序性细胞死亡186
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细胞凋亡187
二、p53、Bcl-2、Fas等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187
第二节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187
三、其它有关凋亡与瘢痕的研究188
四、我们在细胞凋亡与瘢痕增生方面的研究189
第十二章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病理性瘢痕增生192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192
第二节 信号转导与病理性瘢痕的研究194
一、生长因子信号通道与病理性瘢痕增生194
二、蛋白激酶A的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195
三、蛋白激酶C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196
四、凋亡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196
五、TGF-β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196
第三节 干预信号转导分子防治瘢痕增生的策略197
一、TGF-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199
第十三章 生物活性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增生199
第一节 关于TGF-β的研究199
二、核酸疫苗的研究200
三、反义TGF-β1抗瘢痕增生的研究200
四、TGF-β1、癌基因c-myc和c-fos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201
第二节 关于SMAD蛋白的研究201
一、概述201
二、我们对SMAD的研究202
第三节 表皮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204
一、EGF促HSFB的增殖作用低于对正常FB的作用204
三、EGF的综合效应是抑制瘢痕增生205
第四节 透明质酸刺激因子与瘢痕增生205
二、EGF使HSFB胶原合成能力下降205
第十四章 周围神经、神经肽与创伤修复及瘢痕增生208
第一节 神经肽在软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208
第二节 神经肽与瘢痕增生210
第三节 神经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211
一、NGF在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明显表达211
二、NGF在鼠背的创面能引起瘢痕增生样反应212
第十五章 内分泌与瘢痕增生214
一、人生长激素与瘢痕增生214
二、与垂体有关的激素与瘢痕增生214
三、肾上腺有关激素与瘢痕增生215
五、前列腺素与瘢痕增生216
四、胸腺素与瘢痕增生216
六、性激素与瘢痕增生217
第十六章 瘢痕增生的免疫调控220
第一节 巨噬细胞对瘢痕增生的调控作用220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与创伤修复及瘢痕增生221
一、白介素-1与瘢痕增生221
二、白介素-2与瘢痕增生221
三、白介素-4与瘢痕增生222
四、白介素-6与瘢痕增生222
五、白介素-8与瘢痕增生222
八、白介素-15与瘢痕增生223
七、白介素-13与瘢痕增生223
六、白介素-10与瘢痕增生223
第三节 肿瘤坏死因子与瘢痕增生224
第四节 淋巴细胞对瘢痕增生的调控225
第五节 粘附分子与瘢痕增生226
第十七章 表皮细胞与瘢痕增生229
第一节 表皮是具有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组织229
第二节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与瘢痕增生230
第三节 瘢痕疙瘩组织的角质形成细胞对瘢痕疙瘩形成的影响231
第四节 我们对角质形成细胞与瘢痕增生关系的研究232
第五节 树突状细胞与瘢痕增生232
第一节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概述235
第二节 TGF-β与胎儿无瘢痕愈合235
第十八章 胎儿无瘢痕愈合与胎儿外科235
第三节 透明质酸与胎儿无瘢痕愈合236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与胎儿无瘢痕愈合237
第五节 粘附分子与胎儿无瘢痕愈合237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胎儿无瘢痕愈合238
第七节 其它与胎儿无瘢痕愈合相关的因素238
第八节 胎儿无瘢痕愈合的研究与胎儿外科的兴起239
第十九章 血管及其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244
第一节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血管及氧的含量244
第二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创伤愈合及瘢痕增生245
第三节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与瘢痕形成中的作用246
第五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247
第四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247
第六节 内皮素与瘢痕增生248
第七节 自由基与瘢痕增生249
第二十章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253
第一节 建立病理性瘢痕模型的重要性253
第二节 对现有实验模型的评价253
第三节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探索254
第四节 实验结果分析255
第五节 动物瘢痕模型的应用256
一、利用兔耳模型观察瘢痕增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256
二、利用本模型进行苦参碱抗瘢痕增生的效果观察257
七、利用兔耳模型查明Mederma对瘢痕增生的影响258
六、利用兔耳模型查明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258
三、利用动物模型查明年龄与瘢痕增生的关系258
四、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258
五、利用兔耳模型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258
八、结论259
第二十一章 伤口收缩及瘢痕挛缩机制的研究261
第二十二章 掌腱膜挛缩症研究进展263
第一节 掌腱膜挛缩症的流行病学263
第二节 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机制264
第三节 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267
二、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272
四、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272
三、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模型收缩的影响272
一、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272
第一节 维拉帕米抗瘢痕的实验研究272
第二十三章 钙通道阻滞剂对增生性瘢痕作用机制研究272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抗瘢痕增生的机制273
一、抑制成纤维细胞273
二、抑制胶原的合成273
三、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273
第二十四章 医用硅胶防治瘢痕研究的进展275
一、医用硅胶构成及理化特性275
二、医用硅胶制品的生物学特性275
三、医用硅胶制品在创面的应用及研究276
四、硅凝胶膜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及研究277
五、我们对硅凝胶膜的有关研究279
第二十五章 瘢痕癌研究进展284
一、瘢痕癌的类型284
二、急性与慢性烧伤瘢痕癌285
三、瘢痕癌发病的部位285
四、性别与瘢痕癌发生的关系285
五、瘢痕发生癌变的原因285
六、我们对瘢痕癌的研究286
七、瘢痕癌的预防与治疗288
八、瘢痕癌的预后289
三、应用超声波测定瘢痕厚度292
四、瘢痕组织微循环观察292
一、用褐藻酸钠印模胶测定高出皮面的瘢痕292
二、瘢痕硬度定量测定292
第二十六章 瘢痕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292
五、瘢痕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293
六、成纤维细胞培养293
七、成纤维细胞的三维立体培养294
八、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294
九、内皮细胞培养295
十、培养细胞的冻存295
十一、培养细胞的纯化296
十二、培养细胞的HE染色法296
十五、细胞生长曲线297
十四、细胞计数297
十三、ABC免疫酶染色法297
十六、细胞周期的测定298
十七、四唑盐(MTT)比色试验298
十八、BrdU掺入试验299
十九、培养细胞嗜银蛋白分析(AgNORs)299
二十、细胞克隆技术299
二十一、常用染色体显示方法300
二十二、细胞DNA染色法300
二十三、细胞DNA含量测定法300
二十四、细胞DNA合成测定法301
二十五、细胞mRNA的测定301
二十六、细胞蛋白质的分析(Western Blot)302
二十七、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含量测定303
二十八、成纤维细胞TGF-β1检测303
二十九、细胞凋亡的检测304
三十、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304
三十一、Ⅲ型前胶原(hPcⅢ)含量测定)304
三十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测定305
三十三、可溶性鼠尾腱胶原制备305
三十四、可溶性人皮肤胶原的制备305
三十五、羟脯氨酸含量测定305
三十六、胶原纤维染色305
三十七、图像分析306
附录 本书引用的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308
热门推荐
- 349655.html
- 188640.html
- 2305668.html
- 1335538.html
- 2574518.html
- 2556350.html
- 3824355.html
- 3383402.html
- 1942272.html
- 1822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9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0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1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6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1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