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信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信息
  • 杨学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8349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信息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信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的定义、存在形态和基本属性1

1.1 信息的定义2

1.1.1 定义信息必须满足的条件2

1.1.2 信息的定义4

1.1.3 什么是,什么不是5

1.2 信息的存在形态6

1.2.1 自在态6

1.2.2 自有态7

1.2.3 记录态9

1.2.4 信息三态之间的关系11

1.2.5 信息态的转换13

1.3 信息的一般属性14

第2章 信息的运动19

2.1 信息形态转换中的运动20

2.1.1 自在态信息向自有态信息的转换21

2.1.2 自在态信息向记录态信息的转换22

2.1.3 自有态信息向自在态信息转换的运动22

2.1.4 自有态信息向记录态信息的转换23

2.1.5 记录态信息向自在态信息的转换24

2.1.6 记录态信息向自有态信息的转换24

2.2 信息的移动25

2.2.1 移动的类型25

2.2.2 信息移动过程的环节与分解29

2.2.3 信息移动的约束32

2.2.4 信息移动的演进35

2.3 信息处理36

2.3.1 信息处理的定义36

2.3.2 信息处理的类型37

2.3.3 转换类信息处理38

2.3.4 组织类信息处理41

2.3.5 计算类信息处理42

2.3.6 信息处理的要素和体系架构44

2.3.7 信息处理能力的演进46

2.4 形式信息的积累49

2.4.1 形式信息积累的定义和类型49

2.4.2 形式信息积累的要素和架构50

2.4.3 形式信息积累的目的和路径52

2.5 载体和外壳的演进53

2.5.1 载体、外壳、含义的关系及演进模式54

2.5.2 载体演进和载体与外壳的分离55

2.5.3 外壳的演进和外壳与含义的分离57

2.6 本章小结59

第3章 信息结构63

3.1 信息结构的定义64

3.2 信息结构的类型和形态65

3.2.1 自有信息结构和共有信息结构66

3.2.2 隐性结构和显性结构67

3.2.3 自在态信息的结构68

3.2.4 自有态信息的结构69

3.2.5 记录态信息的结构70

3.3 信息单元71

3.3.1 定义71

3.3.2 信息单元的一般构成72

3.3.3 信息单元的确立73

3.3.4 信息结构中几类主要的信息单元75

3.4 信息单元及信息结构例示79

3.4.1 二维静态单元的信息结构例示80

3.4.2 三维静态跨信息态信息结构的示例84

3.4.3 三维动态跨信息态信息单元的示例94

3.5 信息结构的标识与函数100

3.5.1 标识的目的和类型101

3.5.2 标识的规范和体系102

3.5.3 函数的类型和特征103

3.6 信息结构的一般模型108

3.6.1 信息结构的构成108

3.6.2 信息结构的一般模型109

3.6.3 最简信息结构与冗余112

3.7 信息结构的可用性114

3.7.1 定义114

3.7.2 信息结构可用性的一般过程和构成要素115

3.7.3 隐性结构的可用性和局限性115

3.7.4 显性结构及其可用性119

3.7.5 信息结构的显性121

3.8 显性信息结构的完备性129

3.8.1 信息结构完备的相对性129

3.8.2 信息结构完备的测度132

3.8.3 信息结构间的关系及完备性137

3.9 关于信息结构的进一步讨论141

3.9.1 信息结构是连接不同态信息的纽带141

3.9.2 信息结构对加快和引导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43

3.9.3 信息结构的一些重要特征144

第4章 信息的增长147

4.1 信息增长的定义和发展阶段148

4.1.1 信息增长的定义148

4.1.2 信息增长的发展阶段149

4.2 自有态信息的增长152

4.2.1 遗传信息的增长152

4.2.2 认知信息的增长156

4.2.3 非生物自有态信息的增长160

4.3 记录信息的增长161

4.3.1 信息记录的过程161

4.3.2 记录信息增长模型166

4.3.3 记录信息的度量170

4.4 信息结构的增长173

4.4.1 信息结构增长的定义173

4.4.2 显性信息结构增长的一般模式173

4.4.3 显性信息结构增长的基本规范174

4.5 显性信息结构完备的充要条件179

4.6 信息结构显性的承担主体180

4.6.1 主体的属性及动力180

4.6.2 主体的能力181

4.6.3 协同构建与共享183

4.7 显性信息结构完备的先验性一般假定184

4.7.1 一般假定的构成分析184

4.7.2 预期工作量185

4.7.3 复杂性187

4.7.4 实施路径190

4.7.5 信息结构显性完备的动力来源假定191

4.8 信息结构显性的方法和工具192

4.8.1 方法论的一般讨论192

4.8.2 工具的形成194

4.8.3 开放、开源和交互平台201

4.8.4 工具的演进204

4.8.5 长期进化207

4.9 信息增长的规律和轨迹208

4.9.1 独特的增长过程和规律208

4.9.2 跨越转折点210

4.9.3 创建信息处理新逻辑211

第5章 信息的逻辑215

5.1 信息逻辑的架构216

5.1.1 信息按不同规律运动的起源216

5.1.2 信息逻辑的组成要素219

5.1.3 信息逻辑分析的标识方式220

5.2 感知、转换和映射222

5.2.1 信息含义在信息转换和移动中的一般规律222

5.2.2 生物体的感知和转换224

5.2.3 信息系统的感知或转换227

5.3 连接场及其表述229

5.3.1 连接的对象230

5.3.2 连接的形式235

5.3.3 连接的实现237

5.4 计算规划和架构240

5.4.1 计算规划与架构的一般性问题240

5.4.2 微处理、短逻辑243

5.4.3 泛包容244

5.4.4 内计算246

5.4.5 多中心计算248

5.4.6 结构的持久扩展249

5.5 构件集合的计算和多维计算251

5.5.1 构件集合的比较251

5.5.2 基于构件集合的组合和分解253

5.5.3 信息结构的维度和多维计算254

5.6 非连续的连续进化255

5.6.1 非连续的连续进化规律256

5.6.2 感知力258

5.6.3 表达力259

5.6.4 解释力261

5.6.5 重现力262

5.6.6 中断与连续263

5.6.7 进化的时空逻辑265

5.7 信息逻辑的进一步讨论267

5.7.1 连接和计算逻辑的一般问题267

5.7.2 显性信息结构自我进化的逻辑问题268

5.7.3 信息逻辑的基本特征269

第6章 信息空间271

6.1 信息空间272

6.1.1 信息空间的构成272

6.1.2 信息发展阶段及信息空间构成的变化274

6.1.3 主体的演变276

6.1.4 信息空间的存在、消亡与扩展278

6.1.5 信息空间进化的几个规律280

6.2 信息空间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282

6.2.1 认知能力与信息空间发展的一般关系283

6.2.2 信息空间发展初期的认知能力285

6.2.3 信息空间发展中期的认知能力286

6.2.4 信息空间发展后期的认知能力289

6.2.5 一个假设:如果信息是物理世界的构成要素290

6.3 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和生命空间的关系292

6.3.1 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293

6.3.2 信息空间与生命空间293

6.3.3 三个空间互动下的宇宙演进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