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 张艳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484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起因3

(一)性别歧视现象寻常化4

(二)相关研究存在亟待深化与拓展的空间8

二、研究方法12

(一)文献分析12

(二)内容分析12

(三)个案研究12

(四)网上调查12

(五)半结构化访谈13

(六)邮寄式问卷调查13

三、章节结构13

第一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特质17

一、相关概念18

(一)女性主义18

(二)媒介批评23

(三)受众与传者24

(四)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意识、社会性别视角、性别敏感、性别歧视27

(五)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29

二、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历史流变30

(一)女性主义的历史流变30

(二)媒介批评的历史流变40

三、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共性与互融42

(一)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关注重点:商业广告42

(二)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融合47

(三)国内首家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网站:妇女传媒监测网53

第二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理路60

一、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理路60

(一)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脉络与核心点61

(二)我国女性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63

(三)我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脉络及核心内容67

二、有待深化与拓展的研究空间89

(一)传者研究91

(二)受众研究92

(三)传播内容研究92

(四)方法论研究93

三、实证研究的积极尝试96

(一)调研的出发点97

(二)调研结果概述99

第三章 女性主义的受众批判107

一、女性主义的五个主要流派107

(一)自由派女性主义108

(二)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109

(三)激进派女性主义109

(四)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111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112

二、两种范式的女性主义受众批判114

(一)消极视角的女性主义受众批判114

(二)积极视角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受众批判127

三、普适性与局限性135

(一)自由派女性主义受众理论评析136

(二)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受众理论评析137

(三)激进派女性主义的受众理论评析140

(四)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受众理论评析142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受众理论评析144

四、中国化思考148

(一)我国受众状况的多维性与复杂性148

(二)两个维度153

第四章 女性主义的传者批判158

一、以女性传者为主要研究对象158

(一)立论点159

(二)研究方法161

二、中国女作家、女导演的性别意识分析166

(一)中国女作家的性别意识166

(二)中国女导演的性别意识175

三、中国女新闻工作者职业地位探讨182

(一)不同时期女新闻工作者的共性特征183

(二)当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职业地位探讨190

第五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意义209

一、理论层面的继承与深化209

(一)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来源的多元性与开放性210

(二)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媒介批评三者之间的交叉与融合212

二、实践层面的探讨与介入213

(一)女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培养214

(二)女性如何突破进入传媒决策层的玻璃天花板现象215

(三)对商业广告内容提出批判216

三、研究方法的借鉴与拓展217

(一)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方法论基于三个层面218

(二)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采用的研究方法219

(三)我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222

(四)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224

四、本书创新点227

(一)较早进行女性主义的受众观研究227

(二)提出了一些探讨式观点229

(三)三项实证调研立足于中国视野与中国语境231

结语234

一、受众层面234

二、传者层面236

三、体制层面239

四、新媒体层面240

参考文献244

附录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观之网上调查》258

附录二:《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大众传媒》受众调查268

后记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