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天工效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航天工效学
  • 马冶家,周前祥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949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航空航天医学(学科: 工效学) 航空航天医学 工效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航天工效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航天工效学概述1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8

1.3 研究方法12

参考文献14

第2章 人体测量15

2.1 概述15

2.2 人体测量术语18

2.2.1 人体测量位置19

2.2.2 人体平面和轴19

2.2.3 相互关系的术语20

2.2.4 测点21

2.2.5 人体主要关节24

2.3 人体测量的主要工具26

2.4 载人航天活动中所需的主要人体测量参数31

2.4.1 人体参数测量的主要原则31

2.4.2 人体测量条件及要求32

2.4.3 形态参数33

2.4.4 力学参数37

2.4.5 关节活动度39

2.4.6 皮下脂肪厚度44

2.5 人体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44

2.5.1 数据的统计处理44

2.5.2 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主要因素49

2.6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51

2.6.1 基本应用原则51

2.6.2 具体应用52

2.6.3 利用人体数据建立人体模型54

2.6.4 人体测量参数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应用57

参考文献63

第3章 人的能力及特性65

3.1 概述65

3.2 信息接收66

3.2.1 感觉器官的一般特性66

3.2.2 视觉分析器68

3.2.3 听觉分析器82

3.2.4 前庭分析器90

3.2.5 皮肤感受器91

3.2.6 嗅觉感受器92

3.2.7 运动觉分析器93

3.3 信息处理93

3.3.1 信息的储存94

3.3.2 分析、综合95

3.3.3 决策95

3.3.4 信息处理能力95

3.4 执行器97

3.4.1 肌肉和骨骼97

3.4.2 语言器官105

3.4.3 眼动105

3.5 航天员的能力106

3.5.1 航天员能干什么106

3.5.2 人和机器的比较108

3.5.3 人的特点109

参考文献112

第4章 人机功能分配114

4.1 概述114

4.2 载人航天中人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115

4.2.1 航天运动病116

4.2.2 视觉效率降低117

4.2.3 运动系统协调性紊乱118

4.2.4 工作时生理应激负荷加大119

4.2.5 心理障碍119

4.3 航天员的任务类型与人机特性120

4.3.1 航天员任务类型120

4.3.2 人机特性122

4.4 功能分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25

4.4.1 基本原则125

4.4.2 人机功能分配的方法127

4.4.3 须特别注意的因素133

4.5 人机功能分配的依据134

4.5.1 功能分配的层次134

4.5.2 航天员工作负荷与能力137

4.5.3 航天员操作效率对飞船系统效率的影响138

4.6 系统功能分配的模糊综合评价139

4.6.1 模糊接近度140

4.6.2 决策模型的建立140

4.6.3 研究实例141

参考文献143

第5章 乘员舱环境布局145

5.1 概述145

5.2 布局的一般准则146

5.3 乘员舱作业空间的设计方法148

5.3.1 相关概念149

5.3.2 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149

5.3.3 近身作业空间153

5.3.4 全舱总作业空间的设计要求155

5.4 舱内设备的布置156

5.4.1 总体布置原则与占位优先权156

5.4.2 设计步骤160

5.4.3 工作面设计163

5.4.4 工作台布置168

5.4.5 人员通道及辅助设备和束缚装置179

5.4.6 提高布局质量的方法181

5.5 座椅设计182

5.5.1 座椅设计的意义183

5.5.2 设计方法184

5.6 舱门设计的工效学要求189

5.6.1 舱门的类型189

5.6.2 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190

5.6.3 工效学要求191

5.7 内部装饰与照明192

5.7.1 一般要求193

5.7.2 颜色表示及其在舱内匹配选择的工效学原则194

5.7.3 舱内照明光源的颜色特性195

5.7.4 舱内颜色色调搭配的一般规律198

5.7.5 照明与作业工效199

5.7.6 眩光200

5.7.7 舱内照明的工效学要求202

参考文献203

第6章 人机界面205

6.1 概述205

6.2 显示器207

6.2.1 概述207

6.2.2 视觉显示器208

6.2.3 几种重要的显示器232

6.3 控制器237

6.3.1 控制器的分类237

6.3.2 控制器的设计要求241

6.3.3 各类控制器的设计要求251

6.4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组合270

6.4.1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分组270

6.4.2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安装271

6.4.3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关系273

参考文献275

第7章 工作负荷277

7.1 概述277

7.2 工作负荷的测量与评价282

7.2.1 工作负荷评价技术的特性282

7.2.2 工作负荷的评价284

7.3 工作负荷测量评价技术的应用304

7.4 工作负荷的预测309

参考文献311

第8章 航天环境与工效313

8.1 概述313

8.2 失重、微重力316

8.2.1 失重所引起的问题316

8.2.2 人工重力319

8.3 超重325

8.3.1 空间飞行过程中重力因素的特点325

8.3.2 超重的生理效应及其对工效的影响328

8.3.3 防护与工效学设计要求措施333

8.4 振动336

8.4.1 航天振动现象及其生理效应336

8.4.2 人体振动特性338

8.4.3 振动对工效的影响340

8.4.4 振动评价标准342

8.4.5 航天振动防护344

8.5 噪声346

8.5.1 基本参数346

8.5.2 航天噪声环境349

8.5.3 噪声的危害350

8.5.4 航天噪声容许标准和个人防护措施354

8.6 航天心理应激356

8.6.1 应激的心理反应356

8.6.2 航天应激的对抗措施358

参考文献359

第9章 工效学评价方法361

9.1 概述361

9.2 评价方法362

9.2.1 连续观察法364

9.2.2 抽样(定时)观察法366

9.2.3 规范依从性摘要表366

9.2.4 技术手册功能评价法368

9.2.5 工程记录评审370

9.2.6 被试经历记录371

9.2.7 面谈法374

9.2.8 问卷调查表377

9.2.9 电影380

9.2.10 录像带381

9.2.11 录音带383

9.2.12 照片384

9.2.13 事件记录385

9.2.14 联机交互模拟387

9.2.15 统计分析388

参考文献390

第10章 重要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工效问题392

10.1 概述392

10.2 轨道飞行的工效392

10.3 交会对接的工效396

10.4 出舱活动(EVA)工效399

参考文献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