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古诗歌语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云路著;范子烨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世界图书西安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8145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歌语言-研究-中国-中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古诗歌语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俱怀逸兴壮思飞——中古诗歌语言研究概况1
第一节 历代笔记对中古诗歌语词的阐释2
第二节 历代诗文注解对中古诗歌语词的阐释13
第三节 中古诗歌与现当代语言学研究15
一、词汇15
二、语法17
三、语音18
第一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中古诗歌的来源与继承21
第一节 中古诗歌的语言风格23
一、“语近情遥”的诗歌语言风格25
二、古代学者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评价27
第二节 中古诗歌对先秦诗歌的继承28
一、“风”“雅”精神的影响28
二、诗歌艺术形式的影响31
三、先秦诗歌语言的继承32
第三节 中古诗歌对后世的影响39
一、前人关于中古诗歌影响的论述39
二、唐诗借鉴中古诗歌举例46
第二章 雅俗熙熙物态妍——中古诗歌的语汇构成51
第一节 文言词52
一、有所承袭的古语词52
二、中古产生的雅言词59
第二节 俗语词64
一、俗语词往往源自民间新词65
二、附加式多为俗语词69
第三节 方言词和外来词73
第四节 常用词75
一、中古时期的常用词76
二、流传至今的常用词78
三、常用词的某些特殊含义80
四、常用词演变研究释例82
第五节 习语和成语92
一、中古诗歌习语举例92
二、中古诗歌成语举例99
第三章 物换星移几度秋——古诗理解的古今差异102
第一节 古今理解的差异102
一、古今理解相同103
二、古今理解微别103
三、古今理解迥异109
第二节 古今事物存在而用词变化——产生古今差异的原因之一112
一、常用词的古今变化113
二、名称的古今变化115
三、构词方式的古今变化117
第三节 古今词语存在而词义变化——产生古今差异的原因之二123
第四节 社会环境变化而词语变化——产生古今差异的原因之三130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130
二、自然环境的影响138
三、生活环境的影响139
第四章 略解琴心浑未透——从认知语义角度考察诗歌语词144
第一节 从语境入手体会语义差别144
第二节 从认知体验考察诗歌语词151
第三节 从词义通感的角度理解诗歌语词162
一、感官动词的互换163
二、感官名词的连类而及169
三、感官动词的并列成词170
第四节 从行为动词到心理动词的同步引申172
第五节 心理动词的词义同步引申179
第五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语言学角度考察诗歌语词含义186
第一节 从结构入手分析复音词意义186
第二节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同类语词192
第三节 从本义考察诗歌语词意义203
第四节 从同类词语考察诗歌语词210
第五节 从语音的角度考察同类词语218
第六节 从语源的角度考察同类词语225
第六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全方位考察诗歌语词233
第一节 细致体味普通语词的特殊含义233
第二节 从语法入手考察词义242
第三节 从修辞角度理解词义245
第四节 从时代性分析词语的不同含义249
第五节 辩证地理解词语含义258
第六节 从人称所指的角度考察词义263
一、自称例263
二、他称、泛称例265
三、第二人称例266
第七节 情感词的意义引申267
第七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异文入手理解中古诗歌272
第一节 诗歌异文产生的原因272
一、理解差异造成的异文272
二、避讳等因素造成异文275
三、传抄征引产生异文278
第二节 异文的类型之一:同义词替换280
一、用后世的流行词语替换280
二、用今字代替古字286
三、两者皆可的异文289
第三节 异文的类型之二:形近与音近异文299
一、形近异文299
二、音同异文304
第四节 异文的类型之三:以意修改产生的异文306
第八章 松风吹散满山云——从句法与行文角度理解古代诗歌314
第一节 利用对文相应的行文规律314
一、同义对文是诗歌主要的行文规律314
二、同义对文规律的应用320
第二节 利用反义相对或类义相对的行文规律337
一、反义相对举例337
二、反义对文的几个特点337
三、利用反义对文解释词义340
四、利用类义相对的归类341
第三节 利用互文见义的行文规律343
一、互文见义的类型344
二、互文见义的作用345
第四节 利用同义并列的规律347
一、同义并列是最常见的构词方式348
二、叠音词与同义并列的异同350
三、同义并列与对文同义的互证352
第九章 烟开远水双鸥落——中古诗歌双音词的结构类型358
第一节 并列式双音词361
一、同义并列构成双音词361
二、具体语素与抽象语素并列构成双音词369
三、反义并列构成双音词379
第二节 动宾式双音词381
第三节 定中式双音词386
第四节 状中式双音词394
第十章 密叶因裁吐新花——中古诗歌的附加式构词403
第一节 附加式双音词的鉴别403
一、附加式成词的条件403
二、附加式鉴别的方法407
第二节 附加式双音词举例416
一、名词性附加式416
二、副词性附加式419
三、动词性附加式430
第三节 中古诗歌附加式的特点438
一、附加式凝固后不可逆序使用438
二、庙堂诗、文言诗附加式较多438
三、附加式有时与衬字作用相似440
第十一章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古诗歌的同步构词445
第一节 妆饰类词语的同步构词445
第二节 寄语类词语的同步构词449
第三节 忧伤类词语的同步构词451
第四节 疑问词的同步构词461
第五节 时间词的同步构词469
第六节 状情貌类词语的大量繁衍473
第七节 拟音词与叠音词举例484
一、中古诗歌叠音词的复杂性484
二、中古诗歌拟音词举例485
第十二章 清诗句句尽堪传——中古诗歌的语法现象488
第一节 丰富的句法类型488
一、丰富的感叹(询问)句488
二、被动句的使用492
三、役使句的使用493
四、几种表疑问的方式494
五、丰富的反问句496
六、述补式的句式500
第二节 近、现代汉语虚词的萌芽504
一、副词举例504
二、连词举例511
第三节 方位词的构词变化512
一、方位词“中”的意义与构词512
二、方位词“半”的意义与构词519
三、方位词“上”的意义与构词520
四、方位词“里”的意义与构词522
主要参考文献524
主要词语索引537
后记549
热门推荐
- 1297768.html
- 2393648.html
- 1893764.html
- 660736.html
- 3854281.html
- 2788416.html
- 423754.html
- 721185.html
- 3422226.html
- 3768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1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0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8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8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6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5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3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