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秉志主编;阴建峰副主编;张磊主编助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960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9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死刑-刑事政策-法律适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宏观问题3
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赵秉志3
一、前言3
二、全球化时代死刑发展的国际趋势暨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3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及其面临的挑战8
四、全球化时代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策略11
五、结语15
关于中国现阶段慎用死刑的思考&赵秉志16
一、引言16
二、慎用死刑及其价值蕴含17
三、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22
四、正确衡量死刑案件情节暨案外因素26
五、结语40
《刑法修正案(八)》与中国死刑改革问题&高铭暄41
一、我国死刑制度的立法沿革42
二、我国死刑制度的立法特点与改革的现实困难45
三、我国死刑立法改革的进一步思考51
四、结语56
当前中国死刑改革的三个具体问题&刘仁文58
一、关于建立死刑案件特别赦免程序58
二、关于统一死刑执行方法60
三、关于死刑犯器官的利用63
人权保障与死刑限制&周道鸾66
一、保留死刑并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是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66
二、《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种非暴力性经济性犯罪死刑及其重要意义69
三、关于立法上进一步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72
四、死刑的替代措施76
五、正确理解和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并从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79
六、结语79
死刑与宗教&刘仁文81
一、宗教与死刑在历史上的复杂关系82
二、宗教在死刑问题上留下的歧义86
三、当代废除和限制死刑进程中宗教的作用89
四、结语91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问题——以渐进式废除死刑为视角&傅跃建93
一、死刑刑事政策及立法93
二、政策视野的死刑存废95
三、我国渐进式废除死刑的策略和建议97
四、总结10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死刑的控制问题&程慎生101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解读101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死刑控制的必然性103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对死刑的控制10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控制研究&孙廷然110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死刑政策110
二、制刑阶段的死刑控制111
三、量刑阶段的死刑控制113
四、行刑阶段的死刑控制115
宽严相济视野下的死刑司法控制&马松建117
一、宽严相济与死刑的司法控制117
二、宽严相济与死刑的准确适用120
三、宽严相济与死缓适用的重视12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死刑司法控制的困惑与对策&李萍126
一、死刑司法控制面临的困惑126
二、推进死刑司法控制的具体对策130
三、结语13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死刑司法限制的对策建议&李英136
一、淡化重刑主义思想,强化和谐司法的理念136
二、严格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构建死刑案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36
三、完善死刑复核程序诉讼结构,严格限制死刑适用137
四、正确理解并完善死缓的司法适用138
死刑司法控制:完整解读《刑法》第四十八条&储槐植140
一、“罪行极其严重”:量定客观危害,死刑适用的一般化标准140
二、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测查主观恶性,死刑执行裁量的个别化根据141
三、死刑执行方式取决于内因:罪大又恶极,罪大不恶极143
四、余论145
严格限制死刑与严厉惩罚死罪&胡云腾147
一、引言147
二、人权运动、司法误判与死刑程序改革148
三、长期监禁、多重惩罚与人权保障的代价153
四、政府责任、政治策略与严厉惩罚162
五、结语167
死刑适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问题研究&黄晓亮169
一、前言169
二、死刑适用的法律效果170
三、死刑适用的社会效果177
四、死刑适用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183
五、结语188
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统一——中国死刑发展一种可行视角&郑丽萍190
一、视角转换:并非“限制”的限制——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统一190
二、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应然内涵192
三、中国刑法分则对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悖逆和回归194
四、中国刑事司法对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悖逆和回归196
限用死刑的另一理由——犯罪人被害化&李卫红197
一、政策路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198
二、现象描述——犯罪人被害化199
三、刑法规定——实体法上的根据201
四、程序对接——量刑前的社会调查报告202
论死缓适用率的提高&赖早兴203
一、死缓适用率提高的必要性203
二、死缓适用率提高的思路206
三、死缓适用率提高的方式206
检察机关办理死刑案件几个问题之我见&卢宇蓉209
一、检察机关办理死刑案件的原则要求209
二、死刑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理解和运用210
三、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212
四、死刑案件的出庭工作214
五、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215
关于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几个问题&彭新林217
一、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价值217
二、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空间220
三、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司法改进226
论犯罪动机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运用&王剑波 章政231
一、引言231
二、犯罪动机在死刑案件中的存在233
三、犯罪动机影响死刑裁量的根据235
四、犯罪动机在死刑裁量中的运用240
五、结语244
在宽与严之间——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对限制死刑的影响&程慎生246
一、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的渊源及内涵246
二、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对限制死刑的价值247
三、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调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48
四、法律构想251
中篇 微观问题257
法定犯死刑限制论&李莹257
一、法定犯死刑限制的立法根据257
二、法定犯死刑限制的理论根据258
三、法定犯死刑限制的司法根据260
四、法定犯死刑限制的完善路径262
共同犯罪案件死刑适用标准探疑——兼评一起抢劫杀人案&左坚卫264
一、共同犯罪案件死刑适用总量标准264
二、主要主犯从轻情况下次要主犯的死刑适用问题267
