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及防控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治中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31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鸡病-动物病毒病-肿瘤病-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及防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鸡群病毒性肿瘤病概述1
第一节 鸡群病毒性肿瘤病的多样性1
一、鸡群肿瘤性病毒的多样性1
二、肿瘤形态及器官组织分布多样性10
三、肿瘤细胞类型和形态的多样性11
四、肿瘤发生过程的多样性11
第二节 鸡是研究病毒性肿瘤病理发生的良好实验模型12
第三节 我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高发的流行病学因素13
一、对进口种鸡ALV检疫监控不完善、不严格13
二、种鸡场管理不规范,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种鸡混养现象普遍13
三、在改良品种过程中,盲目地引进未经检疫的种鸡14
四、我国有的地方从来没有对ALV采取过检测和净化措施14
五、弱毒疫苗污染REV和外源性ALV14
第二章 我国鸡群白血病的流行及发病特点15
第一节 我国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普遍性15
一、我国鸡群中ALV感染发生发展的历史动态15
二、我国白羽肉用型鸡中ALV感染的来源、发生的历史和现状20
三、我国蛋用型鸡群中ALV感染的来源、发生的历史和现状21
四、我国自繁自养的地方品系鸡群中ALV感染的来源、发生的历史和现状21
第二节 我国鸡群中ALV的多样性23
一、我国鸡群ALV亚群多样性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23
二、我国鸡群中分离到的ALV的亚群多样性24
第三节 我国鸡群白血病病理变化的多样性26
一、我国鸡群ALV-J诱发的肿瘤的多样性及特点26
二、A亚群ALV诱发的纤维肉瘤29
三、B亚群ALV诱发的淋巴细胞瘤29
第四节 我国鸡群出现了新的急性致肿瘤性ALV29
一、青年鸡体表纤维肉瘤及其人工造病试验30
二、成年产蛋鸡肠系膜纤维肉瘤及其人工造病试验32
三、急性致肿瘤ALV及其肿瘤基因的鉴定34
第五节 不同品种鸡遗传背景对不同ALV毒株易感性的影响36
一、经胚卵黄囊接种不同毒株ALV的不同品种鸡的肿瘤发生率36
二、经胚卵黄囊接种不同毒株ALV后对不同品种鸡生长的影响37
三、经胚卵黄囊接种不同毒株ALV后对不同品种鸡的免疫抑制比较40
四、不同品种鸡经胚卵黄囊接种不同毒株ALV后病毒血症动态比较43
五、不同品种鸡经胚卵黄囊接种不同毒株ALV后抗体反应动态比较44
六、不同品种鸡经胚卵黄囊接种不同毒株ALV后泄殖腔棉拭子p27检出率动态46
第六节 我国鸡群中AL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48
一、囊膜蛋白gp85的多样性及其变异趋势48
二、中国鸡群不同鸡群ALV囊膜蛋白gp37的同源性比较70
三、中国鸡群中ALV的gag基因同源性比较73
四、中国鸡群中ALV的pol基因同源性比较74
五、中国鸡群中ALV基因组3′末端序列的多样性及其演变75
第七节 不同亚群ALV之间及其他病毒的共感染84
一、不同亚群ALV之间的共感染84
二、ALV-J与REV的共感染85
三、ALV-J与MDV的共感染86
第三章 我国鸡群马立克氏病的流行及发病特点87
第一节 我国鸡群中马立克氏病流行的表现和特点87
一、不同地区不同鸡群发病率的不均一性87
二、我国白羽商品代肉鸡中的MDV感染88
三、与其他病毒共感染的普遍性88
四、MDV疫苗中的外源病毒污染与免疫失败的相关性89
第二节 马立克氏病病毒中国流行株的致病性比较89
一、MDV中国流行株的致病型分布89
二、中国流行毒GX0101株MDV与不同致病型国际参考株的致病性比较89
三、中国流行毒GX0101株MDV和超强毒国际参考株诱发的病理剖检变化比较90
四、中国流行毒GX0101株和超强毒国际参考株诱发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比较91
第三节 我国鸡群MDV流行株的演化及其基因组比较92
一、MDV中国流行株GX0101的基因组特点92
二、中国流行株与国际参考株在MDV的几个主要基因上的同源性比较93
三、MDV中国流行株gE基因上的地域性遗传标志101
四、MDV的中国流行毒株在细胞培养上形成病毒蚀斑的速度和形态比较102
五、中国鸡群中出现了带有REV基因组的重组野毒株MDV103
第四节 我国不同地方品种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比较109
第四章 我国鸡群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发病特点111
第一节 我国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流行特点111
一、血清调查表明,我国鸡群REV感染越来越普遍111
二、病原学调查表明,REV感染多表现为与其他病毒的共感染116
三、疫苗污染是我国鸡群中REV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116
四、鸭群REV感染状态及其对鸡群的影响118
第二节 我国鸡群中REV的传播途径121
一、横向传播121
二、垂直传播121
三、传播媒介传播121
四、我国鸡群中已出现可作为传播媒介的带有REV全基因组的重组禽痘病毒122
第三节 鸡群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感染后的发病特点122
一、免疫抑制是早期感染REV的主要临床病理表现123
二、自然典型肿瘤病例较少且易被其他肿瘤病掩盖123
三、在人工接种试验中REV对雏鸡的致病作用123
四、鸡对REV的抵抗力随日龄增长显著增强127
五、母源抗体有效预防雏鸡感染REV128
六、我国鸡群中REV感染与发病相关性分析130
第四节 我国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的变异性130
一、我国鸡群REV分离株基因组比较130
二、REV中国鸡源代表株与其他来源参考株的致病性比较134
第五节 鸡源REV中国代表株HA9901的全基因组分析135
一、HA9901株前病毒cDNA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果135
二、HA9901株与其他株REV的各段基因同源性比较137
第五章 中国鸡群中三种肿瘤性病毒的共感染及其相互作用139
第一节 我国鸡群中不同肿瘤性病毒共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139
一、MDV与REV的共感染139
二、ALV与REV的共感染140
三、MDV与ALV的共感染141
