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结构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
  • (美)A.H. 尼尔逊(Arthur H. Nilson)著;过镇海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5719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概论4

1.1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4

预应力混凝上4

1.2结构形式5

1.3荷载12

1.4适用性、承载力和结构的安全性15

1.5基本设计原理17

1.6设计规范18

1.7 ACI规范的安全性条款19

1.8对于钢筋混凝土性能的21

基本假设21

1.9承受轴向荷载构件的性能22

参考文献27

习题27

2.2水泥28

第二章材料28

2.1概述28

2.3骨料29

2.4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30

2.5输送、浇注、捣实及养护32

2.6质量控制32

2.7外加剂34

2.8受压状态下的特性35

2.9抗拉强度40

2.10组合应力作用下的强度41

2.11收缩和温度的影响43

2.12高强混凝土44

2.13用于混凝土的钢材46

2.14钢筋47

2.15焊接钢丝网52

2.16预应力钢材52

参考文献54

第三章梁的受弯分析和设计57

3.1概述57

3.2匀质梁的弯曲57

3.3钢筋混凝土梁的性能59

3.4配受拉钢筋的矩形梁设计67

3.5设计图表75

3.6梁设计中应考虑的实际问题77

3.7配有受拉和受压钢筋的矩形梁79

3.8 T形梁85

参考文献91

习题91

第四章梁的剪切和斜向受拉94

4.1概述94

4.2匀质弹性梁的斜向受拉95

4.3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97

4.4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102

4.5 ACI规范抗剪设计的条款106

4.6轴向力的影响113

4.7变高度梁117

4.8剪切分析和设计的替代模型118

4.9深梁122

4.10摩擦抗剪设计方法131

参考文献135

习题136

第五章粘结、锚固及延伸长度138

5.1弯曲粘结的基本原理138

5.2极限粘结强度及延伸长度141

5.3 ACI规范对受拉钢筋延伸的条款143

5.4受拉钢筋的弯钩锚固147

5.5腹筋的锚固要求150

5.6焊接钢丝网151

5.7受压钢筋的延伸152

5.9梁内钢筋的截断点及弯起点153

5.8成束钢筋153

5.10完整的梁设计例题159

5.11钢筋的连接162

参考文献164

习题165

第六章适用性168

6.1概述168

6.2受弯构件的裂缝168

6.3 ACI规范有关裂缝控制的条款170

6.4挠度控制173

6.5瞬时挠度173

6.6长期荷载产生的挠度176

6.7 ACI规范对挠度控制的条款178

6.8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183

6.9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弯矩与185

曲率关系185

习题188

参考文献188

第七章扭转分析和设计190

7.1概述190

7.2素混凝土构件的扭转192

7.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扭转193

7.4剪扭196

7.5 ACI规范的扭转设计条款197

习题204

参考文献204

第八章短柱206

8.1概述:轴心受压206

8.2横向钢箍和螺旋钢箍208

8.3矩形截面压弯柱211

8.4应变协调分析和相关图212

8.5平衡破坏214

8.6分布配筋217

8.8圆柱219

8.7不对称配筋219

8.9 ACI规范安全性条款220

8.10设计图表221

8.11双向弯曲223

8.12压力等值线法225

8.13压力倒数法226

8.14双向弯曲柱的计算机分析229

8.15柱内钢筋的连接230

参考文献231

习题231

第九章细长柱234

9.1概述234

9.2轴心受压柱235

9.3压弯柱238

9.4 ACI规范关于忽略长细比的准则242

9.5 ACI规范关于有支撑与无支撑框架的准则243

9.6无侧移框架的ACI弯矩增大法244

9.7有侧移框架的ACI弯矩增大法250

9.8对长细比效应的二阶分析256

参考文献258

习题259

