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
  • 林光美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40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35页
  • 主题词:经济作物-栽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1 特用作物含义3

2 地道药材3

本章参考文献5

第二章 无公害中草药生产6

1 无公害中草药概念6

2 危害中药污染物的种类6

3 农残检测与安全限量8

4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8

本章参考文献9

第三章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0

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概念10

2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意义10

3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内容10

4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认证检查11

5 中药材GAP基地的资料整理11

6 中药材质量管理12

7 福建省中药材GAP研究及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17

本章参考文献24

第四章 中药材经济管理26

1 中药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6

2 中药材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26

3 中药材产业经济管理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趋势28

4 中药材企业预测、决策与计划29

5 中药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30

6 中药材成本控制32

7 中药材产业的经营与管理34

8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药材产业化及其推进战略36

9 闽台中药材区域经济合作39

本章参考文献42

中篇 特用作物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药基础知识与应用45

1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45

2 中药的性能46

3 中药的应用49

4 常用中药53

本章参考文献56

第二章 特用作物的栽培技术基础57

1 生态环境与特用作物栽培57

2 特用作物的育种和良种繁育58

3 特用作物的播种和移栽59

4 特用作物的田间管理60

5 特用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65

6 特用作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以药用作物为例66

7 特用作物的引种驯化栽培69

本章参考文献71

第三章 特用作物组织培养与设施栽培72

1 特用作物的组织培养72

2 特用作物的组织培养实例——鱼腥草组织培养初步试验74

3 特用作物的设施栽培76

本章参考文献78

第四章 野果野菜加工保藏技术79

1 野果野菜加工保藏原理79

2 罐头制作82

3 蜜饯与果酱加工85

4 小菜腌制88

5 速冻保鲜92

6 果醋酿造96

本章参考文献98

第五章 保健食品开发99

1 保健食品概述99

2 保健茶与药茶100

3 药膳开发103

4 药膳开发的方向106

本章参考文献107

第六章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提取108

1 天然香料概述108

2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制取方法109

本章参考文献111

第七章 天然色素的提取112

1 天然色素概述112

2 天然色素的种类、生理及保健功能112

3 天然色素的提取113

本章参考文献115

第八章 其他特用作物资源开发116

1 观赏药用植物116

2 植物源甜味剂118

3 植物源农药119

本章参考文献122

下篇 中国南方特用作物开发与利用第一章 巴戟天125

1 植物学特征125

2 生长习性125

3 化学成分、功效125

4 开发利用途径126

5 栽培技术126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27

7 采收与加工128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28

本章参考文献129

第二章 百合130

1 植物学特征130

2 生长习性130

3 化学成分130

4 开发利用途径131

5 栽培技术13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33

7 采收与加工133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34

本章参考文献134

第三章 白花益母草135

1 植物学特征135

2 生长习性135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不良反应135

4 开发利用途径137

5 栽培技术13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39

7 采收与加工140

本章参考文献140

第四章 白术141

1 植物学特征141

2 生长习性141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141

4 开发利用途径142

5 栽培技术14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44

7 采收与加工14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44

本章参考文献145

第五章 薄荷146

1 植物学特征146

2 生长习性146

3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146

4 开发利用途径147

5 栽培技术14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49

7 采收与加工149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49

本章参考文献150

第六章 草珊瑚151

1 植物学特征151

2 生长习性151

3 化学成分、药理151

4 开发利用途径152

5 栽培技术15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54

7 采收与加工15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54

本章参考文献154

第七章 川芎156

1 植物学特征156

2 生长习性15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156

4 开发利用途径157

5 栽培技术15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59

7 采收与加工159

本章参考文献160

第八章 丹参161

1 植物学特征161

2 生长习性161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161

4 开发利用途径162

5 栽培技术16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64

7 采收与加工164

本章参考文献165

第九章 栝楼166

1 植物学特征166

2 生长习性16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166

4 开发利用途径166

5 栽培技术16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69

7 采收与加工169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70

本章参考文献170

第十章 广藿香171

1 植物学特征171

2 生长习性171

3 化学成分171

4 开发利用途径172

