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基础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用基础化学
  • 李成义,崔成立,程向晖主编;王登奎,白迎春,刘美艳等编者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92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医用化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用基础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1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其变化1

一、物质的组成1

二、物质的分类2

三、物质的变化3

第二节 化学中常用的量6

一、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6

二、物质的量6

三、摩尔质量7

四、气体摩尔体积7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8

一、化学反应速率8

二、化学平衡9

第2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4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及特性14

一、电子运动的特殊性14

二、电子云的概念15

三、原子轨道和量子数15

第二节 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表18

一、电子的能级18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19

三、原子的电子组态和元素周期表22

第三节 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24

一、原子半径24

二、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5

三、元素电负性26

第3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30

第一节 现代价键理论30

一、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30

二、共价键的类型31

三、键参数32

第二节 杂化轨道理论34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34

二、轨道杂化类型及实例34

第三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39

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39

二、van der Waals力41

三、氢键43

第4章 溶液与溶液的渗透压49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49

一、组成49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9

三、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50

第二节 溶液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51

一、物质的量浓度51

二、质量浓度52

三、质量分数52

四、体积分数53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53

一、渗透现象53

二、渗透压55

三、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55

四、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56

第5章 缓冲溶液60

第一节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60

一、电离平衡与电离平衡常数60

二、电离度61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61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62

一、酸碱的定义63

二、酸碱反应63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64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64

二、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64

三、一元弱酸、弱碱的pH计算65

第四节 缓冲溶液的组成及其应用66

一、缓冲作用及缓冲溶液的概念66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67

三、缓冲作用原理67

第五节 缓冲溶液的pH计算68

第六节 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配制70

一、缓冲容量70

二、缓冲溶液的配制71

第七节 缓冲溶液在医学中的意义73

一、血液中的缓冲体系73

二、人体正常pH的维持74

第6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7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79

一、氧化值79

二、氧化还原反应80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80

第二节 原电池82

一、电池的概念82

二、原电池的组成式和电极类型83

三、电池的电动势84

第三节 电极电势84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84

二、电极电势的测定85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计算和应用88

一、Nernst方程式88

二、电极电势的应用90

第五节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91

一、电势法测定pH的基本原理91

二、饱和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92

三、电势法测定溶液pH的方法93

第7章 配位化合物98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98

一、什么是配合物98

二、配合物的组成99

三、配合物的命名和分类101

四、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102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02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02

二、外轨配合物和内轨配合物103

三、实例103

第三节 配位平衡106

一、配位平衡常数106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108

三、稳定常数的应用110

第四节 螯合物111

一、螯合物和螯合剂的概念111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11

第五节 配合物在医学上的意义112

第8章 有机化合物116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16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17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18

一、碳及其他元素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合价118

二、共价键的结合方式及表示法118

三、碳原子的立体概念119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120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21

一、按碳架分类121

二、按官能团分类121

第9章 烃和卤代烃124

第一节 烷烃124

一、烷烃的结构124

二、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125

三、碳原子的类型125

四、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25

五、烷烃的命名126

六、烷烃的物理性质127

七、烷烃的化学性质128

第二节 环烷烃128

一、环烷烃的命名128

二、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128

三、环烷烃的物理性质128

四、环烷烃的化学性质129

第三节 烯烃129

一、烯烃的结构129

二、烯烃的命名和异构现象130

三、电子效应130

四、烯烃的物理性质132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132

六、二烯烃133

第四节 炔烃134

一、炔烃的结构134

二、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134

三、炔烃的化学性质134

第五节 芳香烃135

一、苯的结构135

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36

三、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137

四、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37

五、稠环芳香烃138

第六节 卤代烃138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139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39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39

第10章 醇、硫醇、酚和醚143

第一节 醇143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43

二、醇的物理性质144

三、醇的化学性质145

四、重要的醇147

第二节 硫醇148

一、硫醇的结构和命名148

二、硫醇的物理性质148

三、硫醇的化学性质149

第三节 酚149

一、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49

二、酚的物理性质150

三、酚的化学性质150

四、重要的酚151

第四节 醚152

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52

二、乙醚152

第11章 醛和酮156

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和命名156

一、醛和酮的结构156

二、醛和酮的命名156

第二节 醛和酮的性质158

一、物理性质158

二、化学性质158

第三节 重要的醛和酮163

一、甲醛(formaldehyde,HCHO)163

二、乙醛(ethanal,CH3CHO)164

三、苯甲醛(benzaldehyde,C6H5-CHO)164

四、丙酮(acetone,CH3-CO-CH3)164

五、樟脑(camphor)164

六、鱼腥草素(CH3(CH2)8COCH2-CHO)164

第12章 有机羧酸及羧酸衍生物169

第一节 羧酸169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169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171

三、羧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171

四、重要的羧酸175

第二节 羟基酸176

一、羟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76

二、羟基酸的化学性质176

三、重要的羟基酸178

第三节 酮酸181

一、酮酸的结构和命名181

二、酮酸的化学性质181

三、重要的酮酸182

四、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183

第四节 羧酸衍生物184

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184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85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85

四、重要的羧酸衍生物186

第13章 立体异构191

第一节 同分异构的基本类型191

一、构造异构191

二、立体异构192

第二节 顺反异构192

一、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192

二、顺反异构的命名193

三、顺、反异构体的性质195

第三节 对映异构195

一、偏振光和旋光性195

二、旋光度与比旋光度196

三、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97

四、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199

五、对映体的构型及其命名法199

六、含2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202

七、对映异构体的性质203

第四节 构象异构203

一、乙烷的构象204

二、环己烷的构象205

第14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210

第一节胺210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10

二、胺的物理性质212

三、胺的化学性质212

四、重要的胺215

第二节 酰胺216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216

二、酰胺的物理性质216

三、酰胺的化学性质217

四、尿素217

五、酰脲218

六、磺胺类药物219

第三节 含氮杂环化合物220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21

二、吡咯和吡啶的结构222

三、吡咯和吡啶的性质223

四、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224

第四节 生物碱228

一、概述228

二、重要的生物碱229

第15章 糖类233

第一节 单糖233

一、单糖的结构234

二、单糖的物理性质237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237

第二节 二糖241

一、蔗糖241

二、麦芽糖241

三、乳糖242

第三节 多糖242

一、淀粉243

二、糖原244

三、纤维素245

第16章 脂类248

第一节 脂类中的脂肪酸248

一、命名248

二、分类和结构249

第二节 三酰甘油250

一、三酰甘油的组成、结构和命名250

二、三酰甘油的物理性质250

三、三酰甘油的化学性质251

第三节 磷脂252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结构252

二、磷脂的重要代表物253

第四节 甾族化合物253

一、甾族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253

二、甾醇和胆甾酸254

第17章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258

第一节 氨基酸258

一、氨基酸的分类与结构258

二、氨基酸的性质262

第二节 多肽和蛋白质264

一、肽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64

二、蛋白质的分类、结构与性质266

三、蛋白质的性质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