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从入门到精通 配视频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Linux从入门到精通 配视频教程
  • 潘光洋,蔡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2218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inux从入门到精通 配视频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走进Linux1

第1章 Linux概述1

1.1 Linux的发展史1

1.2 Linux的发行版本3

1.2.1 Ubuntu3

1.2.2 Mandriva Linux4

1.2.3 PCLinuxOS4

1.2.4 Gentoo Linux4

1.2.5 openSUSE5

1.2.6 DebianGNU/Linux5

1.2.7 FedoraLinux5

1.3 Linux操作系统的优势6

1.3.1 开放性6

1.3.2 可定制性强6

1.3.3 系统稳定7

1.3.4 成本低7

1.3.5 网络性能好7

1.4 小结8

第2章 Ubuntu概述9

2.1 Ubuntu简史9

2.1.1 Debian的发展史9

2.1.2 Ubuntu的发展史11

2.2 Ubuntu的读音和含义12

2.3 Ubuntu衍生版本12

2.3.1 Ubuntu正式支援的衍生版本13

2.3.2 Ubuntu非正式支援的衍生版本14

2.4 Ubuntu 12.04的新特点14

2.5 小结15

第二部分 走进Ubuntu世界16

第3章 安装Ubuntu系统前的准备16

3.1 软硬件要求16

3.2 安装方法16

3.2.1 wubi无痛安装17

3.2.2 光盘启动安装17

3.2.3 USB启动盘安装17

3.2.4 网络安装17

3.2.5 虚拟机安装18

3.3 制作启动介质18

3.3.1 制作启动光盘18

3.3.2 制作USB启动盘20

3.4 磁盘分区21

3.4.1 磁盘的基础知识21

3.4.2 使用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分区22

3.4.3 使用Live CD分区24

3.5 小结26

第4章 安装Ubuntu系统27

4.1 介质启动安装27

4.1.1 选择语言27

4.1.2 准备安装Ubuntu28

4.1.3 安装类型29

4.1.4 磁盘分区30

4.1.5 所在地区和国家31

4.1.6 键盘类型31

4.1.7 设置用户信息31

4.2 wubi安装32

4.2.1 wubi安装准备32

4.2.2 wubi安装系统34

4.2.3 wubi卸载系统35

4.3 虚拟机上安装——使用VMware35

4.3.1 使用VMware的好处36

4.3.2 安装VMwa.re36

4.3.3 创建Ubuntu虚拟主机37

4.3.4 运行Ubuntu虚拟主机40

4.4 小结40

第5章 快速设置系统41

5.1 设置网络连接41

5.1.1 有线网络41

5.1.2 无线网络42

5.1.3 ADSL拨号上网43

5.2 更新和升级44

5.2.1 设置软件源44

5.2.2 设置软件包更新参数46

5.2.3 手动更新软件包46

5.3 基本设置47

5.3.1 设置中文语言支持47

5.3.2 设置显示分辨率48

5.3.3 设置输入法49

5.3.4 设置桌面背景51

5.3.5 设置自动登录51

5.3.6 设置启动应用程序52

5.3.7 设置日期和时间53

5.4 小结54

第6章 GNOME 3桌面55

6.1 GNOME 3简介55

6.2 GNOME 3的安装56

6.2.1 安装GNOME Shell56

6.2.2 安装tweak59

6.2.3 安装主题59

6.3 GNOME 3的基本概念60

6.3.1 面板60

6.3.2 窗口62

6.4 桌面设置63

6.4.1 更新语言支持63

6.4.2 设置桌面快捷图标63

6.4.3 设置主题64

6.4.4 设置窗口64

6.4.5 设置字体66

6.4.6 设置主菜单66

6.5 GNOME 3中的常用软件68

6.5.1 字符终端68

6.5.2 文件管理器68

6.5.3 归档管理器69

6.5.4 文本编辑器70

6.5.5 办公软件套件71

6.5.6 计算器71

6.5.7 图像编辑软件72

6.5.8 媒体播放器73

6.5.9 光盘刻录器75

6.5.1 0邮件客户端工具75

6.6 小结76

第7章 Unity 3D桌面77

7.1 Unity 3D简介77

7.2 Unity 3D的基本概念78

7.2.1 标题面板78

7.2.2 启动栏79

7.2.3 窗口79

7.2.4 Dash主页80

7.2.5 滚动条81

7.3 使用Unity 3D81

7.3.1 检测软硬件条件81

7.3.2 安装Compiz相关程序83

7.3.3 设置3D效果83

7.4 Unity 3D开启的问题与解决87

7.4.1 使用附加驱动程序安装独立显卡驱动87

