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开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
  • 姚建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863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学习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开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1

1.1 何谓“学习”,为什么要“学习”2

1.1.1 学习是人的本能2

1.1.2 学习是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手段3

1.1.3 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4

1.1.4 学习是文明延续及发展的桥梁和纽带6

1.1.5 推动学习的四种力量7

1.2 “学以致用”真的那么“现实”吗9

1.2.1 九则小故事9

1.2.2 人生的起跑线12

1.2.3 多才多艺14

1.2.4 事实、习惯和态度22

1.3 “见缝插针”“无时无刻”“终身学习”23

1.3.1 什么时间学习效率最高23

1.3.2 “见缝插针”“无时无刻”29

1.3.3 “题外话”的项目会带来额外的效率32

1.3.4 终身学习的理念36

第2章 学习是一门艺术40

2.1 基于脑的学习41

2.1.1 左脑和右脑42

2.1.2 学习情绪和心态44

2.1.3 学习环境47

2.2 五花八门的学习者和学习方式54

2.2.1 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54

2.2.2 最常提到的12种学习法63

2.2.3 古人读书十二法70

2.2.4 “三位一理”的学习理念76

2.3 天才不需要努力学习吗80

2.3.1 你相信天才存在吗81

2.3.2 是“G×E”,不是“G+E”85

2.3.3 学习中的“力的三要素”95

第3章 学习的“三角恋”之学习者102

3.1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103

3.1.1 自信是学习开始的第一步104

3.1.2 大目标、小目标104

3.1.3 学习需要心态107

3.1.4 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用旧的消化新的109

3.1.5 完整地认识自己113

3.2 人的智力发展进程116

3.2.1 智力与智商117

3.2.2 认知、思维和记忆119

3.2.3 培养天才125

3.3 为自己制造适宜的学习氛围127

3.3.1 学习者的12个原则128

3.3.2 如何专注,学习感觉和学习反馈129

3.3.3 身体技能与学习技能131

3.4 学习障碍和计划学习133

3.4.1 学习道路上的四只“拦路虎”133

3.4.2 六种不同心态的学习者137

3.4.3 计划学习139

第4章 学习的“三角恋”之学习引导者141

4.1 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四句箴言”142

4.1.1 合格教师的“座右铭”142

4.1.2 教师永远年轻145

4.1.3 课堂教学点滴146

4.1.4 教师是黑暗中的一盏指路灯147

4.2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构成150

4.2.1 教学法、教学论150

4.2.2 学习目标(结果)和学习条件151

4.2.3 九个教学事件153

4.3 不同阶段老师扮演不同角色157

4.3.1 幼儿园老师是“保姆”158

4.3.2 小学老师是“皇帝”159

4.3.3 中学老师是“编外家长”159

4.3.4 大学老师是“朋友”160

4.3.5 研究生导师是“老板”161

第5章 学习的“三角恋”之学习媒介163

5.1 书,铺就了学习之路164

5.1.1 见多识广165

5.1.2 各种各样的书165

5.1.3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166

5.1.4 自己的“书”167

5.2 学校教育是基础168

5.2.1 学校教育是大众教育169

5.2.2 “普高”还是“技校”170

5.2.3 一定要上清华北大吗?172

5.3 我要和儿子做同学173

5.3.1 可怜天下父母心174

5.3.2 人生轮回——和孩子一起再长大175

5.3.3 家教、现代“私塾”179

5.3.4 要和“小伙伴”做朋友181

5.4 音乐、旅游、事事处处皆学问184

5.4.1 音乐能激发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185

5.4.2 大千世界让我们去旅游187

5.4.3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88

第6章 开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191

6.1 性格决定学习192

6.1.1 你是哪个“半球”的192

