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耀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063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运动生理-生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运动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1
二、运动生理学简史1
三、生命的基本特征2
四、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3
第一章 骨骼肌收缩5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5
一、肌原纤维和肌节5
二、肌管系统7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电活动8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8
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9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10
四、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10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12
一、兴奋-收缩耦联12
二、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13
三、肌纤维收缩后的舒张13
第四节 肌肉的特性14
一、物理特性14
二、生理特性14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16
一、单收缩和强直收缩16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17
三、肌肉收缩的形式19
四、运动单位及其动员20
第六节 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21
一、肌纤维的分类21
二、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训练23
三、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24
第二章 血液27
第一节 概述27
一、血液与内环境27
二、血液的基本成分28
三、血量29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30
五、血液的机能32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32
一、红细胞生理32
二、白细胞生理35
三、血小板生理37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38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38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39
第三章 循环40
第一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40
一、兴奋性40
二、自动节律性42
三、传导性42
四、收缩性42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43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43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44
三、心输出量46
四、心音48
五、体表心电图49
六、心脏泵功能的储备50
第三节 血管生理52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52
二、动脉血压53
三、动脉脉搏55
四、静脉血压与血流特征55
五、微循环57
六、组织液的生成59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60
一、神经调节61
二、体液调节64
第五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5
一、心血管活动在一次运动过程中的反应65
二、心血管功能对长期运动的适应66
第四章 呼吸68
第一节 肺通气和肺换气68
一、肺通气68
二、肺换气73
第二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74
一、氧的运输74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77
三、呼吸与酸碱平衡78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78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中枢78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79
第四节 运动中的氧供应80
一、需氧量80
二、摄氧量81
三、氧债82
第五节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83
一、一次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83
二、运动中合理的呼吸方法83
第五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85
第一节 能量代谢85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85
二、基础代谢87
三、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87
第二节 体温调节90
一、体温的生理波动90
二、产热和散热过程90
三、体温的调节机理91
四、运动过程中体温的变化与调节91
第六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93
第一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血液循环特征93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93
二、肾的神经支配95
三、肾血液循环的特征95
第二节 肾脏的泌尿的功能96
一、尿生成的过程96
二、尿的理化性质和尿量99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101
一、肾脏在水平衡中的作用101
二、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01
第七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104
第一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104
一、感觉、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04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04
第二节 视觉器官105
一、眼球的大体结构105
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106
三、眼的感光功能108
四、视觉功能109
第三节 位、听觉器官111
一、耳的结构111
二、位觉112
三、听觉114
第四节 本体感受器115
一、肌梭的结构和功能115
二、腱器的结构和功能116
第五节 皮肤感觉116
一、冷觉和温觉116
二、痛觉117
三、触压觉117
第六节 感觉功能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117
一、视觉的作用117
二、听觉的作用118
三、位置觉、本体感觉的作用118
第八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120
第一节 概述120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20
二、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突触121
三、反射124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25
一、感觉传导通路125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126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128
一、运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机制128
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129
三、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130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134
五、小脑的功能135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36
一、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结构特征136
二、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功能137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138
第九章 内分泌139
第一节 概述139
一、激素的分类139
二、激素的作用和特征140
三、激素的释放、运输和代谢142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142
第二节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主要激素144
一、下丘脑144
二、垂体145
三、甲状腺147
四、甲状旁腺148
五、胰岛149
六、肾上腺150
七、性腺152
八、其它激素153
第三节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54
第十章 条件反射学说与运动技能的形成156
第一节 条件反射及其形成156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56
二、条件反射的类型157
三、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157
第二节 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158
一、人的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158
二、人的运动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理159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160
一、泛化阶段161
二、分化阶段161
三、巩固阶段161
四、动作自动化161
第四节 促进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方法162
一、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162
二、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163
三、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163
四、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影响164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65
第一节 力量素质165
一、生理学基础166
二、训练原则167
三、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168
第二节 速度素质169
一、反应速度169
二、动作速度169
三、位移速度169
第三节 有氧耐力170
一、生理学基础170
二、评价的生理学指标171
三、训练171
第四节 无氧耐力172
一、生理学基础172
二、评价173
三、训练173
第五节 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173
一、柔韧素质173
二、灵敏素质173
第十二章 人体机能活动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75
第一节 赛前状态175
一、机能变化的特点175
二、生理机制175
三、分类176
四、影响因素176
第二节 准备活动176
一、作用176
二、生理机理177
三、内容177
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178
一、产生的原因178
二、影响的因素179
三、极点与重新振奋179
第四节 稳定状态180
第五节 运动性疲劳180
一、概念180
二、产生的机理180
三、发生的部位183
四、判断的方法183
第六节 恢复过程183
一、整理活动183
二、睡眠184
三、营养学手段184
四、物理学手段184
五、医学手段184
第十三章 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生理学评定185
第一节 运动强度的生理学评定185
一、心率185
二、运动后血乳酸量188
三、肌酸激酶188
四、乳酸脱氢酶189
第二节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189
一、生理学指标评定训练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189
二、安静状态下评定训练效果的生理学指标191
三、定量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191
四、最大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192
第三节 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学评定193
一、机能状态生理学评定的意义193
二、赛前状态的生理学评定193
三、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193
第四节 运动员科学选材时生理学指标的应用198
一、肌纤维类型百分比的直接测定199
二、肌纤维类型百分比积分肌电图间接测定199
三、综合评定肌纤维类型百分比199
第十四章 特殊环境中的运动训练200
第一节 高温环境200
一、高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200
二、热适应与热习服203
三、高温环境训练的防护206
第二节 低温环境207
一、环境冷强度与影响因素207
二、低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208
三、冷应激和冷习服208
四、冷环境训练的防护209
第三节 高原训练210
一、高原的概念210
二、高原环境的特征210
三、高原的低氧适应211
四、高原训练的方法213
五、高原训练的注意事项214
第四节 水环境215
一、浮力215
二、阻力215
三、压力216
四、水温216
五、屏息与潜水216
第十五章 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217
第一节 运动练习的分类217
一、按肌肉收缩特征分类217
二、按动作结构特征分类217
三、按肌肉工作的相对强度分类218
四、按发展某种身体素质分类218
第二节 田径运动的生理特点219
一、短距离跑219
二、中距离跑220
三、长距离跑221
四、超长距离跑221
五、竞走222
六、跳跃222
七、投掷223
第三节 体操运动的生理特点223
一、项目的特点223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224
三、运动的功能适应225
第四节 球类运动的生理特点225
一、项目的特点225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226
三、运动的功能适应226
第五节 游泳运动的生理特点227
一、项目的特点227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227
三、运动的功能适应228
第六节 武术运动的生理特点228
一、项目的特点228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229
三、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特点229
四、运动的功能适应229
第七节 举重运动的生理特点230
一、项目的特点230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230
三、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特点231
第八节 自行车运动的生理特点231
一、项目的特点231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231
三、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特点232
四、运动的功能适应232
第十六章 体育健身的运动处方234
第一节 运动处方234
第二节 健身运动前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评定235
一、心血管系统机能评定的必要性235
二、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症235
三、终止运动负荷试验的依据236
四、运动负荷试验的注意事项236
第三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236
一、运动强度236
二、运动持续时间237
三、运动项目238
四、运动密度238
五、与运动有关的注意事项238
六、运动效果的评定和运动处方的修订238
计量单位与符号表240
主要参考文献241
名词索引244
热门推荐
- 792387.html
- 2268692.html
- 358890.html
- 2874642.html
- 1729162.html
- 2524624.html
- 1969663.html
- 204281.html
- 3854416.html
- 1122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8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3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4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7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2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9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