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代诗论辑存校注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傅志校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13395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6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代诗论辑存校注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朱弁1
风月堂诗话1
风月堂诗话序1
风月堂诗话卷上3
风月堂诗话卷下40
风月堂诗话跋&月观道人78
辑文79
晁以道言本朝文物之盛从江南来79
赵元考恭谨神宗嘉叹81
富韩公家淩霄花树82
伊川谓圣人书熟读之其义自见83
老杜赋《八哀》不及颜鲁公84
牡丹花品85
松柏皆可为舟不可溺于所见88
秦少游见秦城铺举子题诗涕泪雨集89
东坡过金陵晤荆公90
东坡论秦少游、张文潜91
东坡和章质夫词声韵谐婉92
李方叔祭东坡文93
欧公春帖子温成皇后词94
真定康敦复事96
翫月盛于中秋97
李太白游兴唐寺诗99
宣和末畿北马铺无名子题诗100
无尽居士赤岸监酒税召还谢启101
刘宜翁论新法疏102
参寥谓东坡天才无施不可104
安信可复新东坡雪堂105
续骫骳说序106
女真之谶107
元宵词108
参寥子109
次韵刘太师苦吟之什111
李任道编录济阳公文章,与仆鄙制合为一集,且以云馆二星名之。仆何人也,乃使与公抗衡,独不虑公是非者纷纭于异日乎!因作诗题于集后,俾知吾心者不吾过也。庚申六月丙辰江东朱弁书112
卷二 王寂113
辽东行部志(节选)113
鸭江行部志(节选)127
辑文139
赠李彦猷郭伯达二首139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其四)141
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142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选二)144
曲全子诗集序145
卷三 赵秉文149
辑文149
陪赵文孺、路宣叔分韵赋雪149
送李按察十首(其五)151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八)152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一)153
送麻征君知几154
寄王学士157
送宋飞卿二首(其一)158
遗安先生言行碣160
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碑165
竹溪先生文集引170
东坡真赞171
答李天英书173
答麻知几书181
东坡《四达斋铭》185
题东坡书《孔北海赞》187
题田不伐书后189
题《巫山图》后190
跋刘伯深《西岩歌》191
题南麓书后193
乞伏村尧庙碑(节录)194
卷四 王若虚196
文辨196
卷一196
卷二218
卷三237
卷四259
滹南诗话285
卷一285
卷二305
卷三330
辑文362
论语辨惑362
孟子辨惑368
史记辨惑370
君事实辨371
臣事实辨372
议论辨惑375
高思诚詠白堂记376
题渊明归去来图378
山谷于诗每与东坡相抗,门人亲党遂谓过之。而今之作者,亦多以为然,予尝戏作四绝云379
王子端云:『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予亦尝和为四绝381
卷五 元好问383
辑文383
赠答杨焕然383
放言385
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七)387
与张仲杰郎中论文388
别李周卿三首(其二)390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391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393
