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治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殷树凤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3487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1
一、社会治理理念的正式提出1
二、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3
三、推进社会治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理论5
第二节 研究现状6
一、社会学语境中的社会治理研究及其局限6
二、案例实践研究中对社会治理理念的发展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社会治理研究10
第三节 基本理论与理念11
一、社会治理理念的核心范畴11
二、“国家、社会、个人”视野下的社会治理理念16
三、相关概念辨析18
第四节 本书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2
一、研究方法22
二、本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2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个人”理论的历史源流与现实意义26
第一节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超越26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和社会理论的扬弃26
二、马克思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关系”的界定和探讨29
三、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深刻洞见35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发展41
一、社会发展阶段论:国家和社会的消长问题41
二、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44
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47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52
一、列宁与葛兰西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修正52
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55
三、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回归57
第三章 社会治理理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中国化历程6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61
一、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巨变与救亡思想的兴起61
二、以革命再造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定位与先锋队的历史意涵63
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理解及其影响66
第二节 新阶段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关系的多元挑战72
一、邓小平对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重新定位72
二、江泽民时期的改革: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规范化77
第三节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初步探索80
一、胡锦涛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成就、挑战及应对80
二、十八大以来的社会治理探索84
第四节 社会革命、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使命回顾87
一、社会发展条件与社会政策的相关性87
二、对不同阶段的成就和问题分析:从辩证法的视角出发93
第四章 国家、社会、个人关系与当代社会治理理念97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困境97
一、资本全球化带来普遍的社会分化97
二、信息全球化急剧放大社会矛盾99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101
一、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双重使命及其矛盾性101
二、全球化时代需要重新定义社会边界103
第三节 社会治理作为中国深化改革的重点方向106
一、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106
二、社会治理是执政党保持执政合法性的现实任务108
第四节 社会治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工程113
一、理论上的系统化113
二、实践上的系统化116
三、社会治理具体方法的系统化118
第五章 国家、社会、个人关系及中国社会治理实践122
第一节 社会治理的不同模式:以不同区域国家、社会、个人三元主体的发育程度为基础122
一、我国东、中、西部面临的不同社会问题122
二、我国东、中、西部具有不同的现实资源125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深圳经验”:社会、国家与自主个体的互动与协调127
一、深圳的现实挑战: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资源分配难题127
二、深圳社会治理经验的几个面向129
三、深圳社会治理经验的理论内涵134
第三节 社会治理的“成都经验”:快速成长期的社会力量需要国家的合理引导139
一、成都的困境:城市化、工业化红利的分配难题139
二、成都社会治理经验的几个方面141
三、“成都经验”的理论内涵:经济发展的共同富裕模式探索144
第四节 社会治理的“鹰潭经验”:社会性资源缺失条件下国家对个体的组织和维护147
一、鹰潭农村社会问题的代表性:人口流出地的社区组织空心化147
二、鹰潭社会治理经验的几个方面149
三、“鹰潭经验”的理论内涵:农村地区的社会建设不能脱离政府的扶持155
四、“鹰潭经验”小结: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可能性158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与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62
第一节 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探索国家、社会和个人关系良性互动运行机制162
一、社会治理理念是对“和谐社会”观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162
二、社会治理理念的核心任务在于探索国家、社会和个人关系良性互动运行机制165
三、社会治理理念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和个人关系视角的遵循与发展168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念标示了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173
一、执政党与政府的主要任务将从发展经济转向社会治理173
二、进一步强化企业与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176
三、我国公民自主意识的培育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的滋养178
第三节 社会治理现实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式180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分化挑战180
二、社会主义的必要性:重整分裂的利益格局与社会思潮182
三、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中国社会治理实践对个人、社会和国家角色的重新定义186
四、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193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98
参考文献204
后记215
热门推荐
- 2341497.html
- 2893085.html
- 1367930.html
- 2104182.html
- 2909500.html
- 1626709.html
- 2253280.html
- 3807671.html
- 2950364.html
- 987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7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3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4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