5 栽培技术17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74

7 采收与加工17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74

本章参考文献175

第十一章 绞股蓝176

1 植物学特征176

2 生长习性176

3 化学成分、功效176

4 开发利用途径17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79

7 采收与加工180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80

本章参考文献181

第十二章 金线莲182

1 植物学特征182

2 生长习性182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182

4 开发利用途径183

5 栽培技术183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84

7 采收与加工185

本章参考文献186

第十三章 桔梗187

1 植物学特征187

2 生长习性187

3 化学成分、功效187

4 开发利用途径188

5 栽培技术18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90

7 采收与加工190

8 市场行情及预测190

本章参考文献190

第十四章 雷公藤192

1 植物学特征192

2 生长习性192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192

4 开发利用途径194

5 栽培技术194

6 主要病虫害防治195

7 采收及加工196

本章参考文献196

第十五章 莲子197

1 植物学特征197

2 生长习性197

3 化学成分、功效197

4 开发利用途径198

5 栽培技术19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00

7 采收与加工201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01

本章参考文献201

第十六章 芦荟203

1 植物学特征203

2 生长习性203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203

4 开发利用途径204

5 栽培技术20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05

7 采收与加工206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06

本章参考文献206

第十七章 罗汉果207

1 生物学特性207

2 生长习性207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07

4 开发利用途径208

5 栽培技术20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11

7 采收与加工212

本章参考文献213

第十八章 马齿苋214

1 植物学特征214

2 生长习性214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214

4 开发利用途径215

5 栽培技术216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17

7 采收与加工217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17

本章参考文献217

第十九章 马蓝219

1 植物学特征219

2 生长习性219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应用219

4 药用价值220

5 栽培技术22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21

7 采收与加工221

本章参考文献222

第二十章 麦冬223

1 植物学特征223

2 生长习性223

3 化学成分、药理、功效、临床效果223

4 开发利用途径224

5 栽培技术22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26

7 采收与加工226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27

本章参考文献227

第二十一章 蔓荆228

1 植物学特征228

2 生长习性228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28

4 开发利用途径229

5 栽培技术229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30

7 采收与加工231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31

本章参考文献231

第二十二章 曼陀罗232

1 植物学特征232

2 生长习性232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效果232

4 开发利用途径233

5 栽培技术233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34

7 采收和加工235

本章参考文献235

第二十三章 玫瑰茄236

1 植物学特征236

2 生长习性236

3 化学成分、功效236

4 开发利用途径237

5 栽培技术23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39

7 采收与加工239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39

本章参考文献240

第二十四章 魔芋241

2 植物学特征241

2 生长习性241

3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241

4 开发利用途径242

5 栽培技术243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44

7 采收24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45

本章参考文献245

第二十五章 牛蒡246

1 植物学特征246

2 生长习性24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46

4 开发利用途径247

5 栽培技术24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49

7 采收与加工250

8 牛蒡的开发前景250

本章参考文献250

第二十六章 山药251

1 植物学特征251

2 生长习性251

3 化学成分、功效251

4 开发利用途径252

5 栽培技术25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54

7 采收与加工25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55

本章参考文献255

第二十七章 胜红蓟256

1 植物学特征256

2 生长习性25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56

4 开发利用途径257

5 栽培技术25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58

7 采收与加工258

本章参考文献258

第二十八章 石菖蒲259

1 植物学特征259

2 生长习性259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59

4 开发利用途径260

5 栽培技术260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61

7 采收加工261

本章参考文献261

第二十九章 石斛262

1 植物学特征262

2 生长习性262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62

4 开发利用途径263

5 栽培技术263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64

7 采收与加工265

本章参考文献265

第三十章 石蒜266

1 植物学特征266

2 生长习性266

3 化学成分与功效266

4 开发利用途径266

5 栽培技术26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69

7 市场行情及预测269

本章参考文献269

第三十一章 薯莨271

1 植物学特征271

2 生长习性271

3 化学成分与药理271

4 开发利用途径272

