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傅喜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0938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古建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國古代建築概說1
二 穿逗式木構架示意圖9
三 密梁平頂式木構架示意圖9
中國古代建築概說9
一 柱梁式木構架示意圖9
四 五臺縣佛光寺東大殿正立面圖10
五 屋頂形式示意圖10
六 五臺縣南禪寺大殿翼角構造示意圖11
七 唐代殿堂型木構架分解示意圖(以五臺縣佛光寺東大殿為例)12
八 明、清殿堂型木構架分解示意圖(以北京太廟戟門為例)12
九 室内隔斷裝修示意圖13
一一 室内圓光罩裝修示意圖14
一○ 室内落地罩裝修示意圖14
一二 院落組合示意圖16
一三 唐長安城平面圖17
一四 明、清北京城平面圖18
一五 北京紫禁城總平面分析圖21
一六 北京北海總平面分析圖26
一七 北京頤和園萬壽山部分軸綫圖27
陝西岐山鳳雛西周建築遺址初探33
陝西岐山鳳雛西周建築遺址初探34
一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组建築基址平面圖34
二 商代建築平面舉例35
三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復原圖(方案Ⅰ)36
四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前堂屋頂構架兩種可能的形式37
五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室、廡構架三種可能的形式37
六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鳥瞰復原圖(方案Ⅱ)39
七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復原圖(方案Ⅰ)41
八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復原鳥瞰圖(方案Ⅱ)41
九 岐山縣鳳雛村西周甲組建築基址木構架仰視復原圖(方案Ⅰ)42
陝西扶風召陳西周建築遺址初探46
一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8建築基址復原圖47
陝西扶風召陳西周建築遗址初探47
二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8建築基址屋頂構架復原圖48
三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3建築基址屋頂構架復原圖之一(四阿顶)49
四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3建築基址屋頂構架復原圖之二(歇山頂)49
五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3建築基址復原圖之一(四阿頂)50
六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3建築基址復原圖之二(上層圓顶)51
七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F5建築基址復原圖52
八 西周青銅器上所表現的建築做法示意圖54
九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建築遗址各建築外觀示意圖56
一○ 古代各地民居兩坡屋頂用順水(斜梁)示意圖59
一一 扶風縣召陳村西周建築遺址出上各類瓦件示意圖61
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及其所反映出的陵園規制64
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及其所反映出的陵園規制65
一 據所注尺寸按比例繪製的兆域圖65
二 據所注尺寸加牆厚後按比例繪製的兆域圖67
三 輝縣趙固村戰國墓出土銅鑑上的建築圖(摹本)68
四 平山縣中山王響墓(M1)臺榭層數和堂的形制推測圖69
五 平山縣中山王(?)墓(M1)和哀后墓(M2)發掘前的外貌圖70
六 陛的幾種形式的示意圖71
七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銅桮上的建築圖像(摹本)72
八 平山縣中山國墓出土青銅構件上的榫卯示意圖73
九 戰國至漢代斗栱形象示意圖74
一○ 平山縣中山王陵園全景想像復原圖之一75
一一 平山縣中山王陵園全景想像復原圖之二75
一二 平山縣中山王(?)墓(M1)王堂剖面想像復原圖76
一三 平山縣中山王(?)墓(M1)王堂立面想像復原圖76
一四 商、周墓上建堂示意圖79
戰國銅器上的建築圖像研究82
戰國銅器上的建築圖像研究83
一 故宫博物院藏戰國採桑獵鈁上的建築圖像(摹本)83
三 故宮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館藏戰國嵌錯銅壺上的建築圖像(摹本)84
二 日本學者所繪的戰國宴樂射獵紋銅壺上的建築圖像(摹本)84
五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燕樂紋橢桮上的建築圖像—2(摹本)86