龙门杂诗二首396
答王辅之397
赠答张教授仲文399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400
黄金行赠王飞伯402
答潞人李唐佐赠诗404
挽赵参谋二首(其二)405
李屏山挽章二首405
过三乡望女几村追怀溪南诗老辛敬之二首(其二)408
寄谢常君卿408
论诗三十首409
题山谷小艳诗430
自题二首431
又解嘲二首(其二)432
刘寿之买南中山水画障,上有朱文公元晦淳熙甲辰中春所题五言,得于太原酒家433
感兴四首(选三)433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435
药山道中二首438
乐天不能忘情图二首439
益都宣抚田侯器之燕子图诗传本,己亥秋七月余得于冯翊宋文通家。会侯之子仲新自燕中来,随以归之。仲新谓余言:『兵间故物,一失无所复望,乃今从吾子得之,焕若神明,顿还旧观,似非偶然者。方谒时贤以嗣前作,幸吾子发其端。』因赋三诗,丙午春三月河东元某谨题440
论诗三首442
周才卿拙庵443
答俊书记学诗444
赠祖唐臣444
王黄华墓碑(节选)446
闲闲公墓铭(节选)448
寄庵先生墓碑(节选)453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节选)453
通奉大夫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节选)457
内翰王公墓表(节选)458
内翰冯公神道碑铭(节选)461
国子祭酒权刑部尚书内翰冯君神道碑铭(节选)463
杨府君墓碑铭(节选)464
故河南路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公神道之碑(节选)465
郝先生墓铭(节选)468
校笠泽丛书后记469
杜诗学引473
东坡诗雅引476
东坡乐府集选引477
锦机引480
十七史蒙求序481
如庵诗文叙484
双溪集序490
鸠水集引494
杨叔能小亨集引496
新轩乐府引503
逃空丝竹集引507
张仲经诗集序508
陶然集诗序513
木庵诗集序519
暠和尚颂序522
中州集序524
范文正公真赞526
赵闲闲真赞二首527
写真自赞531
答聪上人书532
麻杜张诸人诗评534
酒里五言说535
跋闲闲自书乐善堂诗537
跋苏叔党帖539
跋东坡和渊明饮酒诗后540
题许汾阳诗后541
题学易先生刘斯立诗帖后543
题闲闲书赤壁赋后545
赵闲闲书柳柳州、苏东坡、党世杰王内翰诗跋546
闲闲公书拟和韦苏州诗跋548
遗山自题乐府引549
诗文自警551
卷六 其他作者诗歌564
辑文564
四月十日遇周永昌&马定国564
怀高图南&马定国564
宣政末所作&马定国565
太白捉月图&蔡珪566
题吴彦高诗集后&刘迎567
题归去来图&刘迎568
吊石曼卿&党怀英569
楚清之画乐天『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因题其后&党怀英570
壬辰二月六日夜,梦作一绝句,其词曰:『矫冗连天花,春风动光华。人眠不知眠,我佩绛红霞。』梦中自以为奇绝,觉而思之,不能自晓,故作是诗以纪之&党怀英571
读陈后山诗&周昂572
鲁直墨迹&周昂573
读柳诗&周昂574
分韵赋雪得雨字&赵沨574
李平甫为裕之画系舟山图,闲闲公有诗,某亦继作&杨云翼575
为蝉解嘲&李纯甫577
赵宜之愚轩&李纯甫579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赵元581
诗送辛敬之东归二首&赵元582
读乐天无可奈何歌&赵元582
题二苏坟&苑中584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四)&麻九畴585
读孔北海传&雷渊586
赠答麻信之并序&雷渊587
题飞伯诗囊&李献能588
吊同年杨礼部之美&赵思文589
太白扇头&李端甫590
张仲扬诗因题其上&刘勳591
赠赵宜之&秦略592
读毛诗&郭邦彦593
书渊明传后&李夷595
同东岩元先生论诗&王敏夫596
赠赵宜之二首(其一)&辛愿597
题裕之乐府后&王中立598
诗&元德明598
灯下读林和靖诗&元德明599
