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与人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学与人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
  • 李妮,陈公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0645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国学-青少年读物;人生哲学-青少年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与人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儒学文化——家国情怀2

第一节 儒学的品格养成2

一、仁、义、礼、智、信3

二、温、良、恭、俭、让12

三、忠、孝、廉、耻、勇17

四、儒学积极品格养成的过程20

五、儒学道德伦理准则与积极心理学良好品格比较20

第二节 儒学的社会构建22

一、修身23

二、齐家23

三、治国、平天下24

第三节 儒学的幸福感26

一、成人达己27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8

三、乐于学习29

四、乐交贤友30

五、乐天知命31

第四节 “慎独”的现实价值33

一、何谓“慎独”33

二、如何“慎独”34

三、“慎独”在今天的积极作用35

第五节 儒学思想的生命力36

一、永不过时的“修身”理念36

二、“世界大同”的积极社会理想38

第二章 道家文化——自然为大42

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美德42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42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45

三、祸福相依,积极乐观46

四、无为而治,以柔克刚48

第二节 道教信仰的影响50

一、道教信仰的形成51

二、道教信仰对世人品格养成的影响52

第三章 启蒙读本——淬炼精华56

第一节 蒙学精粹《三字经》56

一、《三字经》浓缩中华传统文化精华56

二、启蒙人生的《三字经》57

第二节 《幼学琼林》之积极意蕴64

一、《幼学琼林》的内容特点64

二、太平盛世:憧憬的理想社会65

三、兴睦之家:彰扬的社会组织67

四、人伦之道:崇尚的人际关系69

五、君子之德:倡导的心理品质73

六、追求卓越:推崇的人生目标78

第三节 《增广贤文》的生活智慧81

一、智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84

二、勇气——面临内在或外在压力时誓达目标的愿望105

三、仁慈——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积极力量111

四、正义——文明的积极力量117

五、节制——做事不过分的积极力量119

六、卓越——使自己与全人类相联系的积极力量127

第四章 经典名著——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追求140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140

一、完美偶像诸葛亮140

二、忠义的化身关羽158

三、千古英雄话曹操165

第二节 《西游记》不畏艰险求取真经186

一、信仰造就了《西游记》186

二、《西游记》的精神追求191

三、团队精神和积极品格194

第五章 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204

第一节 演绎智慧204

第二节 崇尚仁爱205

第三节 匡扶正义207

第六章 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211

第一节 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212

一、《诫子书》的写作背景212

二、《诫子书》的教育理念213

三、《诫外甥书》218

第二节 家训族谱的教育作用221

一、家训的作用221

二、族谱的作用232

第三节 义门陈氏235

一、江州义门陈235

二、百犬同槽237

三、义门家范、家训及家法238

第四节 曾国藩对后代成功的家庭教育250

一、曾国藩遗嘱原文250

二、曾国藩四条遗嘱译文252

三、曾国藩遗嘱的积极心理学解析254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257

第一节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258

一、尊重自然259

二、道法自然261

第二节 克己修身以养成积极的人格265

一、“克己”对于养成积极人格的重要性266

二、修身之积极目的267

第三节 中华文化,助推构建世界大同271

一、积极处理利益关系271

二、中华民族珍爱和平275

三、中华文化助推积极世界大同构建280

主要参考文献284

后记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