六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燕樂紋橢桮上的建築圖像—3(摹本)86
四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燕樂紋橢桮上的建築圖像—1(摹本)86
七 鎮江市東周墓出土刻畫紋銅盤上的建築圖像(摹本)87
八 鎮江市東周墓出土刻畫紋銅鑑上的建築圖像—1(摹本)88
九 鎮江市東周墓出土刻畫紋銅鑑上的建築圖像—2(摹本)88
一○ 輝縣趟固村戰國墓出上銅鑑上的建築圖像(摹本)89
一一 長治市分水嶺戰國墓出土銅(?)殘片上的建築圖像(摹本)91
一二 六合縣東周墓出土銅(?)殘片上的建築圖像(摹本)91
一三 故宫博物院藏戰國刻畫紋銅器殘片上的建築圖像—1(摹本)91
一五 故宫博物院藏戰國刻畫紋銅器殘片上的建築圖像—2(摹本)92
一四 故宫博物院藏戰國刻畫紋銅器殘片上的建築圖像—1(補全後的摹本)92
一六 西安市漢未央宫四號建築遺址平面圖93
一七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燕樂紋橢桮建築圖像—1原狀推測示意圖95
一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燕樂紋橢桮建築圖像—3及鎮江市東周墓出土刻畫紋銅盤上的建築圖像—2復原推測示意圖95
一九 戰國銅器上的建築圖像中相同的屋頂形式—197
二○ 戰國銅器上的建築圖像中相同的屋頂形式—297
二一 易縣燕下都出土戰國闕形銅飾件98
二二 咸陽市秦咸陽宮一號建築遺址平面圖100
二三 輝縣趙固村戰國墓出土銅鑑上的臺榭復原推测示意圖101
麥積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築103
一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全景示意圖103
麥積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築103
二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東崖各窟廊建築和雕刻復原示意圖104
三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28窟外景示意圖105
四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28窟實測圖105
五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30窟實測圖106
六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1窟實測圖106
七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43窟外景示意圖107
八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43窟實測圖109
九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49窟外景示意圖110
一○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49窟實測圖110
一二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005窟外景示意圖111
一一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49窟原狀示意圖111
一三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平面圖112
一五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窟廊西端柱頂結構示意圖113
一四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剖面圖113
一六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立面圖114
一七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第七龛内景和細部示意圖115
一八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5窟實測圖115
一九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15窟内景示意圖117
二○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127窟内景示意圖117
二一 天水市麥積山141窟内景示意圖118
二二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27窟内景示意圖118
二三 天山市麥積山石窟140窟西壁北魏繪庭院圖(摹本)119
二四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27窟窟頂北周繪城樓圖(摹本)121
二五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平棊北周繪住宅圖(摹本)122