读裕之弟诗稿,有『莺声柳巷深』之句,漫题三诗其后&元敏之600
东坡石钟山记墨迹&杨弘道601
赠裕之&杨弘道603
王子端溪桥蒙雨图&杨弘道604
答张仲髦&杨弘道606
孟浩然像&杨弘道607
李太白诗&杨弘道607
读徐汉臣詠雪二首(其一)&杨弘道608
赠出家张翔卿(节选)&李俊民609
孟浩然图二首&李俊民611
渊明归来图&李俊民612
申元帅四隐图&李俊民612
宋玉宅&李俊民615
凤林&李俊民616
杜甫故里&李俊民616
竞渡&李俊民617
兹楼&李俊民618
文选楼&李俊民619
见丹阳每和诗词篇篇猛烈,有淩云之志,然未识心见性,难以为准,故引古诗云&王喆620
赠华亭县道友&马钰621
东莱即墨之牢山,三围大海,背俯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然僻于海曲,举世鲜闻,其名亦不佳。予自昌阳醮罢,抵于王城永真观,南望烟霭之间,隐隐而见。道众相邀,迁延数日而方届,遂闲吟二十一首,易为鼇山,因清畅道风云耳&丘处机621
答虢县猛安镇国&丘处机622
赠中山杨果正卿&李遹623
秋阳观作三首(其二)&尹志平625
题闲闲公梦归诗后用叔通韵&刘从益625
答京叔文季昆仲&杨奂626
东坡赤壁图&曹之谦627
寄元遗山&曹之谦629
读唐诗鼓吹&曹之谦630
荆公&张宇630
随流&姬志真631
诗魔二首&姬志真632
读杜诗三首&房皞633
冯弟自北山来,出其旧所为诗三百馀篇,虽未暇尽读,尝鼎一脔足知馀味。吾弟离群索居,无师友之益,能自道其所志,蓋绝无而仅有者也。虽然,『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耳』。适汉臣张君见过,论文话旧以及吾弟之贤,因作诗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以寄之。幸时复观览以自警省,勿徒实箧笥而已&段克己634
退之留别大颠图&段克己636
李进之迂轩&李庭637
卷七 其他作者文章639
辑文639
济阳杂记&宇文虚中639
朗然子刘真人诗跋&方壶知足居士640
孟友之与西堂和尚帖跋&魏道明641
苏文忠公书李太白诗卷跋&蔡松年642
苏文忠公书李太白诗卷跋&施宜生643
苏文忠公书李太白诗卷跋&高衎644
苏文忠公书李太白诗卷跋&蔡珪645
清凉洞记跋&韩希甫646
重阳教化集序&范怿647
重阳教化集序&梁栋649
重阳教化集序&刘愚之651
重阳教化集序&国师尹654
重阳教化集序&赵抗655
重阳教化集序&刘孝友659
重阳教化集后序&王滋662
归山操跋&范懌666
磻溪集序&胡光谦667
磻溪集序&毛麾669
磻溪集序&移剌霖672
磻溪集序&陈大任674
水云集序&范懌676
水云集后序&范□679
增广类林序&王朋寿680
增广类林·百篇赞·文章篇&王朋寿682
增广类林·百篇赞·歌谣篇&王朋寿682
博州战姑庭楸诗并引&丘处机683
成趣园诗文序&初昌绍685
成趣园记&路伯达688
题李山风雪松杉图诗跋&王庭筠691
李山风雪松杉图跋&王万庆691
移剌相公骊山有感跋&失名692
双溪小稿序&吕鲲694
双溪小稿序&赵著696
双溪小稿序&麻革703
双溪小稿跋&性英705
双溪小稿跋&王万庆706
古仙人辞跋&雷渊 李纯甫707
闲闲老人滏水集序&杨云翼709
二苏墓诗跋&史学710
二苏墓诗跋&屈子元711
相台诗话&乐著712
锦堂赋诗序&李俊民717
无名老人天游集序&李俊民718
变古乐府小序&杨弘道721
滹南遗老集引&李治722
滹南遗老集引&王鹗725
重刊李长吉诗集序&赵衍729
元遗山诗集引&段成己732
元遗山诗集序&李治733
元遗山诗集序&王鹗737
元遗山诗集序&杜仁杰739
卷八 归潜志742
归潜志(节选)&刘祁742
海陵庶人743
章宗743
豫王允中745
密国公璹746
赵学士秉文748
李翰林纯甫750
雷翰林渊752
宋翰林九嘉754
李经天英755
张瑴伯玉756
周嗣明晦之757
麻九畴知几759
辛愿敬之760
赵宜禄宜之762
史学学优763
李献能钦叔765
冀禹锡京父766
王渥仲泽767
李汾长源768
李夷子迁770
侯策季书772
雷琯伯威773
王郁飞伯774
刘昂霄景贤775
术虎邃士玄777
乌林答爽778
刘琢伯成779
史怀780
刘昉仲宣781
胡权直卿781
田永锡782
李澥公渡783