6.1.2 我们都是“有色”人种196

6.1.3 性格决定学习201

6.2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207

6.2.1 情感特征测试207

6.2.2 认知模式测试212

6.2.3 学习风格测试214

6.3 构架自己的学习模式220

6.3.1 磨刀不误砍柴工220

6.3.2 独特的自我222

6.3.3 大脑“集训”225

第7章 学习模式借鉴之一——自己设计未来229

7.1 离神越来越远的巴甫洛夫230

7.1.1 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30

7.1.2 能言善辩231

7.1.3 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232

7.2 两次诺贝尔奖得主鲍林233

7.2.1 是物理学家还是生物学家234

7.2.2 矿石迷235

7.2.3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一书的前言236

7.3 伦琴从小就任性238

7.3.1 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238

7.3.2 他曾经被勒令退学239

7.3.3 伦琴:《科学家:名副其实的理想家》——就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时的讲话241

7.4 受神话故事“引导”的克里克242

7.4.1 DNA242

7.4.2 他怀疑过“女人”的存在243

7.4.3 沃森和克里克244

7.5 大家“公认”的天才坯子薛定谔247

7.5.1 量子力学第一人248

7.5.2 “老师,您真的相信吗?”248

7.5.3 薛定谔:《科学思想泛论》250

7.6 让“幻想”飞越空间的爱因斯坦251

7.6.1 他得到诺贝尔奖不是因为相对论252

7.6.2 老师对他说:你提出的问题经常使我心神不宁252

7.6.3 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254

第8章 学习模式借鉴之二——明师指路257

8.1 酷爱大自然的达尔文258

8.1.1 适者生存258

8.1.2 他“吃”虫子259

8.1.3 达尔文:《对我的智力的评估》263

8.2 受博士指导的中学生:玻恩265

8.2.1 他最早建立了量子力学体系266

8.2.2 “早恋”的失败者266

8.2.3 玻恩:《原子时代的发展及其本质》268

8.3 与父亲一同下班回家的费米270

8.3.1 他是李政道、杨振宁的导师270

8.3.2 哥哥的意外离去271

8.3.3 冯·卡门:《玻尔、费米、爱因斯坦印象》273

8.4 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儿275

8.4.1 笛卡儿坐标系275

8.4.2 老爸说:“我的小哲学家”277

8.4.3 笛卡儿:《方法导论》278

8.5 从不拘泥于教科书的费曼279

8.5.1 他找出了“挑战者”号失事的原因280

8.5.2 “女人气的男人”281

8.5.3 费曼:《教授的尊严》282

8.6 师出名门的李政道287

8.6.1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288

8.6.2 家里人叫他“三糊涂”289

8.6.3 李政道:《科学的发展——从古代中国到现在》291

第9章 学习模式借鉴之三——肥沃的土壤294

9.1 不断与哥哥竞争的海森堡295

9.1.1 “测不准原理”295

9.1.2 老师说他:“玩得很潇洒,却能轻易取得优秀成绩。”296

9.1.3 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第一章 老传统和新传统297

9.2 一生都有朋友的玻尔298

9.2.1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298

9.2.2 他参加过奥林匹克的足球比赛299

9.2.3 玻尔:《人类知识的统一性》301

9.3 “学,而后知不足”的丁肇中303

9.3.1 丁粒子303

9.3.2 “我要探索自然的奥秘!”304

9.3.3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06

9.4 兴趣广泛的奥斯特瓦尔德307

9.4.1 《物理化学》的创始人308

9.4.2 从烟花到火箭308

9.4.3 奥斯特瓦尔德:《我如何成了化学家》310

9.5 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312

9.5.1 发现介子力312

9.5.2 同学们叫他“权兵卫”313

9.5.3 汤川秀树:《科学家的创造性》315

9.6 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诺贝尔319

9.6.1 艰难的成才之路319

9.6.2 勇敢者的事业320

9.6.3 流芳百世的遗愿321

8.6.4 诺贝尔:《关于设立诺贝尔奖的遗嘱》——拟定时间为1895年11月27日321

参考文献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