7.4.2 不显示启动栏和面板或快捷键功能无效87

7.5 小结88

第三部分 管理方法89

第8章 Shell基本命令89

8.1 Shell概述89

8.1.1 Shell的基本概念89

8.1.2 Shell的特点90

8.1.3 Shell的种类91

8.1.4 Shell的使用环境92

8.2 Shell命令的使用93

8.2.1 命令行语法93

8.2.2 命令行提示符94

8.2.3 配置Shell94

8.2.4 编辑命令行97

8.2.5 命令行自动补全98

8.2.6 显示历史命令98

8.2.7 后台执行99

8.2.8 退出Shell99

8.3 帮助命令99

8.3.1 help命令99

8.3.2 man命令100

8.3.3 info命令101

8.3.4 命令的帮助选项103

8.4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104

8.4.1 切换目录命令cd104

8.4.2 文件和目录浏览命令ls105

8.4.3 文件和目录的创建命令106

8.4.4 移动复制命令108

8.4.5 删除命令110

8.4.6 修改访问权限的命令chmod112

8.4.7 压缩解压命令114

8.5 用户管理命令和系统操作命令118

8.5.1 用户管理命令118

8.5.2 系统操作命令121

8.6 小结124

第9章 软件包管理126

9.1 软件包管理机制126

9.1.1 Deb软件包管理机制126

9.1.2 RPM128

9.1.3 tar软件包管理机制129

9.2 字符终端软件包管理工具130

9.2.1 使用dpkg命令管理Deb软件包130

9.2.2 APT133

9.2.3 其他字符终端软件包管理工具140

9.3 Ubuntu软件中心145

9.3.1 Ubuntu软件中心简介145

9.3.2 Ubuntu软件中心中软件源设置146

9.3.3 搜索软件包146

9.3.4 查看软件包信息147

9.3.5 安装软件包148

9.3.6 卸载软件包149

9.3.7 查看软件包管理的历史149

9.4 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149

9.4.1 安装和启动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150

9.4.2 安装软件包150

9.4.3 安装软件集151

9.5 更新管理器152

9.6 小结152

第10章 磁盘管理154

10.1 认识磁盘和文件系统154

10.1.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154

10.1.2 常见文件系统157

10.1.3 目录结构162

10.1.4 文件链接163

10.2 磁盘分区管理165

10.2.1 磁盘分区165

10.2.2 使用fdisk命令进行磁盘分区166

10.2.3 使用parted命令进行磁盘分区171

10.2.4 磁盘格式化命令176

10.2.5 磁盘实用工具179

10.3 磁盘管理命令181

10.3.1 转换磁盘数据命令dd182

10.3.2 显示磁盘使用空间命令du183

10.3.3 报告已安装文件系统的空间情况命令df184

10.4 磁盘挂载管理185

10.4.1 mount命令186

10.4.2 umount命令188

10.4.3 配置文件设置挂载189

10.5 磁盘配额190

10.5.1 使用磁盘配额的条件和磁盘配额的类型190

10.5.2 磁盘配额应用的命令191

10.5.3 磁盘配额实例191

10.6 小结194

第11章 系统管理195

11.1 用户管理195

11.1.1 用户管理配置文件196

11.1.2 命令行管理用户账户198

11.1.3 图形操作界面管理用户账户202

11.2 用户群组管理204

11.2.1 用户群组管理配置文件205

11.2.2 命令行管理用户群组206

11.3 KUser用户管理工具210

11.3.1 添加用户211

11.3.2 添加用户群组212

11.4 进程管理和作业控制213

11.4.1 进程及作业214

11.4.2 进程管理214

11.4.3 作业控制223

11.5 小结225

第12章 网络管理226

12.1 TCP/IP网络基础226

12.1.1 网络分类226

12.1.2 常用网络设备228

12.1.3 TCP/IP系统架构230

12.1.4 TCP232

12.1.5 IP234

12.2 网络配置文件237

12.2.1 /etc/hosts配置文件237

12.2.2 /etc/NetworkManager/Network Manager.conf配置文件238

12.2.3 /etc/network/interfaces 配置文件240

12.2.4 /etc/resolv.conf配置文件241

12.2.5 /etc/host.conf配置文件242

12.2.6 /etc/services配置文件243

12.3 网络管理工具243

12.3.1 网络配置命令ifconfig244

12.3.2 网络检测命令ping246

12.3.3 查看网络状态信息命令 netstat247

12.3.4 设置路由表命令route248

