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文学通史 下 20世纪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乔力,李少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3542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24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738页
- 主题词:文学史-山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东文学通史 下 20世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20世纪山东文学的总体特征1
目录1
第一章 新文化的曙光27
第一节 现代新诗坛概述27
一、传统的“颠覆”28
二、意象与形象32
第二节 大时代揭开新的一页38
一、艺术的候鸟在漂泊中成长38
二、论王统照44
第三节 诗艺的流变49
一、论臧克家50
二、老舍和闻一多在山东的新诗创作57
第四节 文化环境的迁移61
一、臧云远:求学和战争对诗人的影响61
二、校园文化影响下的李广田64
第二章 战地诗坛的乡土性71
第一节 战时诗歌氛围72
一、部队诗歌和解放区诗歌72
二、论苗得雨76
第二节 审美时空的开拓80
一、诗人与时代共舞80
二、论塞风87
第三节 关山诗旅成绝唱91
一、战时宣传与朗诵诗艺术92
二、论高兰93
第四节 贺敬之:解放区的艺术新风范96
第五节 沦陷区、国统区与海外诗歌105
一、沦陷区与国统区:以海笛的诗为例105
二、海外诗人:以管管为例107
第三章 新文学运动中的山东散文114
第一节 概述:五四文学革命和现代散文的兴盛114
第二节 新文化启蒙作家与散文117
一、傅斯年早期的散文理念与创作117
二、杨振声的散文122
第三节 王统照的散文成就124
一、摇曳多姿的创作类型127
二、凝重奇崛的散文风格133
第四章 多元发展的30年代散文136
第一节 概述:散文发展与文体流变136
第二节 李广田的散文创作142
一、土地之子的歌吟143
二、质朴与绚烂:民族之根的寻觅与显现149
第三节 吴伯箫的散文152
一、生命的体验与升华152
二、精致自然 余韵回甘156
第四节 老舍在山东的散文创作159
第五节 臧克家、李长之、季羡林的散文166
第五章 战时散文创作171
第一节 概述:战时散文的创作趋势及特点171
第二节 哲理性小品:《繁辞集》与《日边随笔》175
第三节 长夜疾风中“不偃”的野草:孟超的杂文178
第四节 感时忧国的心曲:田仲济的杂文小品184
第五节 血与火的时代画面:解放区散文188
第六章 “五四”思潮影响下的山东小说197
第一节 概述197
第二节 “民生疾苦”与“个性解放”200
一、沉樱的婚恋小说——“个性解放”的一种书写200
二、王思玷:“像彗星一样闪过夜空”的作家204
三、杨振声:“极要写出民间疾苦”206
第三节 王统照:从“爱”与“美”到关注人生与社会210
一、生平与初期创作——爱与美的追寻210
二、关注现实人生的苦难213
三、艺术探索与追求215
四、王统照对山东小说的贡献216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创作218
一、孟超的早期小说218
第七章 三四十年代的山东小说218
二、耶林的工人题材小说220
三、刘一梦和其他作家221
第二节 李广田的小说223
一、底层百姓的悲情人生223
二、知识分子的乱世人生225
三、可贵的小说艺术实践227
第三节 臧克家的小说229
一、民生形态与民间风情229
二、知识分子人生百态230
第四节 老舍在山东的创作231
一、老舍小说的山东题材232
二、山东七年:老舍小说创作的丰收期235
三、走上小说艺术成熟的时期237
四、其他旅鲁作家在山东的创作239
第八章 解放区小说:强烈的“阶级关注”240
第一节 鲜明的“阶级斗争”主题240
一、阶级压迫之苦的控诉241
二、翻身解放艰难历程的叙述243
三、英雄模范人物的颂歌245
第二节 “革命斗争生活”描写248
一、杨朔的小说创作248
二、王希坚的《地覆天翻记》252
三、其他作家的小说创作253
第三节 山东现代小说的艺术追求254
第九章 山东现代话剧的兴起与发展259
第一节 概说259
第二节 国统区话剧的发展260
第三节 解放区的话剧263
一、敌伪题材的作品265
