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
  • (美)Treadway委员会发起组织委员会编译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288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72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指南11

Ⅰ.指南的目标11

Ⅱ.监督的性质和目标12

Ⅲ.监督模型13

建立监督的基础13

设计并执行监督程序16

评估并汇报结果19

其他考虑事项20

Ⅳ.总结22

卷二——应用29

Ⅰ.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9

监督职能30

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的结构31

监督模型33

Ⅱ.建立监督的基础34

管理层基调34

组织结构35

理解内控有效性的初始点38

Ⅲ.设计并执行监督程序41

风险排序42

识别关键控制44

识别有说服力的信息48

实施监督程序55

Ⅳ.评估并汇报结果59

排序并沟通结果60

内部报告61

外部报告62

Ⅴ.其他考虑事项64

对外包控制活动的监督64

信息技术在监督中的应用64

文档记录的规范化及水平65

监督的范围66

Ⅵ.评价监督的效果及效率68

附录A: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原则69

附录B:监督模型与1992 COSO框架的匹配70

专业术语76

卷三——案例85

Ⅰ.介绍85

监督模型85

Ⅱ.为监督建立一个基础85

高层基调86

案例1:持续发展和沟通对包括监督在内的内部控制的期望86

案例2:建立正式的风险委员会来发展和沟通对监督的期望87

案例3:制定鼓励对潜在控制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报告的内部审计政策87

组织结构87

案例4:通过建立关键日记账的记录/审核标准,明确角色分工和责任88

案例5:通过正式的风险委员会来制定和沟通期望88

案例6:建立风险控制职能,以促进控制的发展和对这些控制的监督88

案例7:明确监督职责的分配89

案例8:审计委员会利用内部审计,以解决某些风险89

案例9:使用自我评估,将监督责任灌输到整个管理结构90

案例10:内部审计改进其计划,使之与组织战略规划进程相适应90

案例11:董事会的监督随着风险而调整90

案例12:优化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渠道91

案例13:修改监督方法以改进工厂一级的内部控制监督91

理解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准92

案例14:有效使用控制初始点93

案例15:建立一个始于风险优先排序的基准93

Ⅲ.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93

风险排序93

案例16: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调整监督的类型、时间和范围94

案例17:使用正式化的风险评估方法95

案例18:将正式的风险评估方法与相关控制相结合95

识别关键控制95

案例19:在对关键控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审计程序96

案例20:小型制造公司对关键控制的考虑96

识别有说服力的信息97

案例21:将经营与财务整合到一个技术平台上97

案例22:使用间接信息处理经营风险98

案例23:在应对业务风险时,平衡直接和间接信息的使用98

案例24:更好地利用间接信息来提高对薪资的监督99

实施监督程序99

案例25:必要的调整以改善持续监督100

案例26:通过内部审计或其他方式,使用持续自我评估程序进行周期性的再确认100

案例27:业务执行过程中己识别的变化或潜在的变化导致对监督的重新考虑100

Ⅳ.评估和报告结果101

优先排序和沟通结果101

案例28:使用工具来帮助排序、追踪和报告潜在的缺陷101

案例29:使用工具来帮助排序、追踪和报告潜在的缺陷101

案例30:使用合格的人员来评估控制缺陷102

案例31:使用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来评估潜在缺陷的严重性102

对内报告102

案例32:为已识别的缺陷建立报告指引102

案例33:使用电子表格来追踪和报告缺陷103

案例34:为已识别的控制缺陷建立等级规模和报告指引103

对外报告103

案例35:从组织与外部审计共同计划中获益104

案例36:考虑使用外部专家104

Ⅴ.其他考虑105

监督外包服务方的内部控制105

案例37:获得并评估外部组织的独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05

利用技术进行监督105

案例38:使用监督状态追踪工具和“仪表盘”报告106

案例39:使用监督现状追踪工具106

案例40:持续监督职责分工控制106

案例41:通过使用账户调节追踪工具来改进监督107

案例42:通过对交易数据进行条件测试来进行持续监督107

案例43:通过对交易数据进行条件测试来进行持续监督107

案例44:使用回归分析的持续监督108

案例45:使用信息化工具追逐系统授权的改变并确认潜在的职权分工问题109

案例46: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关键控制110

Ⅵ.综合案例110

大型零售组织对分店存货控制的监督110

中型制造组织内针对某些运营风险的控制的监督122

信息技术控制监督129

附录A:ABC公司COSO使用文档138

附录B:季度和年度管理者陈述147

附录C:季度与年度披露委员会审阅程序一览表153

附录D:企业风险矩阵1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