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逝者如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逝者如斯
  • 王觉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4190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逝者如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童年(1923—1931)1

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1

母爱5

夜黑风寒9

“跑反”17

青梅竹马27

赶集32

夏日傍晚36

秋天的田野39

愧疚42

“天门会”农民起义45

山花51

告别故乡54

二、进入城市(1931—1937)59

1、河南郑州(1931—1935)59

初到郑州59

小学生活61

父亲的报馆64

邻居65

童年的友谊67

离开郑州68

2、安徽太平县(1935—1936)69

转向南方69

学习成绩下降72

3、开封一年(1936—1937)74

第一次离家74

开封黎明中学76

开封风光77

三、抗日战争早期(1938—1944)80

1、辗转皖、豫、湘、桂之间(1938—1939)80

抗日战争爆发80

开始流亡82

南阳赊旗镇85

此地不可久留87

离开赊旗镇89

在湖南衡阳的一场重病92

中秋夜日寇飞机的轰炸93

“桂林山水”98

2、再到皖南(1939—1943)100

周家山100

徽州中学102

小镇隆阜108

徽中的同窗112

日寇飞机对徽中的轰炸113

中学毕业,告别隆阜115

3、万里西行·重庆·江津(1943—1944)117

启程(从安徽祁门到江西波阳)117

几次险情(从波阳、株州到桂林)122

西南行(桂林、贵阳、重庆)128

雾都重庆134

大学先修班134

·噩耗传来137

战区学生寄宿舍142

四、重庆中央大学(1944—1946)144

柏溪分校144

老师们的风采146

自由掩盖下的苦闷151

日寇投降,抗战胜利153

重庆沙坪坝155

万花筒·抗日战争时的重庆158

中大学生运动的兴起160

“一·二五运动”164

“一·二五”运动的余波173

“复员”回南京176

五、南京中央大学(1946—1949)179

回到隆阜179

家庭破碎·枝断根枯181

教授专家荟萃183

抗暴示威·学生运动再起190

“五·二○”运动的前奏193

“五·二○”游行示威200

学校内政治分化的加深207

助学运动212

一次偶然事件·骨折217

政治风雨中的个人感情219

另一件个人感情的不幸225

林县同乡227

叛徒228

大学毕业前后230

留在中央大学任教234

参加组织237

护校与应变239

“四·一”惨案·南京解放243

六、解放初期(1949—1955)247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247

新气象249

入党手续问题252

社会政治运动253

学习苏联255

家庭团聚258

年轻的朋友261

参加土地改革263

江心洲血案267

三反、五反、思想改造270

院系调整275

教学改革·师资队伍277

斯大林逝世282

政治学习282

·肃反运动284

青年教师的思想斗争290

欧阳翥教授的自尽292

一次特殊审查295

我的教学科研工作297

七、大起大落、波翻浪滚的年代(1956—1958)300

1956年的重要意义300

知识分子的春天301

初到北京304

新来的党员教师305

问题和思考309

大鸣大放313

“政治民主是学术繁荣的前提条件”318

“钓鱼”、“引蛇出洞”322

反右派斗争331

不祥征兆335

如堕深渊341

几个被打成右派的朋友347

八、大跃进347

“大跃进”361

·人民公社(1958—1965)361

大炼钢铁365

人民公社370

下乡劳动和整社376

结婚成家389

庐山会议前后391

学术出差397

又一次打击401

严寒中的几丝暖流406

两次进京410

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的工作415

风声日紧418

海安社教运动(上)419

海安社教运动(下)428

山雨欲来432

九、“文化大革命”(上)(1966—1971)437

《海瑞罢官》437

《二月提纲》的发表439

“文革”之火烧到南大442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442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445

“臭老九”的悲惨遭遇453

破“四旧”抓“黑帮”459

极端个人崇拜464

夺权467

造反派之间的武斗和社会混乱471

抓叛徒471

·刘少奇冤案476

工、军宣队进驻南大476

·清理阶级队伍481

校外劳动481

·长江大桥481

·城西湖486

“二月逆流”和“杨、余、傅事件”492

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天下495

中共九大498

溧阳劳动501

“深挖5·16”505

林彪“一号手令”505

·南大全体人员到溧阳510

从溧阳返回南京校本部513

十、“文化大革命”(下)(1971—1976)517

秉性难移517

恢复招生521

“开门办学”525

“批林批孔”527

“评法批儒”的试点530

周恩来逝世·1976年初春的斗争537

“四·五运动”540

天怒人怨540

·唐山大地震545

毛泽东去世545

·一个时代的结束547

后记:秋天里的春天5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