二、反映军民一家,人民群众踊跃支援部队的作品267
三、反映解放区人民土地改革运动的作品270
第四节 “杰出剧作家”宋之的和《故乡》274
第十章 当代文学——新诗转型期277
第一节 和平带来的变化278
第二节 乡土诗的自我完善286
一、乡土观念的演进286
二、论王耀东291
第三节 都市的感情和体验298
一、都市的感情和体验299
二、论郭廓302
第四节 多样化的诗体306
一、山东诗坛的鲜明特色306
二、论纪宇311
第十一章 当代散文前期风貌319
第一节 概述:散文的勃发与缺失319
一、“美”的讴歌及其写作的社会背景323
第二节 杨朔的散文323
二、诗情馥郁、结构精美的诗体风格327
一、碧海波涛的忠实歌者330
第三节 张歧的散文330
二、由“观潮者”到“舟夫”333
第四节 峻青的散文335
第十二章 革命英雄的传奇和历史创造者的诉说340
第一节 概述340
第二节 刘知侠的小说343
一、《铁道游击队》及其成就344
二、中短篇小说及其艺术得失345
一、《林海雪原》——英雄的传奇348
第三节 曲波的小说348
二、被“神化”的传奇色彩349
三、从民间吸取的艺术营养351
第四节 冯德英的小说353
一、“三花”——充满人情味的革命妇女形象354
二、《染血的土地》——深刻的历史反思356
第五节 峻青、王愿坚笔下的革命历史358
一、峻青:革命英雄主义的歌者358
二、王愿坚:发掘革命者的人性美361
第六节 萧平的小说364
一、纯净、温馨而忧伤的儿童世界365
二、历史与现实的悲剧意味366
第十三章 新时代的主人翁的歌唱370
第一节 工农作家主宰历史的时代370
第二节 集体化道路的热烈反映374
一、王希坚的《迎春曲》和《变工组》374
二、王安友及其《李二嫂改嫁》和《海上渔家》375
第三节 农村新生活的颂歌377
一、郭澄清及其《社迷传》377
二、牟崇光及其《在大路上》380
三、姜树茂的《捕鱼的人》和《渔岛怒潮》382
四、曲延坤的小说385
第四节 其他题材小说386
一、林雨的军营题材小说386
二、李向春的工业题材小说388
第五节 山东籍台港作家的小说390
一、郭良蕙及其言情小说391
二、“军中小说家”朱西宁392
三、留学生作家丛掖滋、马森394
四、“新世代小说家”张大春、王幼华396
第十四章 当代前期话剧399
第一节 概述399
第二节 胡可和他的《战斗里成长》401
第三节 王命夫和《皆大欢喜》408
第四节 蓝澄和《丰收之后》411
第五节 张耕夫和《卖马记》,张晶和《明月千里》413
第六节 李新田的话剧417
第一节 从合唱到独白421
第十五章 新时期的情思421
一、散文诗:孔林和耿林莽423
二、讽刺诗:姜建国、张维芳、陈显荣425
三、山水诗:孔孚和孙国章428
第二节 凝重与深沉434
一、诗艺的深入探寻434
二、论桑恒昌438
一、告别僵化保守语境的青年前卫诗人446
第三节 举起探索的旗帜446
二、从梁小斌到胡鹏450
第四节 开拓与整合的文化精神454
一、论赵镇琬455
二、论晨声458
第五节 校园的追求460
一、校园诗歌461
二、他们来自南方465
第六节 诗学的境界471
一、前行代诗学472
二、中生代诗学477
第一节 概述:多元艺术思维与文体开放483
第十六章 新时期散文的缤纷景观483
第二节 马瑞芳的散文485
一、亲情生活掇拾·为文化人画像·“野狐”禅485
二、明朗灵动、洒脱幽默的写作风格490
第三节 郭保林的散文494
一、自然之子的丰沛情思494
二、浓烈色彩与昂扬激情的交融498
第四节 海外散文名家王鼎钧501
一、乡土散文的新开拓501
二、东西融汇的艺术技巧504
第五节 其他散文作家作品507
第十七章 报告文学的繁荣512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及特征512
第二节 李延国、李存葆、王光明等人的报告文学514
第三节 其他报告文学作品519
第十八章 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山东小说522
第一节 新时期山东小说的演变历程522
一、迟到的觉醒(1976—1984)522
二、在现代主义思潮中探索525
三、老、中、青作家“同台竟技”的文坛格局527
四、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特点529
第二节 王润滋的小说创作530
一、初期创作的道德主题531
二、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道德呼唤532
三、可贵的艺术实践534
