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与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与教学
  • 张家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3081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因特网-应用-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与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教育技术1

一、泛论教育技术1

(一)新技术的出现1

(二)技术的教育利用2

二、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回顾3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4

(二)教育技术在我国重获发展5

(三)20世纪末教育技术的长足发展12

(四)教育技术将为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8

三、有关现代教育观念的一个早期实验21

(一)假说的形成21

(二)假说的验证22

(三)事实验证下的统计分析25

(四)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26

四、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27

(一)人们已有一些应用技术改善教学的经验27

(二)网络用于教学的实验28

本章小结30

第二章 教学的技术性资源31

一、人间的通讯技术32

(一)即时表达33

(二)延时表达35

二、知识的播放技术36

(一)传统工具与视听技术37

(二)数字技术利用38

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技术39

(一)知识获取技术39

(二)学校常用的知识加工、处理技术42

(三)知识表达和存储技术46

(一)INTERNET与INTRANET49

四、网络49

(二)INTRANET上的INTERNET(虚拟Internet)54

五、实验室及其他环境58

(一)理、化、生实验室环境的改善58

(二)周边可利用的教育技术环境及其他60

六、实例解析61

本章小结64

第三章 教学的智慧性资源65

一、学生、教师与家长66

(一)教师的责任66

(二)学生的责任70

(三)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其他人71

二、学习与发展71

(一)人类的认识已有飞跃性的进展72

(二)“基本”、“基础”二词容括范围的变化72

(一)教师的职业与道德74

三、道德与观念74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观念76

本章小结80

第四章 教学的知识性资源81

一、读书与听讲83

(一)听讲83

(二)读书84

二、知识的海洋86

(一)通用的知识资源86

(二)关注知识资源的汇集87

三、知识的重新组织——利用主题知识网站89

(一)有关主题知识网站的思考90

(二)主题知识网站的设计95

(三)主题知识网站的建造98

(四)主题知识网站的意义与前途100

四、实例解析103

本章小结107

第五章 教学过程的设计108

一、教学设计108

(一)教学的目标与期望108

(二)对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资源的分析111

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阶段教学设计115

(一)阶段教学设计115

(二)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118

三、涉及教学过程改善的一些原则120

(一)原则出自于21世纪的需求120

(二)八条可参照原则121

四、关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129

(一)信患技术课程的位置129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132

五、实例解析135

本章小结138

第六章 教学过程的评价139

一、评价的意义与目的139

(一)教育评价的意义139

(二)评价的目的和功能143

二、价值观念与价值体现145

(一)哲学性的思考146

(二)曾经有过的一些教育评价148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50

(一)评价的两个关注点150

(二)评价前的准备152

(三)方案设计、实施中最紧要的事情154

四、具体的教学评价方法159

(一)值得重视的三种教学评价方法159

(二)学习者的自我评鉴162

本章小结164

(一)主题探究165

第七章 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单元教学实践165

一、主题单元与知识的重新组织165

(二)知识重组168

(三)问题生成170

二、学生学习发展空间172

(一)头脑中知识结构的“重组”172

(二)学会利用先进技术来学习174

本章小结177

附录:教学案例178

一、展示性教学案例180

(一)“统计的初步知识”设计思路(北京安贞里第二小学 张绍郡)180

(二)“春节”教案(杭州市天地小学 沈颉)181

(三)“回收废电池”阶段教学小结(北京三里河第三小学 杨少鸣)184

二、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人脑的功能188

(一)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北京人大附中 翁豪英)188

(一)成语教学案例和总结(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谷艳罗晓林)192

三、主题单元教学案例192

(二)“走近鲁迅”主题知识网站与其教学案例(北京人大附中 张璇)197

(三)“走近老舍”教学设计(北京东四九条小学 李丽嘉等)204

(四)美术主题网站简介及国画部分阶段教学设计(天津同望小学 刘青)207

(五)小学语文第四册动物童话主题教学及其网站简介(北京东四九条小学 原茵)213

(六)关于“国旗在我心中”主题资源库的简要说明(北京东四九条小学 赵雯彦)218

四、为知识重组而设计、制作主题知识网站案例221

(一)“研究性学习”主题知识网站建设的构想(重庆市开县中学 赵永清 吴智勇)221

(二)“抗日战争”主题教学网站设计说明(北京东四九条小学 李北方)225

(三)“人类文明的脚步”主题教学(北京安贞里第二小学高 凯)228

五、实验学校或子课题学校写的相关文章231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过程的研究(北京东四九条小学 时淑英)231

(二)尝试网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北京三里河第三小学)242

(三)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天津同望小学)248

(四)利用网络功能实现少先队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北京安贞里第二小学李歆)251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