12.3.5 网络工具249

12.4 小结252

第四部分 桌面应用253

第13章 常用应用软件253

13.1 Firefox浏览器253

13.1.1 启动Firefox253

13.1.2 设置主页254

13.1.3 添加附加组件254

13.1.4 添加书签256

13.1.5 查看历史256

13.2 电子邮件工具Thunderbird257

13.2.1 Thunderbird的设置257

13.2.2 Thunderbird的使用259

13.3 多媒体软件265

13.3.1 视频播放软件265

13.3.2 音频播放软件269

13.3.3 刻录软件Brasero270

13.3.4 照片管理软件Shotwell272

13.3.5 GIMP273

13.4 文件传输和共享工具gFTP278

13.4.1 gFTP的书签功能279

13.4.2 连接FTP服务器281

13.4.3 上传和下载281

13.5 Remmina远程桌面客户端282

13.5.1 连接Ubuntu服务器282

13.5.2 连接WindowsXP桌面284

13.6 小结285

第14章 办公软件包LibreOffice286

14.1 Writer的使用286

14.1.1 文本操作287

14.1.2 基本编辑287

14.1.3 页面设置289

14.1.4 文字设置291

14.1.5 段落设置293

14.1.6 表格处理294

14.2 Calc的使用296

14.2.1 基本结构296

14.2.2 对工作表的操作297

14.2.3 对单元格的操作298

14.2.4 输入数据和公式299

14.3 Impress的使用301

14.3.1 Impress的基本操作302

14.3.2 设置动态效果304

14.3.3 演示文稿的放映304

14.4 Draw的使用305

14.4.1 Draw的启动和退出306

14.4.2 Draw窗口的基本组成306

14.4.3 Draw中的工具307

14.5 Math的使用309

14.5.1 Math的启动和退出309

14.5.2 Math窗口的基本组成309

14.5.3 相关基础知识310

14.5.4 Math的功能311

14.5.5 Math的使用311

14.6 Base的使用312

14.6.1 Base的安装和启动312

14.6.2 创建数据库314

14.6.3 数据库窗口操作314

14.7 小结317

第15章 打印机管理318

15.1 CUPS简介318

15.1.1 CUPS的配置文件318

15.1.2 Web浏览器管理工具321

15.1.3 system-config-printer打印管理工具322

15.2 图形操作界面管理323

15.2.1 添加打印机323

15.2.2 设置打印机属性327

15.2.3 打印机基本管理331

15.2.4 打印任务队列管理331

15.3 命令行管理333

15.3.1 打印文件333

15.3.2 设置打印机选项335

15.4 小结336

第五部分 Linux编程337

第16章 Linux编程工具337

16.1 VIM/VI编程工具337

16.1.1 VIM/VI简介337

16.1.2 VIM/VI的操作338

16.1.3 VIM/VI的配置347

16.2 C/C++编程工具348

16.2.1 GCC348

16.2.2 gdb调试工具352

16.2.3 make工具356

16.3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357

16.3.1 Eclipse和Eclipse CDT简介358

16.3.2 安装Eclipse CDT358

16.4 小结363

第17章 Shell脚本编程364

17.1 Shell脚本语言简介364

17.1.1 选择Shell脚本语言364

17.1.2 Shell脚本的简单实例365

17.2 Shell脚本编程基础365

17.2.1 变量366

17.2.2 条件测试表达式(条件表达式)371

17.2.3 Shell的内置命令373

17.3 程序控制结构375

17.3.1 条件控制结构376

17.3.2 循环控制结构378

17.4 Shell脚本高级编程383

17.4.1 函数383

17.4.2 正则表达式385

17.4.3 调试Shell脚本387

17.5 Shell脚本编程应用实例解说389

17.6 小结391

第六部分 服务器管理392

第18章 服务器基础知识392

18.1 服务器概述392

18.2 系统启动393

18.2.1 系统启动过程393

18.2.2 系统运行级394

18.2.3 服务和守护进程的启动397

18.3 管理守护进程400

18.3.1 守护进程400

18.3.2 服务器守护进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400

18.3.3 xinetd的配置401

18.3.4 xinetd的配置实例404

18.4 任务计划406

18.4.1 一次性任务计划407

18.4.2 周期性任务计划409

18.5 小结412

第19章 Apache服务器413

19.1 Apache服务器简介413

