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学林,侯伦广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7899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解读1
第一节 毛泽东对公平与效率的超经济探索1
毛泽东对公平与效率的诗意探索1
毛泽东对公平与效率的哲学探索4
毛泽东对公平与效率的伦理探索3
第二节 毛泽东公平与效率观的伦理特征12
公平主体的道德化12
效率价值的伦理化14
公平与效率目标的非功利化16
第三节 实践教育观:毛泽东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核18
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批评19
毛泽东实践教育观的基本内容21
毛泽东实践教育观的误区25
第四节 毛泽东晚年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思想溯源28
适用划分阶级标准的失度28
确定阶级斗争对象的失准31
理解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的失误34
选择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失范37
第五节 毛泽东妙喻的哲学意蕴39
毛泽东妙喻中的唯物论39
毛泽东妙喻中的辩证法41
毛泽东妙喻中的认识论44
毛泽东妙喻中的群众史观45
第六节 “我注六经”:毛泽东对诸葛亮的科学评价47
诸葛亮与毛泽东:两个深受中国人民景仰的民族伟人47
毛泽东对诸葛亮的肯定49
毛泽东对诸葛亮的批评53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渊源58
第一节 列宁“讲求实际”与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8
列宁“讲求实际”的方法59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64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列宁“讲求实际”的发展66
第二节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异68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哲学思想方法上的差异69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认识上的差异72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上的差异76
第三节 周恩来与邓小平思维特征之异同79
周恩来与邓小平思维特征的共同性79
周恩来与邓小平思维特征的差异性86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93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试验纠错法”93
实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93
纠错:“胆子要大,步子要稳”97
辩证:“发展才是硬道理”101
第二节 邓小平真理观的主体分析方法103
“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真理之于主体的价值性103
“走一步,看一步”:探索真理的主体操作方法106
“不争论”:对探求真理的主体素质的分析108
第三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哲学方法114
实事求是方法114
矛盾分析方法117
群众路线方法120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与唯物辩证法125
第一节 邓小平对矛盾分析法的创造性运用125
邓小平对矛盾分析法的准确理解125
邓小平坚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127
邓小平坚持从统一中把握对立132
第二节 破解跨越“卡夫丁峡谷”难题的辩证之路135
肯定:“跨越”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136
否定:落后的现实使“跨越”留下了明显的后遗症138
否定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跨越”后现代化难题的解答141
第三节 邓小平权衡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辩证方法特色144
以发展观权衡公平与效率的缓急145
以矛盾分析法权衡公平与效率的轻重148
以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地位152
第四节 “一与多”的哲学:邓小平创新思维的哲学奥秘156
理论创新思维中的“一与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56
经济创新思维中的“一与多”:市场经济、新的所有制理论与分配理论的提出159
政治创新思维中的“一与多”:建设民主政治的哲学之道164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与社会历史哲学、科学哲学168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领域的公正问题168
解决社会公正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68
实现我国社会领域的高度公正的必要性171
当代我国社会领域的公正问题现状173
造成当今中国社会领域不公正现象严重的原因分析179
实现社会领域内高度公正的基本途径与方法181
第二节 邓小平改革思想对社会主义动力论的发展18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探索及其局限18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科学论述187
邓小平改革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的贡献190
第三节 邓小平的国际化视角194
邓小平形成国际化视角的前提条件194
国际化视角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197
邓小平国际化视角是中国经济应对全球化的战略决策的依据200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哲学20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提出204
我国的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06
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资源209
第五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科学哲学解读215
科学哲学可以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21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217
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222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解读225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与发展22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特质2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践主体论的继承与发展2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践形式论的丰富与发展229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对公平与效率难题的破解233
公平的最大化取向:代表最大多数的根本利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3
效率的最大化取向: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36
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取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38
第三节 全球化视野与“三个代表”240
全球化政治背景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前进方向”240
全球化经济背景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44
全球化文化背景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46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专业社会工作24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24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专业社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组织条件25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专业社会工作强有力的社会功能254
参考文献257
后记261
热门推荐
- 2079248.html
- 2572537.html
- 465223.html
- 986160.html
- 305994.html
- 835283.html
- 49624.html
- 1649802.html
- 620029.html
- 895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3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1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9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1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