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教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慎涛,杨遇青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9067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佛教-宗教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佛教文学的界定1
第二节 中国佛教文学学科建设的反思4
一、学科意识不强4
二、学科队伍不专业5
三、佛教文学史的编写匮乏6
第一章 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8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8
一、佛教产生的背景9
二、释迦牟尼的生平10
第二节 佛教初传及各宗概况13
一、佛教初传中国13
二、佛教各宗概况15
第三节 佛教基本教义与常识18
第二章 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上)26
第一节 佛教文学的滥觞——佛经之翻译26
一、翻译事业的开始26
二、佛典翻译的代表及译文风格28
第二节 佛经的文学传统31
一、佛经中的偈颂31
二、佛经中的故事36
三、佛经中的寓言39
第三节 佛经的文学手法41
一、特殊句式的开展42
二、译文的修辞手法44
第四节 佛经文学的主题51
第三章 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下)55
第一节 六朝僧人之诗55
一、诗僧与僧诗55
二、僧人与诗歌57
第二节 六朝文人与佛教62
一、佛教与文学集团62
二、谢灵运与佛教67
第三节 佛经对六朝小说的影响73
一、对小说内容的影响73
二、对小说内涵的影响76
第四章 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上)84
第一节 诗禅观84
一、不立文字85
二、不离文字88
三、诗为佛事93
第二节 诗禅互涉95
一、以诗入禅95
二、以禅入诗99
三、禅诗的境界101
第三节 文人与佛教102
一、诗文之因缘103
二、人格、知识之欣赏105
三、人生之解脱107
四、人生之调剂109
五、山林之好109
第五章 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中)111
第一节 唐宋禅门中的偈颂文学111
一、禅门偈颂文学概况111
二、船子和尚《拨棹歌》113
第二节 唐宋僧诗创作123
一、唐宋诗僧概况123
二、寒山子及其诗129
三、道潜及其诗风132
第三节 宋词与佛禅137
一、词与佛禅的结合137
二、佛禅词萌芽阶段139
三、佛禅词发展阶段141
四、佛禅词繁荣阶段147
第六章 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下)150
第一节 王维的佛禅因缘及禅诗创作150
一、王维与佛禅150
二、王维的禅诗151
三、王维绘画思想与佛禅156
第二节 温庭筠与佛禅157
一、温庭筠与菏泽宗密157
二、温庭筠对其他禅思想的接受和诠释161
第三节 苏轼与佛禅166
一、苏轼的佛禅因缘166
二、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佛禅168
第七章 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上)171
第一节 元明之际的僧诗创作171
一、清珙的山居诗和梵琦的净土诗171
二、笑隐大的诗歌创作177
三、全室宗泐和蒲室来复180
四、独庵道衍与明初僧诗创作186
第二节 明末清初诸高僧的文学思想与创作191
一、紫柏真可和藕益智旭的文字禅191
二、憨山德清与雪浪洪恩的诗学与创作199
第八章 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下)210
第一节 明清文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思想210
一、李贽“童心说”的佛学底蕴211
二、袁宏道“性灵”说的宗教隐喻216
三、佛教义学对钱谦益文学思想的影响223
第二节 佛教思想对明清小说的影响229
一、《西游记》艺术形象的宗教寓言230
二、《红楼梦》的色空主题与梦幻结构236
第九章 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244
第一节 敬安与曼殊的诗歌创作244
一、敬安寄禅的诗245
二、苏曼殊诗里情与禅252
第二节 佛教与现当代作家258
一、现代作家的佛教因缘258
二、王国维《浣溪沙》的佛意阐释263
第三节 《无间道》的佛学意蕴267
一、《无间道》中的主题:人生为苦267
二、《无间道》中的痛苦:求不得苦269
三、《无间道》中的苦因:耽迷色相270
主要参考文献272
后记274
热门推荐
- 922348.html
- 2326586.html
- 2005439.html
- 1023246.html
- 3612913.html
- 2073639.html
- 2616357.html
- 3599661.html
- 2288852.html
- 311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1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7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3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9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8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