四、鸡群中三种肿瘤性病毒的共感染142
五、肿瘤性病毒与其他病毒的共感染142
第二节 不同病毒共感染的相互作用144
一、REV和ALV-J共感染相互之间对病毒血症和抗体反应的影响144
二、REV与ALV-J共感染时在致病性上的相互作用145
三、MDV和REV共感染时相互之间对抗体反应和病毒血症的影响147
四、肿瘤性病毒与其他病毒共感染对鸡致病性的相互作用148
第三节 不同肿瘤病毒感染鸡诱发的混合性肿瘤151
一、MDV与REV诱发的混合型肿瘤151
二、ALV和REV诱发的混合性肿瘤152
第四节 我国鸡群中MDV与REV共感染产生的重组病毒152
第六章 鸡的不同病毒性肿瘤病的鉴别诊断154
第一节 我国鸡群肿瘤病鉴别诊断的挑战性154
一、多重感染带给病毒性肿瘤病鉴别诊断的挑战154
二、我国鸡群中肿瘤表现的多样性155
三、个体鉴别诊断和群体鉴别诊断155
四、鸡群病毒性肿瘤病的鉴别诊断156
第二节 血清抗体检测在诊断上的应用156
一、ALV血清抗体检测的方法及诊断意义156
二、MDV血清抗体检测的方法和诊断意义158
三、REV血清抗体检测的方法及诊断意义159
第三节 病原学检测技术在肿瘤病诊断上的应用及其研发159
一、病原学检测技术在禽白血病鉴别诊断上的应用和研发160
二、病原学检测技术在马立克氏病鉴别诊断上的应用和研发162
三、病原学检测技术在网状内皮增生病鉴别诊断上的应用和研发163
第四节 病理学观察比较的诊断意义165
一、三种病毒性肿瘤病的剖检病理病变比较165
二、三种病毒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比较166
三、不同病毒诱发的混合性肿瘤167
附件1 禽白血病诊断技术(GB/T 26436—2010)167
附件2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诊断技术(NY/T 1247—2006)171
附件3 鸡致病性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特异性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试剂盒176
附件4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pol基因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试剂盒180
第七章 我国鸡群病毒肿瘤病的防控策略182
第一节 我国鸡群马立克氏病防控的综合措施182
一、免疫失败原因分析182
二、严格预防生产和使用有外源病毒污染的MDV疫苗和其他弱毒疫苗183
三、保证雏鸡阶段正常的免疫功能184
四、继续改进MDV疫苗184
五、生物安全187
第二节 我国鸡群禽白血病的防控净化策略187
一、选择净化的种源及净化原种群190
二、原种鸡场的核心群外源性白血病病毒的净化191
三、严格预防使用被外源性ALV污染的弱毒疫苗192
四、鸡舍的环境控制193
五、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控制作用193
六、疫苗免疫的预防作用195
第三节 鸡群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的预防控制195
一、避免使用污染REV的弱毒疫苗195
二、预防带有REV全基因组的重组鸡痘病毒野毒株的流行196
三、控制鸡舍蚊子等昆虫的传播196
四、种鸡群净化及种鸡疫苗免疫196
第八章 我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研究展望198
第一节 继续跟踪我国鸡群中肿瘤性病毒感染的流行趋势198
一、我国鸡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演变趋势198
二、鸡群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变异趋势199
三、鸡群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变异趋势199
第二节 继续追踪我国鸡群中MDV与REV或ALV间的基因重组200
第三节 我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防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研究200
一、新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200
二、以弱毒MDV为载体的新型疫苗的研究201
三、不断完善鸡群对病毒性肿瘤病的综合性防控技术202
第四节 MDV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202
一、与MDV的严格细胞结合性相关的基因202
二、meq肿瘤基因的生物学活性203
三、MDV特有的pp3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203
第五节 与病毒致肿瘤相关的科学问题204
一、鸡群容易发生多种多样的病毒性肿瘤的原因204
二、急性致肿瘤性ALV发生及致病的生物学机制206
第九章 结语207
一、我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的普遍性和长期性207
二、共感染是我国鸡群中病毒性肿瘤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208
三、我国鸡群中肿瘤性病毒的变异208
四、适于我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的检测试剂和诊断方法209
五、我国鸡群病毒性肿瘤病的预防控制209
附 与本书相关的已公开或发表的资料和论文210
热门推荐
- 3554500.html
- 1891475.html
- 2281440.html
- 3817041.html
- 1833517.html
- 3410646.html
- 1887639.html
- 24759.html
- 1859365.html
- 3429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2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0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9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2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6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6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0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6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