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教育伦理研究 以西方教育伦理为参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耿有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673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儒家教育思想-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儒家教育伦理研究 以西方教育伦理为参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理想国的文化设计与教育原理的选择1
(1)儒家构想的理想国与西方文化中的理想国3
(2)中西理想国的教育理念及其基本原理13
2.基本概念的界定21
(1)孔子与儒家21
(2)儒家教育伦理37
(3)“成德之教”40
3.儒家教育伦理逻辑结构47
理念篇55
一 人性理念与性善教育55
1.人性预设与思维模式56
(1)人性的源流56
(2)善恶的理据69
(3)人性的理念79
2.性善论与成德论83
(1)性善的信仰84
(2)善性与成德89
(3)成德的金律93
3.性善教育的文化设计99
(1)人性终善教育99
(2)德性涵养教育106
(3)性善主体教育110
(4)西方德性教育112
二 人伦理念与人道教育118
1.人伦设计与世俗情怀119
(1)人伦的诠释119
(2)五伦的含蕴126
(3)人伦的理念134
2.明人伦与成德论140
(1)成德真谛:明人伦141
(2)成德人格:伦理人145
(3)人格范型:圣人君子149
(4)西方哲学王人格155
3.人道教育的文化设计158
(1)“五伦”即“五教”158
(2)人伦教化与文化传统164
(3)尊王明伦与政治秩序170
三 至善理念与崇善教育175
1.至善构想与民族精神177
(1)“至善”与“幸福”177
(2)“至善”与“圆善”183
(3)至善的原理185
2.至善论与成德论188
(1)“中庸”与“中道”189
(2)仁、义、礼、诚195
(3)成德的条目199
3.崇善教育的文化设计204
(1)主体明德教育204
(2)新民育人教育208
(3)崇德实践教育213
(4)上帝与真善美教育216
实践篇227
四 修身之道与生命教育227
1.伦理文化中的生命设计227
(1)“身”与“心”228
(2)“灵”与“肉”231
(3)“心”“灵”与伦理判断234
2.性善本位的修身之道239
(1)“正心”之道240
(2)修“身”养“性”243
(3)正义与和谐247
3.生命教育的文化设计249
(1)性命观教育249
(2)人道观教育252
(3)道德自律教育255
五 齐家之道与家庭教育258
1.儒家伦理文化中的家庭259
(1)儒“家”的结构关系259
(2)人性修养与家庭262
(3)人伦教育与家庭264
2.人伦本位的齐家之道268
(1)“情”本位的家庭269
(2)“情”文化的影响273
(3)孝悌的原理276
3.家庭教育的文化设计282
(1)差爱教育283
(2)感恩教育287
(3)和合教育290
六 教化之道与社会教育296
1.以“伦理”组织社会297
(1)“偶性化”个人297
(2)以道德代宗教301
(3)伦理理念的变迁306
(4)西方契约型社会308
2.政教合一的教化之道310
(1)“五伦”—“三纲五常”311
(2)伦理推进政治教化314
(3)伦理—政治教化原理318
(4)西方公民教育321
3.社会教育的文化设计326
(1)忠信教育326
(2)义利教育330
(3)礼乐教育332
(4)人格教育334
七 普世之道与理想教育337
1.“家天下”的世界文化338
(1)道德四级:身—家—国—天下339
(2)四级结构的伦理意蕴345
2.至善本位的普世之道347
(1)个体至善的“修道”348
(2)社会至善的“齐治之道”349
(3)天下至善的“平道”351
3.普世教育的文化设计353
(1)恕德教育353
(2)和谐教育355
(3)大同教育359
师道篇365
八 施教纲领与教育宗旨365
1.“志道”与教育主旨367
(1)仁道与正义之道367
(2)谁掌握道统369
(3)学道与传道372
2.“据德依仁”与教育德性374
(1)“基德论”374
(2)“仁”核与正义之核376
(3)道德“仁”格377
3.“游艺”与教育内涵378
(1)“六艺”与“七艺”379
(2)“六艺”的结构383
(3)“游艺”的原理386
九 为师之责与教育义务389
1.“传道”与传授知识390
(1)“道”与“知识”390
(2)“传道”与“辩论”394
(3)“尊德性”与“爱真理”396
2.“授业”与“授知”399
(1)“道德之业”与“知识之业”399
(2)“体验之知”与“辩论之知”401
(3)“尊师重道”与“尤爱真理”404
3.“解惑”与“辩术”406
(1)“德之惑”与“知之惑”406
(2)“现世之惑”与“来世之惑”410
(3)“圣人之教”与“上帝之教”412
十 施教德目与教育范畴418
1.智慧与教育之智419
2.勇敢与教育之勇425
3.教育之礼义与节制428
4.教育之仁德与正义432
十一 为师之法与教育品性436
1.人性理念与教育方法437
(1)人性平等与有教无类437
(2)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440
(3)心性教育442
2.人伦理念与教育方法445
(1)以身作则与不言之教445
(2)学而不厌与教师素质448
(3)人格感化与教育人格450
3.至善理念与教育方法451
(1)主善为师与教育崇善451
(2)启发诱导与真知追求452
(3)诲人不倦与教育美德454
结语 儒家教育伦理与中国人的道德教育456
1.儒家教育伦理的基本精神及其文化理路457
2.中国人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及其现实合理性461
3.儒家师道精神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465
参考文献469
后记477
热门推荐
- 1290386.html
- 2674173.html
- 2992984.html
- 2432884.html
- 933421.html
- 3494731.html
- 3487272.html
- 2572558.html
- 875437.html
- 521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1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2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9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2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6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