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专利法
  • 冯晓青,刘友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041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专利权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专利法概述1

第一节 专利与专利权1

一、专利的含义与法律性质1

二、专利权的特征3

第二节 专利法与专利制度8

一、专利法的概念和特征8

二、专利制度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10

三、专利法的不同体系13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5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15

二、专利制度的形成与普及18

三、专利制度的更新与发展19

四、苏联和东欧各国的专利制度20

第四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1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专利制度发展简况21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24

三、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及其特点24

四、我国专利法的修改与完善25

第五节 专利制度的基本理论34

一、自然权利论34

二、非物质财产论35

三、报酬论35

四、契约论37

五、发明奖励论37

六、利益平衡论38

第六节 专利制度的检讨与未来39

一、保护技术的法律制度概述:专利制度并非唯一有效形式39

二、专利制度的问题与缺陷:知识经济时代的专利制度述评42

三、专利制度的未来愿景:专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47

第二章 专利保护的客体53

第一节 发明54

一、发明的概念54

二、发明的属性54

三、发明的种类56

第二节 实用新型57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57

二、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59

三、各国对实用新型的法律保护60

四、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61

第三节 外观设计66

一、外观设计概述66

二、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的区别69

三、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69

第四节 计算机领域发明的专利性72

一、计算机硬件发明73

二、计算机程序发明专利性问题73

三、我国对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与策略选择74

第五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76

一、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76

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78

三、不是专利法所说的发明创造80

四、是专利法所说的发明创造,但不予专利保护82

第三章 专利的主体86

第一节 专利申请权人和专利权人86

第二节 发明人与设计人87

一、发明人与设计人87

二、共同发明人与共同设计人:共有专利申请权的行使87

三、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合法受让人89

第三节 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工作单位90

一、各国关于职务发明创造权利归属的规定90

二、我国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创造及其权利归属的规定91

三、修订2000年《专利法》过程中对职务发明创造规定的争议94

四、国家投资完成的发明创造权利归属的立法95

第四节 外国人95

一、在我国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96

二、在我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96

第五节 同一种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所有人97

一、先发明制97

二、先申请制98

第四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00

第一节 发明、实用新型的专利条件100

一、新颖性100

二、创造性111

三、实用性116

第二节 外观设计的专利条件119

一、新颖性119

二、显著性120

三、美感性124

四、适于工业上应用125

五、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125

第五章 专利的申请127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127

一、书面原则127

二、单一性原则129

第二节 专利申请前的论证与决策132

一、专利申请的必要性分析133

二、专利申请的可能性分析133

三、专利类别的分析与选择133

四、专利申请时机的选择133

五、申请国的选择134

第三节 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与类型134

一、专利申请文件要求134

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135

三、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143

四、遗传资源专利申请中的信息披露义务145

五、涉及国防利益及国防利益以外的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专利申请问题147

第四节 专利申请的提出和申请日的确定148

一、专利申请的提出和申请日的确定148

二、专利申请优先权149

第五节 专利申请的修改、分案与撤回154

一、专利申请的修改154

二、专利申请的分案157

三、专利申请的撤回160

第六节 涉外专利申请161

一、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其他组织向中国申请专利161

二、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问题162

三、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问题164

第七节 国际申请165

一、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手续要求及在中国的效力166

二、国际申请文件修改与有关声明167

三、关于生物材料样品保藏的规定168

四、优先权与申请文件副本168

五、申请文件的修改、订正与分案168

第八节 专利申请及办理其他手续缴纳费用问题169

一、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时应缴纳的费用169

二、费用缴付方式169

三、缴费时间要求170

四、费用减缓问题170

第六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171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几种审查制度171

