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 乔根锁,魏冬,徐东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623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喇嘛宗-宗教哲学-思想评论;佛教-宗教哲学-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藏汉佛教哲学形成因素及发展特征比较1

第一节 自然、人文环境对藏汉佛教哲学形成的影响1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藏汉佛教哲学形成的影响1

二、社会历史人文环境对藏汉佛教哲学形成的影响7

第二节 藏汉佛教哲学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18

一、藏汉佛教哲学本土化发展的比较18

二、藏汉佛教哲学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的比较32

第二章 藏汉佛教宇宙观比较45

第一节 藏汉佛教宇宙生成及其宇宙图式的比较45

一、关于宇宙生成的比较46

二、关于宇宙结构图式的比较49

第二节 藏汉佛教关于世界形成元素和演变过程的比较54

一、关于世界形成元素的论述54

二、藏汉佛教关于宇宙形成的动力和宇宙本体的论述55

三、藏汉佛教关于时间观的论述61

第三节 藏汉密教的宇宙观比较68

第四节 藏汉佛教的宇宙观的差异70

一、在宇宙的形成和结构图式上71

二、在宇宙的运动、演变和本体上71

三、在密教的宇宙观上72

第三章 藏汉佛教因果报应论比较74

第一节 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74

一、对藏族伦理道德进行规范的强烈的目的性75

二、重来世而轻现世的理论色彩76

三、淡薄现世功利,注重施舍利他的修持特色80

四、强烈的精神超越性和现实的针对性81

第二节 汉传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83

一、与汉地固有宗教观念和报应思想的融合性84

二、重视对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弥补性86

三、包容性和圆融性87

四、重视现实、关注人生的人本主义倾向88

第三节 藏汉佛教因果报应理论的比较89

一、相同或相似的思想89

二、相异之处91

第四章 藏汉佛教缘起论和中观思想比较94

第一节 藏传佛教缘起论和中观学的发展略述及其影响96

一、藏传佛教缘起论的发展概述96

二、缘起论对藏传佛教哲学的影响136

第二节 汉传佛教缘起论的发展略述及影响145

一、汉传佛教缘起论发展的形态145

二、缘起论对汉传佛教的影响170

第三节 藏汉佛教缘起论发展的异同174

一、藏汉佛教缘起论的差异174

二、藏汉佛教缘起论的相同之处183

第五章 藏汉佛教心性论哲学比较189

第一节 心性论在藏汉佛教哲学中的地位比较191

一、心性论在藏传佛教之地位192

二、心性论在汉传佛教中的地位196

三、藏汉佛教心性论地位比较199

第二节 藏汉佛教心性论的基本思维模式比较200

一、藏传佛教心性哲学思维特点及其表现201

二、汉传佛教心性哲学思维特点及其表现207

三、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212

第三节 藏汉佛教心性论的基本内涵之比较215

一、藏传佛教心性论的基本内涵215

二、汉传佛教心性论的基本内涵219

三、藏汉佛教心性论基本内涵之比较223

第四节 格鲁派与三论宗心性哲学之比较226

一、格鲁派佛性论哲学概述227

二、三论宗心性哲学概述231

三、格鲁派与三论宗心性论之异同236

第五节 藏汉密教心性论之比较242

一、藏汉密教哲学的基本理论243

二、汉传密教之哲学思想概略245

三、藏传密教心性哲学概观246

四、藏密与汉密心性论之比较251

第六章 藏汉佛教修行实践论比较255

第一节 藏汉佛教修行实践指导思想的比较255

一、三皈依与四皈依256

二、藏汉佛教戒定慧三学实践的比较259

第二节 藏汉佛教修行价值观的比较272

一、藏传佛教的修行价值观:即生即身成佛272

二、汉传佛教的修行价值观:明心见性、顿悟成佛275

三、藏汉佛教修行价值观的差异288

第三节 藏汉佛教禅观的比较291

一、宁玛派的禅观与禅宗的禅观之比较291

二、宗喀巴止观与智?《摩诃止观》之比较298

三、藏汉佛教禅观的异同334

第七章 藏密和唐密哲学思想比较337

第一节 藏密和唐密的形成337

一、密教在印度的形成和发展338

二、密教在中国的传入和流布339

第二节 藏密和唐密哲学思想的异同349

一、藏密和唐密哲学的共同性349

二、藏密和唐密哲学的差异性355

第八章 藏密与禅宗哲学思想比较372

第一节 藏密和禅宗在历史上的思想交涉372

一、顿渐之争372

二、藏传佛教各派对禅宗思想的吸收385

第二节 藏密和禅宗在哲学思想上的异同393

一、藏密和禅宗哲学思想的异同393

二、藏密和禅宗思想异同的根源405

三、藏汉佛教禅的异同406

第九章 结语:藏汉佛教哲学的基本特点410

一、藏传佛教哲学的基本特点410

二、汉传佛教哲学的基本特点419

三、藏汉佛教哲学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432

参考文献442

后记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