5 栽培技术27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74

7 采收与加工274

本章参考文献274

第三十二章 太子参275

1 植物学特征275

2 生长习性275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75

4 开发利用途径276

5 栽培技术27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78

7 采收加工279

8 展望279

本章参考文献280

第三十三章 天麻281

1 植物学特征281

2 生长习性281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82

4 开发利用途径282

5 栽培技术283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84

7 采收与加工284

本章参考文献285

第三十四章 甜叶菊286

1 植物学特征286

2 生长习性28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效果286

4 开发利用途径287

5 栽培技术28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88

7 采收与加工288

本章参考文献289

第三十五章 西洋参290

1 植物学特征290

2 生长习性290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90

4 开发利用途径291

5 栽培技术29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92

7 采收加工29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294

本章参考文献294

第三十六章 仙草296

1 植物学特征296

2 生长习性29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296

4 开发利用途径297

5 栽培技术29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298

7 采收298

本章参考文献299

第三十七章 玄参300

1 植物学特征300

2 生长习性300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00

4 开发利用途径301

5 栽培技术30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02

7 采收与加工303

本章参考文献303

第三十八章 延胡索304

1 植物学特征304

2 生长习性304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04

4 开发利用途径305

5 栽培技术30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06

7 采收与加工307

本章参考文献307

第三十九章 阳春砂仁308

1 植物学特征308

2 生长习性308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临床效果308

4 开发利用途径309

5 栽培技术309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11

7 采收与加工311

本章参考文献312

第四十章 养心草313

1 植物学特征313

2 生长习性313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13

4 开发利用途径314

5 栽培技术314

6 主要病害防治315

7 采收与加工315

8 市场前景316

本章参考文献316

第四十一章 野甘草317

1 植物学特征317

2 生长习性317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效果317

4 开发利用途径318

5 栽培技术31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18

7 采收和加工319

本章参考文献319

第四十二章 野葛320

1 植物学特征320

2 生长习性320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20

4 开发利用途径321

5 栽培技术32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23

7 采收与加工324

本章参考文献324

第四十三章 一见喜(穿心莲)325

1 植物学特征325

2 生长习性325

3 化学成分、药理325

4 开发利用途径326

5 栽培技术326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28

7 采收与加工328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29

本章参考文献329

第四十四章 薏苡331

1 植物学特征331

2 生长习性331

3 化学成分、功效331

4 开发利用途径332

5 栽培技术33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34

7 采收与加工335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35

本章参考文献336

第四十五章 益智337

1 植物学特征337

2 生长习性337

3 成分、功效、药理337

4 开发利用途径338

5 栽培技术33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39

7 采收与加工340

8 留种340

本章参考文献340

第四十六章 淫羊藿341

1 植物学特征341

2 化学成分、功效341

3 开发利用途径342

4 栽培技术342

5 主要病虫害防治344

6 采收与初加工344

本章参考文献344

第四十七章 郁金345

1 植物学特征345

2 生长习性345

3 开发利用途径345

4 栽培技术346

5 主要病虫害防治346

6 采收与加工347

本章参考文献347

第四十八章 鱼腥草348

1 植物学特征348

2 生长习性348

3 化学成分、功效349

4 开发利用途径349

5 栽培技术350

6 田间管理353

7 主要病虫害防治354

8 采收与加工354

本章参考文献355

第四十九章 玉竹356

1 植物学特征356

2 生长习性35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56

4 开发利用途径357

5 栽培技术35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58

7 采收与加工358

本章参考文献359

第五十章 泽泻360

1 植物学特征360

2 生长习性360

3 化学成分、功效360

4 开发利用途径361

5 栽培技术36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63

7 采收与加工364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64

本章参考文献364

第五十一章 浙贝365

1 植物学特征365

2 生长习性365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65

4 开发利用途径366

5 栽培技术366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67

7 采收与加工368

本章参考文献369

第五十二章 紫苏370

1 植物学特征370

2 生长习性370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70

4 开发利用途径371

5 栽培技术37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73

7 采收与加工373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73

本章参考文献373

第五十三章 凹叶厚朴374

1 植物学特征374

2 生长习性374

3 化学成分、功效374

4 开发利用途径374

5 栽培技术37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77

7 采收与加工377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78

本章参考文献378

第五十四章 八角茴香379

1 植物学特征379

