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硅酸盐工程测量技术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硅酸盐工程测量技术 第2版
  • 沈锦林,杨家灿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1520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硅酸盐工程测量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粉体测量1

第一节 粉体粒度的测量1

一、概述1

二、样品采取2

三、筛析法3

四、透气法测量比表面积5

五、沉降分析法15

六、库尔特计数法25

七、激光衍射法28

第二节 粉体的流动性及测量30

一、流动性指数31

二、流动性指数测量32

第二章 粉磨系统的测量36

第一节 入磨物料的测量36

一、入磨物料的颗粒级配36

二、测量结果分析37

一、测量方法37

三、入磨物料水分37

第二节 磨内筛析曲线37

二、入磨物料温度37

第三节 磨内物料流速及球料比的测量38

一、测量方法38

二、测量操作注意事项41

三、测量方法的比较41

第四节 闭路粉磨系统选粉效率及循环负荷的测量42

一、测量方法42

二、测量注意事项43

三、测量结果计算及分析43

第五节 物料易磨性的测量44

一、开流粉磨系统物料易磨性的测量44

二、闭路粉磨系统物料易磨性的测量46

第六节 粉磨系统通风情况及参数测量46

一、粉磨系统风压的测量46

二、粉磨系统风量的测量47

第三章 双相流系统测量48

第一节 气固双相流的基本形态48

第二节 双相流的流量测量49

一、文丘利管法测量气固两相流的流量49

二、弯管法测量气固两相流的流量51

三、相关法测量气固两相流的流量53

四、超声波法测量气固两相流的流量54

第三节 气力输送物料流量(浓度)的测量58

一、粉体流量计59

二、煤粉料气容积比的测量62

第四节 气力输送中各参数的测量64

一、压力及压力降的电阻法测量64

二、空隙率、料栓速度、粉体流量的电容法测量72

第五节 除尘系统粉尘浓度及除尘效率的测量75

一、光散射法测量除尘效率75

二、复光式测尘仪77

一、电动机输入功率测量与计算79

第四章 动力设备测量79

第一节 电动机耗能和效率测量79

二、电动机输出功率测量与计算80

三、电动机效率计算81

第二节 风机全特性试验和效率测量81

一、风机试验测点与测量仪表81

二、试验方法82

三、测量数据计算83

第三节 泵特性试验和效率测量86

一、泵流量的测量86

二、泵扬程的测量88

三、泵转速和输入功率的测量88

四、泵运行效率计算89

五、泵特性试验89

第四节 空气压缩机耗能和排气量测量90

二、空气压缩机排气量测量方法91

一、空气压缩机耗能测量91

第五章 硅酸盐工业窑炉及热工设备的测量与计算96

第一节 燃料的测量和计算96

一、燃料发热量的测量与计算96

二、燃料量的测量与计算98

第二节 助燃空气的测量与计算104

一、一次空气(雾化空气)的测量与计算104

二、二次空气量的测量与计算112

三、二次空气温度测量117

第三节 物料的测量与计算124

一、物料的温度测量124

二、物料量的测量和核算132

第四节 烟气成分的测量133

一、奥氏分析法133

二、热导式分析法135

三、红外线分析法136

四、二氧化锆分析法137

五、热磁式分析法138

第五节 气体含尘率的测量与计算139

一、测量仪器及设备139

二、粉尘浓度的测量方案及计算142

第六节 气体湿含量的测量与计算146

一、吸收法147

二、干湿球温度计法147

三、冷凝法149

第七节 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150

一、表面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150

二、孔口气体溢流量及散热的测量与计算154

三、冷却水(风)带走热量测量与计算155

四、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156

第八节 余热利用设备的测量与计算157

一、余热锅炉的测量与计算157

六、窑具带走热损失测量与计算157

五、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157

二、蓄热室的测量与计算160

第六章 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平衡测量162

第一节 热平衡原则方法162

一、热平衡方法和步骤162

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热流图163

三、热平衡结果分析165

第二节 能量的品位与有效能计算165

一、能质165

二、有效能计算166

三、有效能效率计算167

第三节 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平衡测量方案167

一、燃油(气)玻璃池窑热平衡测量方案167

二、燃煤玻璃池窑热平衡测量方案171

三、陶瓷工业隧道窑热平衡测量方案174

四、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量方案181

第四节 数据处理技术185

一、多项式插值185

二、最小二乘法187

第七章 硅酸盐工程测量新技术192

第一节 数字图像检测技术192

一、概述192

二、玻璃熔窑内玻璃液位的测量195

三、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在玻璃成型工序中的应用197

四、玻璃质量参数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199

五、水泥回转窑胴体表面温度监测系统203

第二节 核辐射检测技术206

一、概述206

二、玻璃原料含水量的中子法测量208

三、水泥物料核子秤210

四、同位素x荧光分析仪211

附录216

主要参考文献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