一、形式审查制171

二、实质审查制172

三、延迟审查制172

四、半审查制173

第二节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173

一、初步审查174

二、申请的公布175

三、请求实质审查176

四、实质审查177

第三节 我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178

第四节 复审程序179

一、复审程序的概念与意义179

二、复审程序的原则180

三、复审程序的基本内容181

第五节 专利权的授予183

第六节 国际申请的审查与批准184

一、国际申请的初步审查184

二、国际审查的实质审查185

第七章 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187

第一节 专利权及其效力187

第二节 专利权的内容187

一、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187

二、专利权人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其专利的权利188

三、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191

四、专利权人转让其专利的权利191

五、专利权人在专利产品上缀附标记的权利192

六、专利权人从专利实施中获取经济收益的权利192

七、专利权人放弃其专利的权利192

八、专利权人对其专利的排除侵犯权192

九、专利权人的进口权192

第三节 专利权的共有193

一、专利权共有的产生193

二、专利权共有的特点194

三、现行《专利法》对我国专利共有制度的完善194

第四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196

一、缴纳专利年费的义务196

二、实施专利的义务197

三、其他义务198

第八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201

第一节 专利权的期限201

第二节 专利权的终止202

一、因没有按期缴纳年费而终止202

二、因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而终止203

第三节 专利权的无效203

一、作为授权监督程序的宣告专利无效程序的沿革203

二、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性质的争议205

三、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原则206

四、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形式条件和手续206

五、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208

六、对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和决定209

七、专利权无效宣告决定的生效210

八、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效力210

第九章 专利权的限制215

第一节 专利权的例外215

一、专利权用尽以后的使用或者销售215

二、先用权人的利用216

三、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运行中的使用219

四、非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使用219

五、平行进口220

六、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试验例外:Bolar例外的引入221

第二节 强制许可223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与必要性223

二、强制许可的类型与条件224

三、强制许可的申请程序228

四、强制许可决定的内容229

五、强制许可的效力230

六、强制许可的权利范围230

第三节 国家指定许可231

一、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的国家指定许可231

二、我国国家指定许可范围的缩小:对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所有的专利的国家指定许可的规定的删除232

第四节 其他限制233

一、当然许可233

二、国家征用233

三、“贸易惯例”限制233

第十章 专利权的利用235

第一节 专利的实施235

第二节 专利权的转让236

一、专利权转让的概念236

二、专利权转让合同237

第三节 专利的实施许可240

一、专利实施许可240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241

第四节 专利的其他利用形式246

一、专利资本化246

二、作为财产保全对象248

三、专利评估交易249

第十一章 专利侵权及其法律责任255

第一节 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255

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概念、意义及其确定原则255

二、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56

三、我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57

第二节 判断专利侵权的基本方法259

一、判断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基本方法259

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267

第三节 专利侵权行为269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含义与构成要件269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271

三、特殊情形下的专利侵权:将专利产品作为零部件制造或销售是否构成侵权273

第四节 专利侵权的责任274

一、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274

二、违反专利法的行政责任280

三、违反专利法的刑事责任281

第五节 关于专利侵权纠纷的一个案例分析283

一、案件事实与法院判决284

二、简要分析289

第十二章 专利纠纷的解决290

第一节 专利诉讼290

一、专利诉讼的困境与对策290

二、我国专利诉讼的种类与特点291

第二节 专利诉讼中几个特殊问题299

一、对重复授权的处理299

二、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抗辩301

三、诉前临时措施与诉前保全302

四、权利失效制度是否该引入304

五、制止恶意诉讼的制度是否该纳入305

六、诉讼时效305

七、确认不侵权制度306

第三节 专利行政执法307

一、专利行政管理部门307

二、专利行政执法311

第十三章 有关专利的国际公约314

第一节 《巴黎公约》314

一、《巴黎公约》的缔结经过及其特点314

二、《巴黎公约》对成员国工业产权法的共同要求315

三、《巴黎公约》对专利保护的最低要求317

第二节 Trips协议318

一、Trips协议的产生背景与主要内容318

二、协议有关工业品外观设计和专利的规定320

第三节 《专利合作条约》323

一、《专利合作条约》(PCT)概况323

二、《专利合作条约》的主要内容324

三、《专利合作条约》的优越性与局限性329

第四节 其他有关专利的多边性国际公约329

一、《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约》329

二、《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331

三、《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333

第五节 区域性的专利公约335

一、《欧洲专利公约》335

二、《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335

三、非洲有关专利的地区性公约335

主要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