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心理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心理学概论
  • 李景春,李玉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846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人文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心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本性1

2.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创立2

3.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起步4

第1章 社会心理发展论7

1.1 自然实体向社会实体的转变7

1.1.1 心理的生物性与文化性8

1.1.2 社会心理发展的动力10

1.1.3 社会教化与自我内化14

1.2 社会化过程与社会心理发展阶段15

1.2.1 心理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15

1.2.2 社会化的类型与发展阶段17

1.2.3 老年人的再历社会化问题23

1.3 社会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27

1.3.1 遗传生理因素28

1.3.2 自然环境因素29

1.3.3 社会生活因素30

1.3.4 主体活动因素32

1.3.5 内在心理因素34

第2章 社会认知心理论36

2.1 社会认知及其心理特征36

2.1.1 社会认知的一般特征36

2.1.2 察言观色测人心39

2.1.3 社会认知心理效应43

2.2 社会印象心理45

2.2.1 社会认知与印象45

2.2.2 社会印象的形成47

2.2.3 社会印象的整饰49

2.3 自我认知心理51

2.3.1 自我认知的结构52

2.3.2 自我认知的发展56

2.3.3 自我认知的盲区58

第3章 社会体验心理论63

3.1 社会情绪心理63

3.1.1 社会生活中的情绪反应64

3.1.2 社会转型期民心的情绪化特征66

3.1.3 民心情绪化问题的成因与调适68

3.2 社会情感心理73

3.3 社会情操心理76

3.4 社会心理的异常体验78

3.4.1 社会压力心理78

3.4.2 社会挫折心理80

3.4.3 社会应对心理83

第4章 社会态度心理论86

4.1 态度心理及其结构86

4.1.1 态度心理结构86

4.1.2 态度心理量度88

4.1.3 态度心理效能89

4.2 社会态度的形成91

4.2.1 态度形成的诱因91

4.2.2 态度形成的过程92

4.3 社会态度的改变93

4.3.1 态度改变的维度93

4.3.2 态度改变的理论95

4.3.3 改变态度的方法96

第5章 社会角色心理论99

5.1 角色与角色心理99

5.1.1 社会大舞台与人生角色99

5.1.2 角色集与角色丛102

5.1.3 角色过程的法则104

5.2 性别角色心理108

5.2.1 性别角色心理的形成108

5.2.2 性别角色的主要理论111

5.2.3 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113

5.3 职业角色心理115

5.3.1 职业角色心理及其制约因素115

5.3.2 职业角色疲劳与职业倦怠117

5.3.3 失业者的职业角色心理120

第6章 社会人格心理论123

6.1 人格心理结构及其特性123

6.1.1 人格的心理结构124

6.1.2 认知、行为、道德与人格127

6.1.3 人格的心理特质130

6.2 人格心理研究的主要理论135

6.2.1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135

6.2.2 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138

6.2.3 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140

6.3 人格心理健康与人格障碍143

6.3.1 人格心理健康标准143

6.3.2 人格心理障碍147

6.3.3 人格测量与评价152

第7章 社会行为心理论154

7.1 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制约系统155

7.1.1 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155

7.1.2 社会行为的制约系统159

7.1.3 社会行为的基本模式161

7.2 社会行为类型的心理分析164

7.2.1 利他行为165

7.2.2 侵犯行为169

7.2.3 从众行为172

7.3 社会行为心理的共生效应173

7.3.1 模仿与暗示174

7.3.2 舆论与流言176

7.3.3 流行与时尚179

第8章 社会群体心理论182

8.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182

8.1.1 社会人及其群化182

8.1.2 社会群体的类型183

8.1.3 非正式群体现象184

8.2 社会群体心理的动力功能186

8.2.1 生活空间与群体动力场187

8.2.2 社会助长与惰化的机制188

8.2.3 群体规范及其约束模式189

8.3 群体心理的绩效研究191

8.3.1 群体士气与凝聚力191

8.3.2 群体的竞争与合作192

8.3.3 群体的思维与决策194

第9章 社会交往心理论197

9.1 社会交往的心理诉求197

9.1.1 人际需求197

9.1.2 社会渗透199

9.1.3 自我暴露201

9.2 社会交往的一般过程203

9.2.1 人际沟通方式203

9.2.2 人际吸引规律204

9.2.3 人际互动反应207

9.3 人际关系的定位与功能209

9.3.1 人际关系生成的基因定位209

9.3.2 人际关系建立的基本原则211

9.3.3 人际关系网链的主要功能213

第10章 社会变革心理论216

10.1 社会变革对社会心理的影响216

10.1.1 社会转型期心理特征216

10.1.2 社会改革心理承受力219

10.1.3 社会变革与心理健康220

10.2 市场机制下的经济心理223

10.2.1 证券投资心理223

10.2.2 家庭经济心理226

10.2.3 个体消费心理228

10.2.4 行政腐败心理231

10.3 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心理233

10.3.1 转型期文化心理的嬗变233

10.3.2 民族心理结构及其素质237

10.3.3 社会心理和谐及其构建241

本书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