二六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窟廊平棊北周繪城門圖(摹本)123
二七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3窟實測圖125
二八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3窟原狀示意圖126
二九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所表現的佛殿構造想像圖126
三○ 鞏縣石窟003窟中心柱所雕佛帳示意圖127
三一 南北朝至唐柱與闌額的三種連接方式示意圖129
三三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15窟實測圖130
三二 宋代後用檐額的建築實例圖130
三四 漢至唐叉手演變實例圖132
三五 漢以後束竹柱實例圖133
中國早期佛教建築布局演變及殿内像設的布置136
中國早期佛教建築布局演變及殿内像設的布置138
一 日本飛烏、奈良時期佛寺布局演變示意圖138
二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005窟立面復原圖138
三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004窟剖面圖140
四 五臺縣南禪寺大殿剖面圖中所表現出的視綫設計141
五 五臺縣佛光寺東大殿剖面圖中所表現出的視綫設計141
六 應縣佛宫寺釋迦塔剖面圖中所表現出的視綫設計143
七 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剖面圖中所表現出的視綫設計145
日本飛鳥、奈良時期建築中所反映出的中國南北朝、隋、唐建築特點147
一 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149
二 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剖面圖149
日本飛鳥、奈良時期建築中所反映出的中國南北朝、隋、唐建築特點149
三 五臺縣南禪寺大殿剖面圖152
四 薊縣獨樂寺山門剖面圖152
五 五臺縣佛光寺東大殿剖面圖153
六 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剖面圖153
七 應縣佛宫寺釋迦塔立面圖154
八 日本奈良法隆寺五重塔剖面圖155
九 日本奈良法隆寺五重塔156
一○ 日本奈良法起寺三重塔156
一一 日本奈良法起寺三重塔剖面圖157
一二 日本奈良藥師寺東塔剖面圖157
一三 日本奈良海龍王寺五重小塔立面、剖面圖161
一四 日本奈良元興寺極樂坊五重小塔立面、剖面圖161
一五 日本奈良室生寺五重塔立面、剖面圖163
一六 日本奈良室生寺五重塔164
一七 日本奈良興福寺三重塔立面、平面圖166
隋、唐長安、洛陽城規劃手法的探討168
隋、唐長安、洛陽城規劃手法的探討169
一 明、清北京内城以紫禁城為模數示意圖169
二 隋大興—唐長安城内重要區域為宫城之相似形分析圖172
三 隋大興—唐長安城以宫城皇城之廣長為模數分全城為若干區塊分析圖174
四 隋、唐東都洛陽城以大内之廣長為模數分全城為若干區塊分析圖178
五 北魏洛陽城平面復原圖179
六 渤海國上京以宫城之廣及長度之半為模數分居住區為若干區塊示意圖181
七 日本奈良平城京以宫城為模數劃分全城為若干區塊示意圖182
唐長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狀的探討184
一 含元殿平面復原圖188
唐長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狀的探討188
二 含元殿横剖面復原圖(一)189
三 含元殿平面復原圖(方案Ⅰ、方案Ⅱ)190
四 含元殿平面復原圖(方案Ⅲ)190
五 含元殿立面復原圖192
六 宋畫中表現的副階平坐示意圖193
七 含元殿横剖面復原示意圖(二)193
八 西漢明堂及東漢畫像石墓結構圖194
九 南北朝至唐用承重牆實例圖195
一○ 唐斗栱實例圖196
一一 唐初用下昂實例圖197
一二 南北朝至唐單闕及二重闕實例圖200
一三 乾縣唐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三重闕圖(摹本)201
一四 兩閣屋頂形式比較圖202
一五 含元殿附近環境示意圖204
唐長安大明营玄武門及重玄門復原研究207
一 重玄門平面復原圖208
唐長安大明宫玄武門及重玄門復原研究208
三 重玄門立面復原圖209
二 重玄門剖面復原圖209
四 南北朝至唐壁畫石刻中木構城門道及門樓實例圖211
五 宋、元繪畫中木構城門道及門樓實例圖212
六 朝鮮平壤高句麗時代羅城城門遺址平面、剖面圖213
七 泰安市岱廟木構城門道214
八 (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城門道構造示意圖215
九 宋代壩閘、橋梁構造示意圖216
一○ 三角形城門道構架示意圖217
一一 兩種排叉柱排列方式示意圖217
一二 兩種城墩外形示意圖218
一三 城樓與城墩的兩種结合形式示意圖220
一四 進深三間的城樓示意圖220
一五 唐長安城門遺址中的慢道遺跡示意圖223
一六 重玄門北面外觀224
一七 玄武門剖面復原圖224
一八 大明宫玄武門及重玄門平面圖226
一九 大明宫玄武門及重玄門復原鳥瞰圖226
唐長安明德門原狀的探討230