19.1.1 Apache服务器的发展413

19.1.2 Apache服务器的特色414

19.2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和管理414

19.2.1 安装Apache服务器414

19.2.2 管理Apache服务器416

19.3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417

19.3.1 Apache服务器的相关目录和文件417

19.3.2 常用的配置选项421

19.4 添加虚拟主机426

19.4.1 添加虚拟主机的步骤426

19.4.2 添加虚拟主机的应用实例426

19.5 SSL及用户认证428

19.5.1 启动mod ssl模块428

19.5.2 生成证书和安装证书428

19.5.3 修改配置文件和重启Apache服务器430

19.6 小结431

第20章 VSFTP服务器432

20.1 VSFTP服务器简介432

20.1.1 FTP服务器的特性432

20.1.2 FTP服务器的用户类型433

20.2 VSFTP服务器的安装和管理433

20.2.1 安装VSFTP服务器433

20.2.2 管理VSFTP服务器434

20.3 VSFTP服务器的配置435

20.3.1 VSFTP服务器的配置文件435

20.3.2 常用的配置选项437

20.3.3 常用配置实例444

20.4 VSFTP服务器的连接447

20.4.1 ftp命令及其应用448

20.4.2 使用浏览器连接VSFTP服务器453

20.5 小结454

第21章 Samba服务器455

21.1 Samba服务器简介455

21.1.1 SAM协议与Samba服务器的关系455

21.1.2 Samba服务器456

21.2 Samba服务器的安装和管理457

21.2.1 安装Samba服务器457

21.2.2 管理Samba服务器458

21.3 Samba服务器的配置460

21.3.1 smb.conf配置文件的内容和组成460

21.3.2 smb.conf配置文件的编写格式和变量462

21.3.3 smb.conf配置文件中的全局配置选项463

21.3.4 smb.conf配置文件中的共享配置选项466

21.3.5 使用smb.conf配置文件实现共享的实例467

21.4 Samba服务器的管理工具472

21.4.1 system-config-samba 配置工具472

21.4.2 SWAT474

21.5 小结479

第22章 NFS服务器480

21.1 NFS服务器简介480

21.1.1 NFS服务器的优点480

22.1.2 NFS协议480

22.1.3 RPC协议481

22.2 NFS服务器的安装和管理482

22.2.1 安装NFS服务器482

22.2.2 管理NFS服务器483

22.3 NFS服务器的配置484

22.3.1 /etc/exports配置文件484

22.3.2 配置实例486

22.3.3 使用NFSv4协议487

22.4 应用NFS服务器中的资源488

22.4.1 客户端的应用488

22.4.2 查看指定NFS服务器中的共享资源489

22.4.3 手动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资源490

22.4.4 自动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资源491

22.5 小结491

第七部分 Linux安全管理492

第23章 Linux系统安全492

23.1 Linux系统安全机制简介492

23.1.1 防火墙492

23.1.2 PAM494

23.1.3 入侵检测系统495

23.1.4 加密文件系统497

23.1.5 安全审计497

23.1.6 强制访问控制498

23.2 防火墙499

23.2.1 iptables的基本知识499

23.2.2 iptables的应用503

23.3 网络服务安全508

23.3.1 使用xinetd超级守护进程配置安全网络508

23.3.2 Apache服务器的安全设置510

23.3.3 FTP服务器的安全设置511

23.3.4 远程连接使用OpenSSH协议512

23.4 安全日志512

23.4.1 安全日志简介512

23.4.2 rsyslog服务的配置514

23.4.3 查看日志的图形工具516

23.4.4 使用命令查看日志516

23.5 小结518

第24章 Linux系统安全防范519

24.1 常见攻击类型519

24.2 木马和病毒防范523

24.2.1 防范措施523

24.2.2 木马和病毒引起的异常情况523

24.3 入侵检测及入侵检测系统snort524

24.3.1 入侵检测简介524

24.3.2 入侵检测系统snort525

24.3.3 snort的应用528

24.4 系统安全策略540

24.4.1 Linux系统的账户策略540

24.4.2 密码策略540

24.4.3 Linux的基本文件权限541

24.4.4 Linux的远程登录541

24.5 小结5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