刘勋少宣784
甯知微明甫786
崔遵怀祖787
王宾德卿788
王元节788
刘仲尹致君789
陈君可790
王特起正之791
刘昂次霄792
邓千江望海潮793
高左司庭玉796
杨尚书云翼796
庞户部铸798
张运使彀799
陈司谏规800
许司谏古801
赵尚书思文803
王翰林良臣803
李治中遹804
郭翰林伯英805
刘翰林祖谦806
王翰林彪806
张翰林邦直807
田总管琢809
吾古孙左司奴申810
康司农锡810
杨左司居仁811
王革812
移剌都尉买奴813
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814
僧德普815
僧圆基816
王赤腿817
石碣诗819
金朝取士,止以词赋、经义学819
金朝取士,止以词赋为重821
金朝以律赋著名者822
孙左丞铎振之823
李伸之824
宇文虚中、吴激词826
党承旨怀英、辛尚书弃疾827
高丞相岩夫829
明昌承安间作诗者尚尖新830
竹溪党公论诗832
赵闲闲少尝寄黄华诗833
赵闲闲论尹无忌、赵黄山833
赵闲闲平日字画工夫最深836
李屏山、赵闲闲教后学为文836
赵闲闲、王从之论文838
赵闲闲、李屏山、王从之、雷希颜诸公论为文作诗838
齐希谦题诗839
赵闲闲长翰苑作诗会840
和韵为难842
联句亦诗中难事844
余先子同诸公赋昆阳怀古846
古人多有偶得佳句而不能立题者847
梦中作诗848
先翰林罢御史849
诸公喜雨诗852
元裕之、李长源不相咸854
麻征君知几在南州858
王翰林从之论黄鲁直诗859
赵翰林、杨之美相得甚欢860
张特立文举862
李屏山戏赵闲闲863
赵闲闲坐诗讥讽得罪864
赵翰林可献之868
赵闲闲、李屏山论前辈872
南山翁梦游山寺873
文章各有体874
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875
卷九《中州集》作者小传876
《中州集》作者小传&元好问876
宇文大学虚中877
吴学士激878
张秘书斛882
蔡丞相松年883
蔡太常珪887
高内翰士谈890
马御史定国892
祝太常简894
张子羽898
朱谏议之才902
刘内翰著903
施内翰宜生904
朱葭州自牧905
孙内翰九鼎906
刘修撰彧908
赵内翰可908
刘西岩汲909
刘内翰瞻912
郝内翰俣913
张郾城公药914
任南麓询916
冯临海子翼918
史明府旭919
边内翰元鼎920
李承旨晏921
王都运寂925
莲峰真逸乔扆927
刘龙山仲尹929
刘记室迎929
许内翰安仁931
承旨党公932
黄华王先生庭筠936
礼部闲闲赵公秉文940
常山周先生昂945
黄山赵先生沨950
刘左司昂952
魏内翰抟霄954
王隐君磵955
刘治中涛957
刘左司中958
路司谏铎959
师拓960
郦著作权961
礼部杨公云翼963
屏山李先生纯甫965
史御史肃967
萧尚书贡969
史内翰公奕971
庞都运铸973
许司谏古974
王防御良臣976
高治中廷玉977
李治中遹979
陈司谏规982
冯内翰延登983
刘邓州祖谦985
高博州宪987
王监使特起988
李经990
梁太常持胜991
愚轩居士赵元993
密国公璹994
冯内翰璧996
王内翰若虚1000
麻征君九畴1002
刘御史从益1008
宋内翰九嘉1010
雷御史渊1011
李右司献能1014
王右司渥1016
冀都事禹锡1019
兰泉先生张建1022
张瓒1024
毛宫教麾1025
朱宫教澜1025
姑汾漫士王琢1026
吕中孚1027
王元节1028
李端甫1029
杨泽州庭秀1030
孙省元镇1031
张著1032
景覃1032
段继昌1033
岳行甫1034
迂斋先生周驰1035
刘太常铎1036
李扶风节1037
刘勋1038
李澥1039
秦略1040
张琚1042
马编修天来1042
张内翰本1044
申编修万全1045
崔遵1047
王主簿革1048
卫承庆1049
刘昂霄1050
田紫芝1052
王万锺1053
雷琯1054
王亳州宾1056
李夷1058
郭邦彦1059
史学1059
侯册1060
王元粹1061
王郁1063
邢内翰具瞻1064
王太常绘1065
王礼部竞1066
杜佺1067
边转运元勋1068
李宁州之翰1069
三兴居士1070
杨兴宗1070
赵亮功1071
贾泳1071
元日能1072