第十章节点区配筋设计261

10.1概述261

10.2梁柱节点区262

10.3分析节点区性能的压杆-拉杆模型271

10.4次梁-主梁节点272

10.5有凸边的大梁273

10.6拐角和T形节点274

10.7柱牛腿和墙牛腿277

参考文献281

习题281

11.1连续性283

第十一章静不定梁和框架的分析283

11.2荷载分布284

11.3框架的简化分析285

11.4弹性分析方法286

11.5结构的理想化287

11.6初步设计291

11.7近似分析291

11.8 ACI弯矩系数295

11.9极限分析297

11.10结论305

参考文献306

习题307

第十二章边支承板308

12.1板的类型308

12.2单向板设计309

12.3温度和收缩配筋311

12.4四边支承双向板的性能315

12.5用系数法分析317

12.6四边支承双向板的配筋323

12.7挠度控制326

12.8其他考虑329

参考文献330

习题330

第十三章柱支承的双向板332

13.1概述332

13.2直接设计法334

13.3受弯钢筋338

13.4 ACI规范中对截面高度的限制340

13.5等代框架法346

13.6无柱帽平板和有柱帽平板的抗剪设计352

13.7柱边的弯矩传递364

13.8板上开洞366

13.9挠度计算367

13.10水平荷载下的分析373

参考文献375

习题376

第十四章板的塑性铰线分析378

14.1概述378

14.2上限和下限定理380

14.3塑性铰线的规则380

14.4板块平衡分析法383

14.5虚功分析法384

14.6正交各向异性配筋及斜塑性铰线388

14.7边缘和角部的特殊情况389

14.8集中荷载下的扇形图391

14.9塑性铰线理论的局限性392

参考文献393

习题393

15.1概述396

第十五章设计板的条带法396

15.2基本原理397

15.3荷载分配的选择397

15.4矩形板400

15.5固定边与连续性401

15.6无支承的边406

15.7带孔的板412

15.8改进的条带法415

15.9板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比较421

参考文献422

习题422

第十六章基础425

16.1类型和功能425

16.2扩展基础425

16.3设计因素426

16.4荷载、地基承载力和基础尺寸427

16.5墙基础428

16.6柱基础430

16.7联合基础436

16.8双柱基础437

16.9条形基础、交叉条形基础和筏基443

16.10桩承台444

参考文献446

习题447

第十七章挡土墙448

17.1挡土墙的功能及类型448

17.2土压力449

17.3一般荷载条件下的土压力451

17.4外稳定性452

17.5结构设计基本原理454

17.6排水和其他构造455

17.7例题:重力式挡土墙设计456

17.8例题:悬臂式挡土墙设计458

17.9扶壁式挡土墙463

17.10 预制的挡土墙464

参考文献466

习题466

第十八章混凝土建筑体系467

18.1概述467

18.2楼板和屋盖体系468

18.3嵌板墙、幕墙和承重墙479

18.4剪力墙480

18.5建筑物预制混凝土483

18.6典型的房屋工程图496

参考文献497

第十九章预应力混凝土499

19.1概述499

19.2预加应力的效果499

19.3预张力的建立503

19.4预应力的钢材505

19.5预应力结构的混凝土507

19.6弹性弯曲分析508

19.7受弯承载力513

19.8部分预应力517

19.9基于混凝土应力极限的受弯设计518

19.10截面形状选择525

19.11钢束形状527

19.12基于荷载平衡的受弯设计529

19.13预应力的损失533

19.14剪切、斜拉和腹筋536

19.15粘结应力,传递长度和延伸长度542

19.16锚固区设计543

19.17挠度547

参考文献550

习题551

20.1概述552

第二十章抗震设计552

20.2结构反应553

20.3地震荷载准则556

20.4 ACI抗震设计特别条款559

20.5 ACI对框架的规定560

20.6 ACI对结构墙、隔板和568

桁架的规定568

20.7 ACI对受剪承载力的规定568

20.8 ACI对中等地震危险性地区框架的规定572

参考文献573

习题573

附录574

附录A设计用表574

附录B SI转换系数:美国惯用单位转换为SI公制单位605

附录C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统一设计方法606

参考文献609

英中名词对照6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