2 生长习性379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79

4 开发利用途径380

5 栽培技术380

6 主要虫害防治382

7 采收与加工382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83

本章参考文献383

第五十五章 百两金384

1 植物学特征384

2 化学成分、功效、临床效果384

3 开发利用途径384

4 栽培技术385

5 主要病虫害防治386

6 加工387

本章参考文献387

第五十六章 槟榔388

1 植物学特征388

2 生长习性388

3 化学成分、功效、临床效果388

4 开发利用途径389

5 栽培技术389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91

7 采收与加工391

8 市场行情及预测391

本章参考文献391

第五十七章 杜仲393

1 植物学特征393

2 生长习性393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393

4 开发利用途径394

5 栽培技术394

6 主要病虫害防治395

7 采收与加工396

本章参考文献398

第五十八章 佛手399

1 植物学特征399

2 生长习性399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00

4 开发利用途径400

5 栽培技术40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02

7 采收与加工403

本章参考文献403

第五十九章 橄榄404

1 植物学特征404

2 生长习性404

3 化学成分、功效404

4 开发利用途径405

5 栽培技术40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06

7 采收与加工407

本章参考文献408

第六十章 红豆杉409

1 植物学特征409

2 生态习性409

3 化学成分、功效409

4 开发利用途径410

5 栽培技术410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12

7 市场行情及预测412

本章参考文献413

第六十一章 黄饭花414

1 植物学特征414

2 生长习性414

3 化学成分、药理414

4 开发利用途径415

5 栽培技术41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16

7 采收与加工416

本章参考文献417

第六十二章 金银花418

1 植物学特征418

2 生长习性418

3 化学成分、药理418

4 开发利用途径419

5 栽培技术420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22

7 采收与加工423

8 市场行情及预测423

本章参考文献423

第六十三章 苦楝425

1 植物学特征425

2 生长习性425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25

4 开发利用途径426

5 栽培技术427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28

7 采收与加工428

8 前景展望428

本章参考文献428

第六十四章 两面针429

1 植物学特征429

2 生长习性429

3 药理、临床应用429

4 开发利用途径430

5 栽培技术431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31

7 采收与加工432

8 市场行情及预测432

本章参考文献432

第六十五章 龙眼433

1 植物学特征433

2 生长习性433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33

4 开发利用途径434

5 栽培技术434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35

7 加工与采收436

本章参考文献436

第六十六章 绿衣枳实437

1 植物学特征437

2 生长习性437

3 化学成分、功效、临床效果437

4 开发利用途径437

5 栽培技术43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39

7 采收与加工439

本章参考文献440

第六十七章 满山白441

1 植物学特征441

2 生长习性441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41

4 开发利用途径442

5 栽培技术44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43

7 采收与加工443

8 市场行情及预测443

本章参考文献443

第六十八章 枇杷444

1 植物学特征444

2 生长习性444

3 化学成分、功效444

4 开发利用途径445

5 栽培技术44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46

7 采收与加工447

8 市场行情及预测447

本章参考文献447

第六十九章 肉桂448

1 植物学特征448

2 生长习性448

3 成分、功效、药理448

4 开发利用途径449

5 栽培技术450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51

7 采收与加工451

本章参考文献452

第七十章 三尖杉453

1 植物学特征453

2 生长习性453

3 化学成分与功效453

4 开发利用途径454

5 繁殖技术45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56

7 采收与加工456

本章参考文献456

第七十一章 山苍子457

1 植物学特征457

2 生长习性457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57

4 开发利用途径458

5 栽培技术458

6 病虫害防治459

7 采收与加工460

本章参考文献460

第七十二章 山胡椒461

1 植物学特征461

2 生长习性461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61

4 开发利用途径462

5 栽培技术462

6 采收与加工463

7 市场行情及预测464

本章参考文献464

第七十三章 山茱萸465

1 植物学特征465

2 生长习性465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65

4 开发利用途径466

5 栽培技术466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68

7 采收与加工469

本章参考文献469

第七十四章 使君子470

1 植物学特征470

2 生长习性470

4 开发利用途径471

5 栽培技术471

6 病虫害防治472

7 采收与加工472

本章参考文献472

第七十五章 乌梅474

1 植物学特征474

2 生长习性474

3 化学成分、功效474

4 开发利用途径475

5 栽培技术475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77

7 采收、加工与储藏477

8 市场行情及预测478

本章参考文献478

第七十六章 银杏479

1 植物学特征479

2 生长习性479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80

4 开发利用途径480

5 栽培技术48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83

7 采收与加工484

本章参考文献484

第七十七章 余甘子486

1 植物学特征486

2 生长习性486

3 化学成分、功效、药理486

4 开发利用途径488

5 栽培技术48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89

7 采收与加工490

本章参考文献490

第七十八章 栀子491

1 植物学特征491

2 生长习性491

3 化学成分、功效491

4 开发利用途径491

5 栽培技术492

6 主要病虫害防治494

7 采收与加工495

8 市场行情及预测495

本章参考文献496

第七十九章 茯苓497

1 植物学特征497

2 生长习性497

3 化学成分、功效497

4 开发利用途径498

5 栽培技术498

6 主要病虫害防治500

7 采收与加工500

8 市场行情及预测501

本章参考文献501

后记5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