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活的发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德志意意识形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云龙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389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活的发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德志意意识形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论题解释1
一、论题介绍1
二、选题原因5
三、研究目的1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介绍14
一、思想史研究法14
二、跨学科多范式互动14
三、综合中外最新成果15
四、以逻辑分析为工具15
五、秉承总体性原则16
第三节 结构安排16
第四节 不足与检讨20
上篇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费尔巴哈”章文本研究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形成史与版本考察25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形成史28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代背景29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动机37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时间41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形成过程44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内容和构架46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保存及流转状况47
七、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关系及其争议问题49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德、俄、英、日文本出版概况58
一、主要版本简介58
二、MEGA版简介67
三、版本简评69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文翻译概况71
一、中译本出版简史71
二、中译本版本简评74
第二章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结构及其争议78
第一节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构成78
一、“费尔巴哈”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地位78
二、“费尔巴哈”章的写作过程79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文本重构方案82
一、梁赞诺夫版82
二、阿多拉茨基版82
三、巴加图利亚版83
四、广松涉版84
五、侯才版85
六、小结86
第三节 关于手稿校勘的研究成果及相关争议86
第四节 小结99
第三章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语文学考察101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生活概念研究综述103
第二节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使用概况107
第三节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语言分析112
第四节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中译名考察117
第四章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费尔巴哈”章重构建议126
第一节 小束手稿编排方案126
第二节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论证逻辑重构131
一、“费尔巴哈”章正文段落划分131
二、正文论证逻辑研究133
三、小结146
第三节 “费尔巴哈”章文本结构调整方案146
下篇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费尔巴哈”章思想研究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传统研究范式153
第一节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认识论断裂的文献综述154
一、阿尔都塞的断裂说154
二、巴加图利亚的断裂说157
三、广松涉的断裂说158
四、国内学者的断裂说162
五、小结164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文献综述166
一、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综述166
二、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综述171
三、小结180
第三节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逻辑的文献综述181
第四节 小结184
第六章 生活概念在“费尔巴哈”章中的义涵和功能187
第一节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187
第二节 马克思生活概念的基本特性196
第三节 生活、需要与生产201
一、需要和需求概念的辨析202
二、需求的生存论分析204
三、需要概念作为生活概念向生产概念的生存论中介210
第四节 生活、生产力与交往形式211
一、生活的逻辑与生产力—生产关系逻辑211
二、早期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界定213
三、早期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界定214
四、生活概念与生产力、交往形式之间的关系218
第五节 生活与意识220
一、意识、物质生活与生活总体之间的关系澄清220
二、意识的生产及其结构223
三、意识与意识形态226
第六节 生活、自由与共产主义230
第七节 小结238
第七章 生活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发展脉络240
第一节 生活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萌芽241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241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246
第二节 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生活概念248
一、《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249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53
第三节 生活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初期的理论意义和价值258
第八章 辩证法发展史中的生活概念264
第一节 辩证法的起源264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265
第三节 柏拉图的辩证法266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271
第五节 康德的辩证法276
第六节 黑格尔的辩证法280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论战284
第八节 生活概念在辩证法史中的哲学意义和价值292
第九章 生活概念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295
第一节 走出物质本体论和经济决定论的误区296
一、物质本体论297
二、经济决定论302
第二节 联结《巴黎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的思想发展310
第三节 恢复马克思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征317
第四节 小结320
参考文献324
后记343
热门推荐
- 1748000.html
- 1435895.html
- 1544123.html
- 3635106.html
- 2852836.html
- 2268352.html
- 680748.html
- 860556.html
- 386849.html
- 2819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9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5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8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5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3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7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