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进学校3.0时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治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8623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进学校3.0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进化的动力8
一、学校进化简史8
(一)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诞生9
(二)学校1.0时代11
(三)学校2.0时代13
(四)学校3.0时代14
二、学校概念的博弈18
(一)学校是利益分配的地方18
(二)概念博弈促成学校进化21
(三)学校概念博弈应不忘初心23
三、人类未来的战争与合作始于学校24
(一)学校教育与国家治理具有天然联系24
(二)战争与合作始于教育26
四、学校教育的供给侧改革30
(一)当今我国的供给侧改革30
(二)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31
(三)“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考35
第二章 学习本质的演变40
一、学习天然是快乐的40
(一)孩子天生爱学习42
(二)教育就是与人的天性合作43
二、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46
(一)病灶在学校,病根在社会47
(二)帮助孩子跨越“动机鸿沟”49
三、信息社会带来的认知方式变革50
(一)知识还是力量吗51
(二)新技术和内隐学习天然有缘53
(三)人工智能与人类54
四、直面与人工智能的重新分工55
(一)人机相互学习57
(二)学习内容的革命59
五、群智发展将成为常态61
(一)群智发展是人类的原始生物属性61
(二)教育底线即群智发展的底线63
(三)群智时代的核心素养64
六、学习的本质在于创造67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9
(二)学习的本质是创造75
第三章 技术支持的教学80
一、无处不在的学习场80
二、课程分包将成为常态84
(一)3.0时代的教材:个性化的立体复合型教材85
(二)课程设计必然走向市场化88
(三)学校业务正在被技术公司瓜分91
三、教学流程再造:多样化与适应性92
(一)翻转课堂96
(二)游戏化体验式学习99
(三)个性化混合式学习:学校服务将从“电影院形态”走向“超市形态”101
(四)自适应学习104
(五)创客式学习形态105
四、学生归属感逐渐丧失110
(一)需要就去学112
(二)改变知识的命运114
五、教师会成为下一个消失的职业吗117
(一)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117
(二)教师需要完成8个转身动作119
(三)重塑教师角色:单向灌输时代终结122
六、知识私有化时代到来124
(一)人类教学技术变革的历程124
(二)孔夫子归来——知识回归私有化126
第四章 基于数据的评价132
一、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132
(一)西方教育评价体系的产生与发展135
(二)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产生与发展138
(三)高考或将成为鸡肋140
二、大数据是“看不见的眼”143
(一)大数据是评估体系提升的关键143
(二)教育大数据藏在哪里146
(三)教育大数据能帮到谁148
三、分类比分层更为重要153
(一)分层文化与分类文化153
(二)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内涵155
(三)目前国内评价体系探索161
四、大学入学将基于信任,而不是分数164
(一)成长记录——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164
(二)双向选择——轻松上大学168
(三)过程即结果——依据平台纠正成长轨迹172
(四)相伴终身——大数据支持的终身学习173
第五章 拥抱学校3.0时代180
一、提高教育生产力180
(一)技术提高教育生产力180
(二)中国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181
二、推动教育治理的现代化183
(一)治理理念:从管理到服务183
(二)治理依据: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数据185
(三)治理体系:从垂直分工走向扁平化、网络化186
(四)治理过程:从“静态”走向“动态”188
三、学校3.0时代的13个场景189
场景一 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数据驱动的学校进化和教学转型190
场景二 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193
场景三 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196
场景四 每一项教学业务都可能外包——学习资源与服务供给更加多元198
场景五 每一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虚实融合的校园无处不在201
场景六 每一种学习都会被记载——屏读成为常态207
场景七 每个人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如影随形209
场景八 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学习与工作、就业与创业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212
场景九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会被尊重——不再追求学更多的知识,而是学习方式要多样化214
场景十 每一场教育都注重协作共生——学习将从竞争逐渐转向共生218
场景十一 每一个家庭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场——家校共育将成为教育治理的主阵地220
场景十二 每一种教育装备都趋向智能化——技术和资源将深度嵌入学习系统222
场景十三 每一所学校都被隐性课程环抱——学生将会有更多的展现与互动平台224
四、未来我们为什么还要去上学229
(一)技术不是万能的232
(二)学校是走向社会的起点234
(三)幸福是一门必修课237
(四)学校的核心是文化239
(五)学校是人类的灵魂归宿、精神栖所245
参考文献251
附录一 与刘德建先生话中国教育未来253
附录二 “未来学校”的国际探索与实践280
附录三 AltSchool创始人兼CEO谈教育变革291
热门推荐
- 1286951.html
- 2720486.html
- 3304130.html
- 270296.html
- 3531915.html
- 586334.html
- 1546901.html
- 954607.html
- 2696317.html
- 3351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2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3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1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3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2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7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