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
  • 谭日辉,吴祖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67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意义3

第二节 社会心态的理论研究4

一 心态概念的产生5

二 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剖析研究6

三 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变迁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9

四 分群体进行的社会心态研究11

五 关于社会心态失衡对策的研究12

第三节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的关系研究14

一 社会心态15

二 民生建设25

三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的关系29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34

第五节 资料来源与样本介绍36

一 样本量的确定36

二 样本介绍36

第二章 社会情绪与民生建设38

第一节 公众对社会的满意感与经济社会整体建设38

一 公众对社会总体状况的满意感38

二 公众对社会不同方面的满意感39

三 公众对自身状态的满意度42

四 公众对经济发展的满意度44

五 公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46

第二节 社会安全感与平安北京建设48

一 分项安全感50

二 分项安全感的强度比较58

第三节 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1

一 非正式网络的社会支持61

二 正式制度的社会支持63

第四节 社会信任感与社会信任体系建设68

一 社会系统信任感69

二 人际信任感70

第五节 社会公平感与社会分配体系建设73

一 公众对社会不公平的评价73

二 公众应对不公平事件的行为倾向79

三 公众对社会风险因素的判断80

第六节 公众的社会和谐稳定感与和谐社会建设83

第七节 小结84

一 社会情绪基调积极向上,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比较满意,社会安全感普遍比较高84

二 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满意度比较高,总体上正式制度的支持远低于非正式制度的支持85

三 社会公平、社会诚信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总体上远未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86

第三章 关于民生建设的一些社会共识88

第一节 民生建设与中国梦88

第二节 公众眼中的社会问题89

一 公众最担忧的社会问题是腐败问题94

二 公众认为中国社会最应提倡诚信94

三 公众最关注的是改善民生95

第三节 公众对民生问题的感受与评价99

一 公众相对剥夺感较强99

二 公众对地方政府满意度不高100

三 公众社会态度评价偏低101

第四节 不同群体对民生建设的认知差异102

一 公众视野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102

二 公众对干群关系的认知104

三 公众对贫富差距的认识107

第五节 公众对新媒体传播与民生建设的认识109

一 公众认同微博的积极影响109

二 对网络“大V”公众认识全面110

三 新媒体促进了公众的社会认同112

第六节 小结113

第四章 社会行为意向与民生建设115

第一节 社会预期与民生建设115

第二节 社会矛盾与民生建设117

一 社会矛盾和冲突118

二 社会矛盾的化解策略122

第三节 社会参与意愿与民生建设125

第四节 社会心理取向与民生建设128

一 自我弱势群体定位129

二 强迫性相对剥夺感129

三 不利最小化追求129

四 父母官依赖情结130

五 法不责众的勇气130

六 群体性精神趋同130

第五节 小结131

第五章 公众价值观与政治文化民生建设132

第一节 公众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132

第二节 公众民主意识和政治监督意识增强139

第三节 公众更看重情感价值140

第四节 公众社会稳定意识较强143

第五节 公众生活动力积极向上144

第六节 小结148

第六章 当前民生建设基础上的社会心态的特征、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趋势151

第一节 当前社会心态的十大特征151

第二节 当前社会心态的突出问题154

一 相对剥夺感增强,全民弱势心理蔓延154

二 新兴网络传媒助推易形成“两种极端”,影响社会稳定与团结155

三 非利益相关群体心态失衡是社会不稳定的潜流,民生建设任重道远156

四 民众的经济信心和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能够预测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行为倾向157

第三节 当前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157

第七章 基本结论160

一 社会情绪总体稳定,物质民生建设仍需大力加强160

二 社会共识总体上积极向上,精神民生开始凸显161

三 社会价值观多元,政治文化民生不容忽视162

第八章 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原则和建议165

第一节 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基本原则165

一 科学发展,圆梦中华165

二 适度预期,共创和谐166

三 关注未来,关注教育167

四 爱国为本,凝聚人心167

五 廉政为民,诚信致富168

六 扩大支持,缓解压力168

七 公共参与,民主管理168

八 媒体引导,共建价值169

第二节 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政策建议170

一 保障民生需求,协调利益关系172

二 加强社会建设,推动民生富裕、社会公正172

三 将社会心态作为社会稳定预警的重要指标,为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174

四 通过分析社会心态的变化特点,及时检查政府工作和公共政策实施的成效175

五 应着力加强民生领域的建设,引导人们形成合理预期176

六 重视负面事件在风险沟通中的深远影响,开展网络舆情探索与干预工作177

七 加强民生建设,关注“底线生存”,促进和谐发展177

八 关注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及其他体制外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引导部分人群的不良行为倾向178

九 引导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利益沟通,推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和谐关系179

十 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增强民生政策的落实能力179

参考文献181

附录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调查问卷188

后记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