唐長安明德門原狀的探討231
一 明德門剖面復原圖231
二 明德門立面復原圖232
三 明德門復原鳥瞰圖233
五臺山佛光寺建築234
一 佛光寺總平面圖235
五臺山佛光寺建築235
二 佛光寺東大殿平面圖236
三 佛光寺東大殿構架分解示意圖237
四 佛光寺東大殿剖面透視圖238
五 佛光寺東大殿剖面圖239
六 佛光寺東大殿正立面圖240
七 廳堂型構架分解示意圖240
八 佛光寺文殊殿構架分解示意圖243
九 佛光寺祖師塔外景244
唐代隧道型墓的形制構造和所反映出的地上宫室245
唐代隧道型墓的形制構造和所反映出的地上宫室245
一 唐墓採用天井實例圖245
二 東漢至北朝墓葬採用天井實例圖250
三 乾縣唐懿德太子墓羡道東壁壁畫(摹本)252
四 乾縣唐懿德太子墓羡道北壁城樓圖(摹本)253
五 乾縣唐懿德太子墓及第一過洞南壁壁畫結合起來表示的宫前廣場圖(摹本)254
六 乾縣唐懿德太子墓剖面透視圖255
七 唐及日本奈良時代建築採用平闇、峻脚椽實例圖255
八 乾縣唐懿德太子墓所表示的地上宫殿與唐東宫比較圖257
九 (宋)吕大防刻《唐長安城圖》中的東宫示意圖258
一○ 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壁畫260
一一 乾縣唐永泰公主墓與長安縣唐韋泂墓所反映的地上府邸平面示意圖260
一二 長安縣唐韋泂墓第一過洞南壁所畫二重門屋示意圖261
北京法源寺的建築264
北京法源寺的建築267
一 唐景福年間重修的憫忠寺想像復原圖267
福建的幾座宋代建築及其與日本鎌倉“大佛樣”建築的關係268
一 福州市華林寺大殿平面圖269
福建的幾座宋代建築及其與日本鎌倉“大佛樣”建築的關係269
二 福州市華林寺大殿横剖面圖270
三 福州市華林寺大殿前檐斗栱梁架構造圖271
四 福州市華林寺大殿後檐及山面斗栱梁架構造圖271
五 福州市華林寺大殿山面及轉角斗栱梁架構造圖272
六 莆田縣玄妙觀三清殿斗栱梁架構造圖273
七 福建宋代建築中表現出的地區特殊手法示意圖273
八 莆田縣玄妙觀三清殿横剖面圖274
九 泰寧縣甘露庵宋代建築結構圖274
一○ 日本大佛樣建築實例圖276
一一 (宋)《營造法式》中廳堂型構架圖277
一二 中國福建宋代建築與日本大佛樣建築細部比較圖278
山西省繁峙縣巖山寺南殿金代壁畫中所繪建築的初步分析282
山西省繁峙縣巖山寺南殿金代壁畫中所繪建築的初步分析282
一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外景282
二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仰視平面圖283
三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内景284
四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東壁南側壁畫(摹本)286
五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東壁南側壁畫287
六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東壁南側聖母之殿圖(摹本)287
七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東壁北側壁畫(摹本)288
九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東梢間北壁寺塔圖289
八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東梢間北壁敵樓、白露屋圖(摹本)289
一○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西次間北壁樓臺圖290
一一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西壁南側壁畫291
一二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西壁壁畫(摹本)291
一三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西壁烏頭門圖(摹本)293
一四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西壁佛傳圖所繪宫殿平面示意圖295
一五 金中都宫城平面示意圖295
一六 北宋汴梁宫城主要部分平面示意圖296
一七 元大都宫殿主要部分平面示意圖297
一九 遼寧省博物館藏北宋銅鐘上的汴梁宣德門圖(摹本)300
一八 (宋)趙佶《瑞鶴圖》中的汴梁宣德門屋頂(摹本)300
二○ 北宋《武經總要》中的敵樓圖302
二一 北宋《武經總要》中的垂鐘板圖303
二二 繁峙縣巖山寺南殿西壁上的金大定七年題記308
《靜江府修築城池圖》簡析314
《靜江府修築城池圖》簡析315
一 靜江府修築城池圖(摹本)315
二 南門甕城重城和江中的南月城(摹本)316
三 北城外鎮嶺門的甕城、萬人敵、羊馬牆及拖板橋(摹本)316
四 西城券洞式城門、護門牆、羊馬牆、團樓、硬樓、拖板橋(摹本)317
五 西門外萬人敵、月城、拖板橋(摹本)318
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復原研究326
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復原研究331
一 元、明建築柱高比例實例圖331
