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与防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与防治
  • 鞠建华,戴传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510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遥感技术-应用-喀斯特地区-沙漠化-监测-西南地区;喀斯特地区-沙漠化-防治-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与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岩溶石漠化的概念3

第二节 岩溶石漠化的表现及危害4

一、岩溶石漠化的表现4

二、岩溶石漠化的危害7

第三节 岩溶石漠化的研究现状8

第四节 岩溶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9

第二章 石漠化的成因分析11

第一节 自然背景因素11

一、地貌背景11

二、气象背景12

三、地质构造背景13

四、岩石背景14

五、水文地质条件15

第二节 人为因素16

七、植被16

六、土壤背景16

一、观念错位、意识淡薄17

二、人口急剧增长18

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或低18

四、发展政策措施的偏差与失误19

五、资源产权制度缺陷19

第三章 岩溶石漠化遥感研究——常用的遥感数据简介20

一、美国Landsat系列21

第一节 资源卫星系列21

二、法国SPOT系列23

三、中巴资源卫星系列(CBERS)25

第二节 地球观测系统EOS(Terra)27

第三节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28

一、美国的艾科诺斯卫星(IKNOS)29

二、快鸟卫星(QuickBird)29

三、OrbView-331

四、福卫二号卫星(Formosat-2)32

第四节 雷达卫星32

一、返回式遥感卫星33

第五节 其他遥感卫星33

二、小卫星34

第六节 航空遥感数据34

第四章 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36

第一节 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的内容36

一、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的内容36

二、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的尺度划分37

第二节 岩溶石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类分级37

一、岩溶石漠化的光谱特性41

第三节 岩溶石漠化的遥感图像特征与光谱特性41

二、典型碳酸盐岩的影像特征42

三、岩溶石漠化的遥感影像特征45

第四节 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的技术流程49

一、石漠化遥感调查的技术流程49

二、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的步骤49

第五节 遥感数据预处理50

一、遥感数据选择50

二、遥感图像辐射校正51

三、遥感图像几何纠正52

四、遥感图像的相对配准54

五、遥感图像数字镶嵌与剪裁58

六、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60

第六节 遥感图像的融合处理技术61

一、遥感图像融合处理技术的发展62

二、数据融合的原理与方法63

三、图像融合的层次结构及融合方法63

四、图像融合效果评价65

五、图像融合的应用66

第七节 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69

二、增强比值植被指数(ERVI)70

一、常规的植被指数法70

三、增强型植被指数(EVI)71

四、Ts-EVI特征空间下的温度植被角度(TVA)72

第八节 石漠化遥感信息提取74

一、传统方法74

二、二次图像分析分类法75

三、人机交互解译77

四、解译结果验证78

一、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的内容80

第一节 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的内容80

第五章 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80

二、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的尺度划分81

三、岩溶石漠化变化程度等级划分81

第二节 遥感变化检测的原理与方法82

一、变化检测的原理82

二、变化检测的方法82

一、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86

二、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的步骤86

第三节 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86

三、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88

四、岩溶石漠化演变分析88

第六章 中国西南地区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与监测91

第一节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概述91

一、行政区划、地理位置91

二、地形地貌、气象、水文91

三、区域地质概况92

一、碳酸盐岩分布图的编制方法94

第二节 区域碳酸盐岩分布特征94

四、区域生态环境概况94

二、碳酸盐岩区域分布特征95

三、碳酸盐岩时代分布特征95

第三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00

一、贵州省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00

二、云南省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06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10

四、湖南省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13

五、四川省及重庆市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15

六、广东省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18

七、湖北省碳酸盐岩分布特征120

第四节 区域岩溶地貌分布特征122

一、岩溶地貌分类122

二、区域岩溶地貌分布特征123

第五节 区域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128

第六节 岩溶石漠化演变特征141

第二节 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151

一、系统建设原则151

第七章 基于Web服务的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监测运行系统151

第一节 系统设计目标与系统内容151

二、系统设计原则152

第三节 数据库系统框架152

一、系统结构153

二、数据库结构154

三、运行模式155

第四节 系统技术方法与软硬件环境155

一、技术路线155

三、系统软硬件配置156

二、技术方法156

第五节 系统数据库设计157

一、建立西南八省(区、市)城市基本信息数据库157

二、建立岩溶石漠化遥感调查方法数据库157

三、建立西南八省(市、区)岩溶地貌特征数据库157

四、建立西南八省(市、区)碳酸盐岩分布特征数据库158

五、建立西南八省(市、区)岩溶石漠化现状及演变特征数据库158

六、建立西南八省(市、区)影像及成果图件数据库159

第六节 数据库系统功能描述159

第一节 系统设计目标163

第八章 网络三维岩溶石漠化监测管理分析系统163

第二节 系统设计原则164

第三节 系统设计方法与框架165

第四节 系统主要功能166

第五节 系统主要特色170

第六节 系统实施效果171

第九章 岩溶石漠化治理173

第一节 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内容173

一、岩溶石漠化治理的目标173

二、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原则175

三、岩溶石漠化治理的重点177

四、岩溶石漠化治理技术178

五、岩溶石漠化治理的难点及问题180

第二节 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地学治理模式182

第三节 岩溶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经济治理模式183

一、高效合理利用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资源,解决基本生存问题183

二、以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为主的岩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184

三、岩溶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185

四、因地制宜,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185

主要参考文献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