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府管理年鉴 2013-201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政府管理年鉴 2013-2014版
  • 赵景华,沈志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845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10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行政管理-中国-2013~2014-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府管理年鉴 2013-201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治理能力与政府战略管理1

第一节 理论进展1

一 分析样本与研究工具1

二 国家治理研究的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2

三 国家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4

四 国家治理研究评述10

第二节 实践创新10

一 中央层面国家治理改革的实践创新11

二 地方层面国家治理改革的实践创新14

三 实践创新评述1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19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19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20

《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0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论析》21

《现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21

《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22

《改革、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2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转型》22

第二章 政府绩效管理24

第一节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进展24

一 基础理论研究25

二 管理实践研究27

第二节 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创新34

一 中央政府实践创新34

二 地方政府实践创新3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43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43

《政府绩效评估》43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绩效管理》43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广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分析》44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系列: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44

《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红皮书(2012)》44

《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年鉴(第2卷)(2012)》44

《基于数据挖掘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面向江苏四市的探索性研究》45

《政府绩效管理:国际的潮流与中国的探索》45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45

《国家主体功能区整体绩效评价模式研究》45

《“四位一体”: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案例研究》46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46

《论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46

《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平衡计分卡中国化模式的构建》46

第三章 公共政策48

第一节 理论进展48

一 反思经济理性和发展主义公共政策的限度49

二 重申公共政策的公共价值50

三 关注民生政策与社会管理政策创新51

四 探索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体制、机制52

五 政策扩散与风险管理成为公共政策研究新亮点54

六 传统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55

第二节 实践创新56

一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政策56

二 “保持定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创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58

三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创新贸易投资政策60

四 首倡家庭农场——创新农业经营政策(联产承包责任制)62

五 节能家电补贴——创新发展民生政策(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综合政策)63

六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政策6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65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65

《公共行政执行的中层理论——政府执行力研究》66

《政府间网络治理: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66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66

《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倡导联盟框架解析应用与发展》67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2》67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1—2012年卷)》67

《行政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68

第四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69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进展69

一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69

二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71

三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73

四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74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76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6

二 大部门制改革81

三 省直管县改革83

四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85

五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88

六 地方改革特色创新92

七 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95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96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2)》96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3)》96

《城镇化进程中行政体制改革研究》9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行政体制研究》97

《行政体制改革论》97

《行政体制改革新探索》9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9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9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98

第五章 政府廉政建设99

第一节 理论进展99

一 理论研究在总体上取得重要进展99

二 理论研究进展述评123

第二节 实践创新124

一 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及讲话精神的学习124

二 一批腐败高官受到查处125

三 网络反腐热度不减126

四 八项规定在十八大闭幕后第一时间出台127

五 一系列廉政新规颁布实施127

六 新一轮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启动129

七 反“四风”取得明显成效129

八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发布13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131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3 》131

《反腐败制度与创新》131

《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评价机制研究》132

《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实证研究》132

《腐败与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132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模式与应用》133

《当代中国反腐败制度研究》133

《制度反腐实证分析》133

《利益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34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改革历程》134

《民主与腐败治理:一个经验研究综述》134

《高校廉政研究机构角色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135

《从阶级斗争到制度化构建: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认知及其实践》135

第六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136

第一节 理论进展136

一 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的转型136

二 府际关系与区域一体化139

三 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治理142

四 跨域性公共治理145

五 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及其他150

六 理论进展总评150

第二节 实践创新151

一 长三角区域跨界环境污染应急联动联盟的实践与创新151

二 中原经济区的实践与创新154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的实践与创新161

四 福建构建海峡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与实践16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践与创新171

六 实践创新总评175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176

《区域治理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176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176

《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177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177

《找回政府:“后新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区域治理探索》178

《区域地方政府跨界公共事务整体性治理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178

《水利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松辽流域例证》179

《跨域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式流域治理》179

《政府生态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与政治锦标赛》179

《跨界政策网络与区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实践分析》180

《我国流域治理机制创新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含义——以闽江流域为例》180

《府际治理:当代中国府际关系研究的新趋向》180

《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与管制压力的关系——来自经济模型的验证》180

第七章 城市管理182

第一节 理论进展182

一 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182

二 城市经济管理184

三 生态规划与低碳城市185

四 城市更新与棚户区改造193

五 城市危机管理研究198

六 协同治理与多规合一199

七 理论研究评述200

第二节 实践创新201

一 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201

二 城市经济管理204

三 生态规划与低碳城市实践207

四 城市更新与棚户区改造实践212

五 城市危机管理218

六 协同治理与多规合一实践219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223

《构建面向城市群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223

《环境市政设施的邻避效应研究——基于上海垃圾中转站的实证分析》223

《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224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224

《智慧城市与“智慧规划”——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探讨》224

《低碳城市的构建路径与策略》225

《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225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文态——成都开创性实践的经验与启示》225

《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分析框架》225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河源、云浮、广州“三规合一”实践与思考》226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管理227