二 崇天門平面復原圖343
三 崇天門立面復原圖343
四 崇天門剖面復原圖344
五 崇天門西闕樓、西垛樓及西廡東立面復原圖344
七 崇天門西垛樓、西廡及西闕樓西立面復原圖345
八 東華門、西華門立面復原圖345
九 東華門、西華門剖面復原圖345
六 崇天門西闕樓南立面復原圖345
一○ 大明殿及柱廊、寢室、東西夾、香閣、文思殿、紫檀殿平面復原圖346
一一 大明殿正立面復原圖347
一二 大明殿側立面復原圖347
一三 大明殿後寢殿正立面復原圖347
一四 大明殿後寢殿側立面復原圖348
一五 大明殿建築羣總平面復原圖348
一六 大明殿建築羣復原鳥瞰圖348
一七 大明門平面、立面復原圖349
一八 大明殿東西廡鳳儀門、麟瑞門平面、立面、側面復原圖349
一九 大明門左日精門等平面、立面、側面復原圖350
二○ 大明殿東西廡上文樓、武樓平面、立面、側面復原圖350
二二 大明殿殿庭角樓及週廡復原圖351
二一 大明殿後寶雲殿平面、立面復原圖351
二三 延春閣建築羣復原鳥瞰圖352
二四 延春閣正立面復原圖352
二五 延春閣後寢殿、延春門等立面、剖面復原圖353
關於明代宫殿壇廟等大建築羣總體規劃手法的初步探討357
關於明代宫殿壇廟等大建築羣總體規劃手法的初步探討360
一 北京城平面圖360
二 北京紫禁城宫殿前三殿後兩宫平面圖361
三 北京明建寺廟正殿置於主庭院中心實例圖362
四 北京紫禁城宫殿總平面圖363
五 北京明、清太廟總平面圖367
六 北京明、清社稷壇總平面圖367
七 《洪武京城圖志》中南京大祀壇圖(摹本)369
八 明嘉靖三十二年增建南外城後的天壇總平面圖369
九 《大明會典》中的永樂十八年建北京天地壇圖(摹本)370
一○ 《大明會典》中的嘉靖建圜丘圖(摹本)371
一一 明永樂時創建的天地壇總平面圖373
一二 明嘉靖九年增建圜丘後的天壇圖374
一三 明嘉靖二十四年建大享殿平面圖375
一四 明嘉靖建大享殿後的天壇總平面圖376
北京古代建築概述379
一 北京城歷史發展略圖380
北京古代建築概述380
二 元大都和義門甕城遗址381
三 元大都和義門甕城復原圖381
四 後英房元代建築遺址383
五 後英房元代建築復原圖383
七 清乾隆時的北京城平面圖385
六 公元20世紀初的西直門及甕城385
八 北京城中軸綫部分模型386
九 公元19世紀末的大清門、千步廊、棋盤街386
一○ 北京傳統商店外觀389
一一 公元19世紀末的正陽門大街及五牌樓390
一三 明、清故宫中軸綫上主要建築平面圖393
一二 明、清故宫總平面圖393
一四 天壇總平面圖401
一五 公元1889年被焚前的天壇祈年殿401
一六 公元1860年被焚後的清漪園廢墟405
一七 颐和園萬壽山部分平面圖406
一八 北海總平面圖411
一九 長春園西洋樓殘跡414
二○ 宫門口魯迅先生故居平面圖416
二一 北京中型以上四合院示意圖416
二二 半畝園入口418
二三 半畝園山池亭館418
二四 妙應寺總平面圖423
二五 碧雲寺總平面圖423
二六 雍和宫總平面圖426
二七 白雲觀總平面圖433
二八 明長陵總平面圖435
一代宗師 垂範後學——學習《梁思成文集》的體會437
博大精深 高山仰止——學習《劉敦楨文集》的體會440
[附錄一] 麟德殿復原的初步研究 劉致平 傅熹年443
一 麟德殿復原鳥瞰圖449
[附錄一] 麟德殿復原的初步研究449
二 麟德殿二層平面復原圖449
四 麟德殿正立面復原圖450
三 麟德殿一層平面復原圖450
五 麟德殿側立面復原圖450
六 麟德殿横剖面復原圖451
七 麟德殿縱剖面復原圖451
八 麟德殿復原鳥瞰圖(方案Ⅱ)454
九 麟德殿一層平面復原圖(方案Ⅱ)455
一○ 麟德殿横剖面復原圖(方案Ⅱ)455
一一 麟德殿正立面復原圖(方案Ⅱ)456
一二 麟德殿側立面復原圖(方案Ⅱ)456
[附錄二] 記顧鐵符先生復原的馬王堆三號墓帛書中的小城圖462
[附錄二] 記顧鐵符先生復原的馬王堆三號墓帛書中的小城圖463
一 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中的小城復原圖(摹本)463
二 帛書殘片①②③(摹本)464
三 帛書殘片④⑤⑥⑦(摹本)464
六 帛書殘片(11)(12)(摹本)465
五 帛書殘片⑩(摹本)465
七 帛書殘片(13)(14)(摹本)465
四 帛書殘片⑧⑨(摹本)465
一○ 帛書殘片(18)(19)(摹本)466
九 帛書殘片(16)(17)(摹本)466
一一 帛書殘片(20)(21)(22)(摹本)466
八 帛書殘片(15)(摹本)466
一三 帛書殘片(24)(25)(26)(摹本)467
一四 帛書殘片(27)(摹本)467
一二 帛書殘片(23)(摹本)467
後記471
热门推荐
- 1249204.html
- 1419920.html
- 3280373.html
- 215824.html
- 3869240.html
- 1795199.html
- 487465.html
- 3716124.html
- 2703536.html
- 721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2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0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6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1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