三、数起犯罪中轻罪对死刑适用的影响269
四、建立死刑适用统一标准的难点及破解272
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之我见&周道鸾274
一、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应当坚持的原则、标准和刑事政策274
二、三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严重暴力犯罪死刑的限制适用277
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实体标准的统一化研究&赵秉志284
一、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问题的现实存在284
二、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的基本思路286
三、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合理确定292
四、暴力犯罪死刑适用之犯罪情节的具体化299
五、暴力犯罪死刑罪名的类型化305
量刑情节与暴力犯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刘志洪311
一、量刑情节的类型311
二、量刑情节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314
三、犯罪的起因315
四、犯罪构成各方面的量刑情节318
五、犯罪前后的量刑情节326
六、其他应当注意的量刑情节335
暴力犯罪共同形态之死刑适用研究&张磊337
一、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原则337
二、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标准340
三、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对象342
四、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具体规则345
民间纠纷引发暴力犯罪之死刑的司法控制——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背景&王成全 秦传熙360
一、问题切入:审理民间纠纷引发暴力犯罪案件的难点所在360
二、立场选择:难点问题种种观点背后隐藏的价值冲突之争362
三、对策展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死刑的司法控制364
论民间矛盾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黄晓亮369
一、理论定位:民间矛盾的三维考察369
二、概念界定:民间矛盾构造的全面审视372
三、意义分析:民间矛盾与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374
四、结语376
论故意杀人罪死刑的立法改革&阴建峰377
一、前言377
二、即行调整故意杀人罪之立法以限制死刑适用377
三、以转致立法方式逐步使故意杀人罪成为死刑的最后堡垒382
四、以废止故意杀人罪的死刑为标志全面废止死刑383
五、结语384
论雇佣犯罪中雇主的刑事责任&左坚卫386
一、认定雇主刑事责任的根据386
二、基于社会危害性的视角对雇主刑事责任的考察388
三、基于人身危险性及初犯可能性的视角对雇主刑事责任的考察393
四、结论性观点——以雇主与受雇人刑事责任的比较考察为视角395
故意伤害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段凰397
一、故意伤害罪适用死刑的概况397
二、对故意伤害罪适用死刑的文本解读398
三、从故意犯罪的性质区分是否适用死刑400
四、影响故意伤害犯罪适用死刑的量刑情节404
五、对故意伤害罪减少死刑适用的建议412
抢劫案件死刑裁量之八种因素初探&党建军417
一、厘清客体主次,贵人贱物,未害人身者几不杀417
二、区别加重结果,轻伤重亡,致人重伤者少杀418
三、提高暴力上限,以死遏暴,致死非故意者不杀419
四、兼顾其他因素,综合平衡,情节非重者少杀421
五、政策激励引导,以宽济猛,自首立功者少杀422
六、刷新治理观念,以私辅公,被害人谅解者渐少杀422
七、划清共犯主从,一视同仁,死一人不夺多命423
八、坚持证据裁判,排他补强,不达标准者不杀423
强奸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于靖民427
一、强奸罪死刑适用的依据和立场427
二、强奸罪死刑适用的内向分析429
三、强奸罪死刑适用的外向分析437
四、强奸罪死刑适用的必要限制447
五、强奸罪适用死刑的考察与反思450
下篇 程序问题459
论我国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的整体改造和完善&史立梅459
一、死刑案件审理程序整体改造之思路的提出460
二、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共性要求462
三、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的个性特征465
论死刑复核不加刑&刁小清 高岑470
一、死刑复核不加刑问题的提出470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价值蕴含470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死刑复核程序中适用的可行性471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的死刑复核不加刑473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李菲476
一、程序设计:行政化向诉讼化的转变476
二、审理对象:事实审还是法律审479
三、审理方式:开庭审还是书面审480
四、审理过程:封闭还是参与480
五、审理结果:或增或减481
六、审理期限:有无之间482
七、结语483
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当性探究&王志祥 张伟珂484
一、引言484
二、刑事和解基础问题之梳理485
三、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普遍正当性490
四、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特殊正当性501
五、透过自首、立功制度看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当性508
六、结语509
死刑的限缩——关于死刑适用及其程序的再思考&张建伟511
一、死刑适用应当限缩:理论层面探讨511
二、限缩死刑适用:立法、司法解释与程序安排514
三、赦免或减刑制度减少死刑的施行518
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的正当化&孟军521
一、死刑案件量刑程序正当化原则521
二、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现状分析523
三、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正当化的现实条件525
四、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正当化的实现529
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张远煌532
一、我国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特点与弊端532
二、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534
死刑案件适用补强证据规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党建军 杨立新538
一、关于主证据问题538
二、关于补强证据问题542
三、关于补强证据规则的立法完善546
死刑案件中口供的审查判断&廖明548
一、采纳规则548
二、采信规则555
暴力犯罪死刑案件中的证明标准&廖明561
一、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概述561
二、暴力犯罪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563
三、暴力犯罪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改革566
热门推荐
- 2208725.html
- 880195.html
- 1322379.html
- 686625.html
- 2174794.html
- 2563223.html
- 3247845.html
- 876028.html
- 3686175.html
- 557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2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6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4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3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