第一节 理论进展227

一 新型城镇化模式创新研究228

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230

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文化发展232

四 新型城镇化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235

五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238

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增长238

第二节 实践创新239

一 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实践239

二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群建设实践创新240

三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实践240

四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实践241

五 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241

六 实践创新总结242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一卷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与质量评析研究)》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二卷 城镇化进程中的综合交通运输问题研究)》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三卷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四卷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与人的城镇化研究)》244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244

第九章 政府采购管理245

第一节 理论进展245

一 政府采购法律建设研究245

二 政府购买服务问题研究246

三 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研究248

四 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和实现研究249

五 政府采购公开透明问题研究250

六 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建设研究251

七 批量集中采购的理论依据研究252

八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252

九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254

十 国外政府采购先进经验研究257

第二节 实践创新257

一 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落地258

二 财政部实施新修订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258

三 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取得新进展259

四 中国政府购买服务进入实质性阶段259

五 中国批量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拓展260

六 广东率先公布首批政府购买服务目录261

七 天津市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导向功能、引导绿色消费262

八 北京市创新政府采购模式、节约财政资金262

九 山东省完善评审专家管理体系263

十 杭州市全力打造政府采购“廉洁商城”264

十一 实践创新总评266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267

《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府采购问题研究》267

《政府采购与企业自主创新》268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第2版)》268

《招标采购管理与监督》269

《政府采购方法与实务》269

《政府采购补偿交易研究》269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化指南》270

《论政府批量集中采购的理论依据》270

《我国加入GPA的开放与保护策略选择》270

《提升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271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制的缺陷及重构》271

《广州政府购买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271

第十章 政府管制273

第一节 理论进展273

一 政府规制基本理论问题探析273

二 政府规制创新研究274

三 具体领域的政府规制研究276

四 发达国家经验与国际比较286

五 理论进展总评287

第二节 实践创新288

一 社会组织与社会责任领域288

二 金融领域292

三 互联网及其相关领域295

四 教育、医疗、环保领域299

五 能源及自然垄断领域304

六 民生及其相关领域308

七 实践创新总评312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313

《政府规制:理论、政策与案例》31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府规制研究》313

《行政规制论丛(2012年卷)》313

《中国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学术年鉴(2013卷)》314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与政府规制研究》314

《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314

《政府规制工具的组合选择:由秸秆禁烧困境生发》315

《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背景下的政府规制研究》315

《我国近海渔业管理方式的优化和改进——基于政府规制研究的视角》315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与实施生态工程的激励机制构建——以制药企业为例》315

《政府竞争、规制失效与垄断行业高收入来源探析——以中国电力产业为例》316

《我国政府管制方式的发展与创新》316

《论政府规制的道德性维度》316

《政府规制能力的解读与探析》317

《“限广令”、规制与行政法治——以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为比较视角》317

《快速发展战略选择下的合作社政府规制及其改进》317

《论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规制的价值逻辑》317

第十一章 社会管理319

第一节 理论进展319

一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319

二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323

三 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325

四 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328

五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332

六 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334

七 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338

八 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340

九 理论进展总评342

第二节 实践创新343

一 北京市西城区“全响应”机制的探索343

二 杭州市上城区居家服务的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346

三 厦门市鼓浪屿“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349

四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党建工作创新实践351

五 江苏省无锡市:智慧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356

六 青岛市李沧区探索构建社会组织发展的“五个三”新模式360

七 实践创新总评361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363

《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363

《社会组织论纲》363

《社会的兴起——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364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364

《社会管理创新八议——基于社会风险视角》364

《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适应性变革》365

《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365

《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向乡村的社会整合》365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366

《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36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及其机制构建》366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368

第一节 理论进展368

一 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368

二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372

三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373

四 养老保障研究376

五 医疗保障研究381

六 住房保障研究384

七 农村社会保障研究386

八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研究391

九 理论进展总评393

第二节 实践创新393

一 社会保障发展战略创新393

二 企业年金政策创新395

三 养老服务业发展396

四 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397

五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399

六 医疗保险智能审核系统402

七 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404

八 实践创新总评405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406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经办管理城市实例》406

《中国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研究:理论基础与框架设计》406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评估——基于养老金水平的视角》407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407

《国际社会保障动态——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408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408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409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与筹资机制研究》409

《强制医保制度下无保险人群的健康状况研究》409

《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研究——基于替代率和相对水平的比较分析》410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410

《多轨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转型路径》410

第十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412

第一节 理论进展412

一 绿色经济发展理论进展412

二 自然资源管理理论进展417

三 能源管理理论进展420

四 理论进展总评432

第二节 实践创新432

一 绿色经济发展433

二 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436

三 能源政策实践与创新440

四 国际能源政策实践与创新442

五 国内外合作能源实践与创新443

六 实践创新总评44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445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445

《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评述》445

《全球能源大趋势》445

《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446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446

《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模式——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对比研究》446