第三节 矫健的小说创作535
一、社会转型期农民心态的审察536
二、反思历史与人性537
第四节 毕四海的小说创作540
一、审视农民文化的蜕变历程540
二、探讨“人”本身的复杂性543
三、其他作家的文化意味545
第五节 马瑞芳的小说创作547
一、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的缤纷图画547
二、拷问儒林败类的灵魂549
三、不断拓展的艺术空间550
第六节 李存葆和其他作家的创作551
一、李存葆:直面现代军营生活的作家551
二、刘玉民与他的《骚动之秋》553
三、张宏森及其《车间主任》《大法官》555
四、赵德发及其农村题材小说556
五、其他作家作品557
第一节 张炜创作概述559
第十九章 张炜559
第二节 苦难、人性、人本质的思索562
第三节 坚守心灵圣地的痴情人566
第一节 莫言创作概述569
第二十章 莫言569
第二节 乡土社会的代言人573
第三节 继承与借鉴——莫言的艺术追求578
第一节 90年代的作家转向582
第二十一章 新历史机遇下的山东小说582
第二节 尤凤伟的小说585
一、早期创作——社会代言人角色585
二、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小说”587
第三节 左建明的小说591
一、从社会人生中提炼诗情与哲理592
二、历史与人性的诗性表达594
三、其他作家的诗意小说597
第四节 李贯通的小说599
一、前期创作的文化审视599
二、“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601
第五节 刘玉堂的小说604
一、情系乡土604
二、温柔就是力量605
三、语言与叙事607
第六节 苗长水的小说608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611
第二十二章 多样化的题材样式考察611
第二节 重点作家及其作品615
一、邱勋:与祖国一起成长的儿童615
二、李心田:塑造逆境中成长的儿童形象617
三、王欣:重视儿童素质培养的小说620
第三节 女性作者的写作空间622
一、于艾香:探寻人类心灵的奥秘623
二、张海迪:塑造与不幸命运奋力搏击者的形象628
三、其他作家及作品629
第四节 历史小说与通俗文学633
一、穆陶:重温民族的悲患与风流633
二、其他作家的创作637
第二十三章 新时期的话剧639
第一节 概述639
一、改革题材的话剧:刘桂成及《榆钱树下》641
二、80年代反映军人生活的剧作:殷习华和《绿色基因》645
三、新时期对话剧的创新和探索:葛树伟和《年轻的迷惘》648
四、少儿剧的繁荣:陈永娟和她的《小白龟》《宝贝儿》649
五、其他作家作品652
一、概述654
第二节 青岛话剧作家群654
二、业余话剧作家高思国656
三、黄小振和他的《四十不惑》660
四、钱涂和《西街108号》662
五、张志华和《定盘星》665
第三节 邹星枢666
第四节 代路673
第五节 从《命运》到《眷恋》翟剑萍的话剧创作682
第二十四章 电视剧的兴盛686
第一节 初创与初创期的辉煌686
一、电视剧的初创686
二、三连冠的辉煌689
第二节 沉寂后的复苏694
一、单本剧的兴盛694
二、《孔子》697
一、电视剧进入成熟期698
第三节 电视剧的稳步发展与繁荣698
二、单本剧的繁荣702
三、《警方110》704
第四节 赵冬苓705
第五节 张宏森711
附:主要参考书目720
后记724
第一编 现代山东文学(1916—1949
第二编 当代前期山东文学(1950—1976
第三编 当代近期(新时期)山东文学(1977—2000
热门推荐
- 2357284.html
- 353216.html
- 1785170.html
- 3033388.html
- 2835022.html
- 3226314.html
- 1015956.html
- 2574599.html
- 191296.html
- 2431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4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7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7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1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