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与实践 对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志伟,李小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988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与实践 对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征信体系的重要性1
1.1.1 征信的基本功能1
1.1.2 征信体系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影响3
1.2 中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8
1.2.1 起步阶段8
1.2.2 发展阶段10
1.2.3 完善阶段13
1.3 中国信用信息的来源与应用15
1.3.1 企业信用报告的信息来源与应用15
1.3.2 个人信用报告的信息来源与应用17
1.4 中国征信监管的历史进程18
1.5 中国征信体系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22
1.5.1 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特色之处22
1.5.2 中国征信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24
1.6 问题的提出27
第2章 世界征信体系发展模式概述29
2.1 征信体系的基本概念29
2.1.1 征信机构29
2.1.2 征信产品30
2.1.3 信用报告30
2.1.4 信用评分与信用评级31
2.1.5 征信系统31
2.2 世界征信体系发展模式概述32
2.2.1 世界各国征信产品所反映的信息内容32
2.2.2 世界各国征信机构的区域分布及覆盖情况32
2.2.3 世界各国公共征信系统和私营征信系统的比较34
2.2.4 世界征信体系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比较36
第3章 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40
3.1 美国征信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41
3.1.1 征信活动的主体和客体41
3.1.2 征信活动的载体42
3.1.3 征信立法43
3.1.4 信息来源44
3.1.5 信息内容44
3.1.6 市场监管45
3.1.7 市场服务45
3.2 美国企业征信体系的运行情况45
3.3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运行情况46
3.4 美国征信体系的总体特点48
第4章 欧洲的政府主导型模式50
4.1 欧洲征信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51
4.1.1 征信活动的主体和客体51
4.1.2 征信制度的载体与征信业务规制51
4.1.3 征信立法52
4.1.4 征信机构的组成和主要职能52
4.1.5 信息数据的获取53
4.1.6 信息数据的范围53
4.1.7 市场监管54
4.1.8 市场服务54
4.2 德国征信体系的运行情况55
4.2.1 德国的企业征信体系55
4.2.2 德国的个人征信体系57
4.3 法国征信体系的运行情况61
4.3.1 法国的企业征信体系62
4.3.2 法国的个人征信体系63
4.4 欧洲征信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65
4.4.1 欧洲征信业的总体特点65
4.4.2 欧洲征信业的发展趋势66
第5章 日本的会员制征信模式68
5.1 日本会员征信模式的形成68
5.2 日本征信机构的组成71
5.3 日本企业征信体系的运行72
5.3.1 银行会员制征信机构的运作72
5.3.2 商业征信机构的运作73
5.4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的运行74
5.4.1 主要的个人征信机构74
5.4.2 个人征信立法的建设76
5.4.3 个人征信监管体系78
5.4.4 个人隐私保护80
5.5 日本征信体系的总体特点81
第6章 中国台湾地区征信体系的构建及运作83
6.1 台湾征信体系发展概况83
6.2 财团法人金融联合征信中心84
6.2.1 功能定位84
6.2.2 组织架构85
6.2.3 经营理念85
6.2.4 征信业务86
6.2.5 运作模式87
6.3 “中华征信所”90
6.3.1 征信业务91
6.3.2 服务对象92
第7章 世界征信体系发展的未来趋势93
7.1 建立征信体系的国家将越来越多93
7.2 征信机构整合及信用信息共享的步伐将加快94
7.3 广泛接入零售商与公用事业的信息95
7.4 信息来源多样化95
7.5 逐步移除最低贷款规模限制96
7.6 征信法规日趋完善96
7.7 建立错误信用记录更正机制97
7.8 建立征信机构与征信监督分离机制98
7.9 提供越来越多的信用评分服务99
第8章 欧、美、日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征信体系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100
8.1 美国征信体系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101
8.1.1 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101
8.1.2 积极推广信用评级结果的运用101
8.1.3 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102
8.1.4 坚持征信业的市场化运作102
8.2 欧洲征信体系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103
8.2.1 完善立法保护个人隐私数据103
8.2.2 保证信用信息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103
8.2.3 培育专门的信用管理人才103
8.2.4 实现征信机构与客户间的信息共享104
8.2.5 允许采集正面信息105
8.2.6 在法律和程序方面加强对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105
8.3 日本征信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06
8.3.1 坚持征信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106
8.3.2 政府部门对征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107
8.3.3 推动征信产品的不断普及107
8.3.4 征信系统的高速发展108
8.4 中国台湾地区征信体系发展的经验109
8.4.1 征信法律法规较为完善109
8.4.2 行业监管较为完善110
8.4.3 征信配套服务完善111
8.5 总结:欧、美、日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征信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112
8.5.1 完善的征信法律是征信业发展的制度保障112
8.5.2 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征信业发展的质量保证113
8.5.3 多种渠道采集信用信息是增加信息深度的有效途径113
8.5.4 强烈的信用意识是征信业发展的前提114
8.5.5 健全的征信系统和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是征信业发展的基础115
8.5.6 完善的监督管理及行业自律是征信业发展的关键116
第9章 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118
9.1 与国际市场接轨,与他国积极合作118
9.2 发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主导作用119
9.2.1 企业征信系统的完善120
9.2.2 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122
9.3 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124
9.4 明确政府和行业监管职能,完善失信惩戒制度126
9.5 建立信用信息的分层共享机制126
9.6 发展多元化征信产品128
9.7 发展征信教育,培养更多信用管理专业人才129
第10章 山东省征信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31
10.1 山东省征信体系发展概况131
10.2 山东省征信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136
10.3 完善山东省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137
第11章 本书结语141
译名对照表146
参考文献147
后记157
热门推荐
- 1047329.html
- 2180835.html
- 3326633.html
- 2351870.html
- 2935386.html
- 1153736.html
- 1929852.html
- 3344581.html
- 2775611.html
- 1285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4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2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7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2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8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9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5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