《自然资源物权化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导论》447

《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综述》447

第十四章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448

第一节 理论进展448

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448

二 卫生经济管理451

三 医疗保障体系研究453

四 医院管理研究456

五 基层医疗卫生研究458

六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研究460

七 应急管理462

八 理论进展总评463

第二节 实践创新463

一 信息惠民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464

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465

三 农村大病保障扩容468

四 儿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启动469

五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开展全国大型义诊活动469

六 妥善应对H7N9疫情470

七 打击涉医违法犯罪472

八 《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473

九 实践创新总评473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474

《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3)》474

《民生中国——新医改的公益性路径》475

《医改驶入深水区》475

《医管之道》475

《新农合制度下医疗服务利用研究》476

《公平与卓越:英国卡梅伦政府医改之路》476

《医院绩效管理》477

《基于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医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477

《论新医改和扩大内需》477

《精益医疗》477

《再造医疗:向最好的医院学管理(实践篇)》478

《卫生应急管理》478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信用评价研究》478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创新》478

第十五章 教育经济与管理480

第一节 理论进展480

一 教育与经济增长研究480

二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483

三 教育收益研究484

四 教育成本研究485

五 教育财政研究487

六 教育效率研究490

七 教育政策研究491

八 理论研究进展总评493

第二节 实践创新494

一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首次实现超4%494

二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495

三 教育部、中科院启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496

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496

五 国务院发布《教育督导条例》497

六 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498

七 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专业标准发布498

八 三部门联合向社会公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499

九 建好“三通两平台”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499

十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500

十一 推进高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500

十二 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501

十三 启动中小学绿色评价 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502

十四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502

十五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503

十六 首次在全国所有公办高校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504

十七 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504

十八 首次核准部分高等学校章程 切实推进高校依章程自主办学505

十九 推进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创新506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507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507

《县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外部性分析——兼论“以县为主”体制的有效性》507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及其效率影响》508

《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508

《教育公平发展中财政政策的博弈——美国教育财政改革的政策过程研究》508

《“新机制”实施前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509

《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2002—2009年》509

《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成本构成的实证研究》509

《教育改革的转型与教育政策的调整——基于新中国教育60年来的基本经验》510

《我国教育科研经费优化配置研究》510

《有关大学章程认识的若干问题》510

《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510

《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511

《大学中两种组织的矛盾与调适》511

第十六章 公共危机管理512

第一节 理论进展512

一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512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一案三制”建设515

三 公共危机治理:跨区域协同、跨部门协调与多元参与517

四 专项公共危机管理520

五 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比较527

六 理论进展总评529

第二节 实践创新531

一 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实践531

二 事故灾难的危机管理实践536

三 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实践541

四 社会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实践545

五 创新实践总评549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550

《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550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及其应对》550

《应对跨境突发事件——欧盟民事保护机制的经验与启示》550

《环境污染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协同演化机制——基于信息传播和权利博弈的视角》551

《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551

《论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基于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理念》551

《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演化逻辑——基于治理网络的视角》552

《应对重大社会安全事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设计》552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体制建设与制度保障》552

《空气污染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552

第十七章 电子政务554

第一节 电子政务发展的理论进展554

一 电子政务的整体性设计554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治理的模式的新发展557

三 政府信息公开与利用566

四 电子民主570

第二节 电子政务实践进展573

一 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概览573

二 中国科学院ARP系统应用探索与实践576

三 国家林业局综合办公系统576

四 湖南省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应用实践578

五 北京市东城区创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58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584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业务规划》584

《电子政务发展前沿(2013)》584

《电子政务》584

《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584

《2013江苏省电子政务发展报告》585

《指尖上的“政”能量:如何运营政务微博与微信》585

《电子政务研究与实践进展》585

《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案例集》585

《中国电子政务十年(2002—2012年)》585

《电子政务需求识别》586

《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研究》586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586

第十八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587

第一节 理论进展587

一 总体情况分析587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规划592

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593

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595

五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与福利596

六 绩效与绩效管理598

七 国外经验研究600

八 发展趋势研究601

九 2012—2013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601

第二节 实践创新601

一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启动、实施保障、评估及进展602

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606

三 2012—2013年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述评61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6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6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6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612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研究》6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613

《试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613

《大部制改革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选择》613

《心理契约建构与我国公务员管理的新型策略》614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及趋势》614

《建立与完善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基于深圳实践的理论思考》614

《不同类型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启示——以英国、德国、新加坡为例》614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基于2001—2011年期刊论文的计量性评估》615

《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研究》615

《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战略思考——以新现代泰罗主义的视角》615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探析》615

《当前人才评价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616

《当下我国人事管理思维应有的预设与阈限思考》616

第十九章 全球治理617

第一节 理论进展617

一 次国家层次研究618

二 国家层次研究618

三 地区层次研究621

四 体系层次研究622

五 跨层次研究625

第二节 实践创新626

一 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和圣彼得峰会626

二 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与治理629

三 金砖国家机制与全球经济治理635

四 叙利亚危机与全球安全治理640

五 联合国在利比亚重建中的行动与作用645

六 全球海洋治理与中国的参与64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652

《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652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美欧三边关系》652

《全球安全治理与联合国安全机制改革》653

《全球学的构建与全球治理》653

《全球安全治理》653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公私合作关系》653

《新多边主义视野下的全球治理》654

《新政治发展观与全球治理困境的超越》65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全球治理》654

《中国学者关于全球治理的研究》654

《全球治理:中国的战略应对》655

《类文明: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价值共识》655

附 大事记6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