范墀1072
王雄州仲通1073
韩内翰汝嘉1074
王吏部启1075
晁洗马会1077
王内翰遵古1078
王汾州璹1079
李特进献可1081
雷溪先生魏道明1082
学易先生雷思1083
王大尹翛1084
高工部有邻1086
宋孟州楫1088
高转运德裔1090
路冀州仲显1091
张代州大节1093
赵转运慤1095
郭秘监长倩1096
郭录事用中1097
赵太常之杰1098
赵转运鼎1099
田转运特秀1100
赵漕副文昌1102
路转运忱1102
高密州公振1103
张转运彀1103
宗御史端修1105
张户部翰1108
李好复1110
杨秘监邦基1111
吕陈州子羽1112
赵盐部文昌1114
韩内翰玉1114
王都运扩1118
赵吏部伯成1121
梁录事仲新1122
卢待制元1123
太常卿石抹世勣1125
范滑州中1126
赵礼部思文1127
李坊州芳1129
刘鄠县昂1130
锦峰王仲元1130
卢宜阳洵1131
刁泾州白1132
刘户部光谦1133
毛提举端卿1134
康司农锡1135
张户部德直1138
冯辰1139
王世昌1140
李宜阳过庭1140
田锡1141
张介1142
庞汉1143
宋景萧1144
李警院天翼1145
张参议澄1146
刘神童微1147
郭宣道1148
张仲宣1148
胡汲1149
王修龄1149
白先生贲1150
王内翰枢1151
睡轩先生赵晦1151
浚水王先生世赏1152
南湖靖先生天民1153
东皋桑先生之维1154
步元举1155
冯文叔1155
张庭玉1155
宗道1156
鲜于溥1156
史士举1157
王敏夫1159
王利宾1160
孙益1161
郝先生天挺1161
孙邦杰1163
张瓛1164
徐好问1165
吕大鹏1165
高永1166
曹用之1168
赵达夫1168
邢安国1169
张温1170
马舜卿1171
诸相1173
刘曹王豫1173
杜丞相充1175
虞令公仲文1176
张丞相孝纯1177
张左相汝霖1178
刘右相长言1180
右相文献公耶律履1181
张平章万公1184
董右丞师中1186
孙太师铎1188
梁参政?1190
贾左丞益谦1191
丞相寿国高公汝砺1193
胥莘公鼎1195
张左丞行中1199
杨户部慥1203
状元1204
郑内翰子聃1204
孟内翰宗献1206
赵内翰据1208
赵文学承元1209
张太保行简1210
张内翰檝1212
阎治中长言1213
李治中著1214
异人1215
拟栩先生王中立1215
王先生予可1218
照了居士王彧1220
无事道人董文甫1223
隐德1224
薛继先1224
三知己1228
溪南诗老辛愿1228
李讲议汾1232
李户部献甫1236
南冠五人1238
司马侍郎朴1238
滕奉使茂实1239
通理何先生宏中1242
醉轩姚先生孝锡1245
朱奉使弁1249
附见1250
蘧然子赵滋1250
先大夫诗1251
敏之兄诗1254
附《中州乐府》小传1255
宗室文卿1255
张太尉信甫1257
王玄佐1259
折治中元礼1262
引用书目1263
热门推荐
- 1555663.html
- 1233445.html
- 2846156.html
- 2758949.html
- 2446436.html
- 130791.html
- 632221.html
- 3901470.html
- 3221151.html
- 2675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0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0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8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3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7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2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9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