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膀胱肿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四维,杨为民,李家贵主编;叶章群,周惜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746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膀胱疾病:肿瘤-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膀胱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3
第1章 膀胱的解剖3
第一节 膀胱的胚胎发生学3
目录3
第二节 膀胱的形态、位置及毗邻6
第三节 膀胱周围的结构、间隙及筋膜7
第四节 膀胱壁及连接部的结构11
一、膀胱壁的结构11
二、连接部的结构14
一、动脉16
第五节 膀胱的动脉、静脉及淋巴回流16
二、静脉17
三、淋巴回流17
第六节 膀胱的神经支配18
一、交感神经19
二、副交感神经19
三、内脏感觉神经19
第七节 膀胱的内部结构19
三、输尿管口20
四、尿道内口20
二、膀胱三角区20
一、膀胱的黏膜20
五、膀胱的容量21
第八节 膀胱尿控生理及有关正常数据21
一、膀胱尿控生理21
二、膀胱测压22
第2章 膀胱肿瘤病理学26
第一节 概述26
一、正常膀胱的组织学26
二、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26
四、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类27
三、膀胱癌的转移和传播27
第二节 尿路上皮性肿瘤33
一、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33
二、膀胱移行细胞癌38
三、膀胱鳞癌43
四、膀胱腺癌44
五、未分化癌45
六、其他类型尿路上皮性肿瘤46
第三节 尿路非上皮性肿瘤47
一、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48
二、良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56
第四节 其他类型60
一、肿瘤抗原62
第3章 膀胱肿瘤免疫学62
第一节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62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66
三、肿瘤免疫监视69
四、肿瘤逃避免疫监视及肿瘤形成70
第二节 肿瘤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73
一、肿瘤不能提供适当的靶抗原73
二、肿瘤抗原呈递过程或机体免疫应答障碍74
三、肿瘤细胞的逃逸、免疫刺激和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79
四、Fas/FasL系统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79
七、膀胱肿瘤逃逸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80
六、免疫抑制作用80
五、肿瘤细胞促进转移80
第三节 膀胱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产物82
一、癌基因家族82
二、抑癌基因84
三、凋亡相关基因87
四、其他88
第四节 膀胱肿瘤的免疫学检查92
一、FDA推荐的膀胱肿瘤标志物92
二、其他生物学标志物96
一、膀胱肿瘤的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102
第五节 膀胱肿瘤的免疫学治疗102
二、膀胱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105
三、膀胱肿瘤的免疫导向治疗107
四、膀胱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108
五、膀胱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110
六、膀胱肿瘤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免疫治疗112
第4章 膀胱肿瘤分子生物学114
第一节 肿瘤特异性抗原114
一、定义114
二、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特点114
三、肿瘤特异性抗原在肿瘤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15
四、常见肿瘤特异性抗原116
五、肿瘤特异性抗原研究基因克隆技术118
六、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119
第二节 T细胞与肿瘤识别121
一、T细胞受体与肿瘤抗原识别121
二、T细胞识别的靶分子123
三、参与识别的辅助分子126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膀胱肿瘤129
一、Caspase蛋白酶家族130
二、细胞凋亡的途径130
三、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调节机制132
四、细胞凋亡与膀胱肿瘤治疗进展136
五、结语138
第四节 端粒酶与膀胱肿瘤140
一、端粒及端粒酶140
二、端粒酶与肿瘤141
三、膀胱癌与端粒酶活性141
四、端粒酶在膀胱癌诊断的应用143
五、膀胱癌中端粒酶检测方法143
六、治疗144
七、端粒酶阳性表达在膀胱癌预后中的价值146
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148
第五节 膀胱肿瘤相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148
一、基因工程概述148
三、基因工程与膀胱肿瘤149
四、膀胱肿瘤基因工程疫苗152
第5章 癌基因与膀胱肿瘤155
第一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55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55
二、癌基因与肿瘤的抑制基因158
第二节 癌基因的检测168
一、肿瘤基因过表达及其检测168
二、基因突变及其检测169
第三节 膀胱肿瘤的基因治疗170
一、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170
二、膀胱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况171
三、膀胱肿瘤基因治疗的近况及单抗导向治疗的现状171
第6章 细胞因子与膀胱肿瘤175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共同特性175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175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175
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177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178
一、干扰素179
二、肿瘤坏死因子家族180
三、白细胞介素家族182
四、转化生长因子-β186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187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193
一、生物活性检测法194
二、免疫学检测法195
三、流式细胞术195
四、细胞因子核酸检测法196
二、肿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人膀胱肿瘤细胞系的建立198
一、前言198
第一节 膀胱肿瘤原代细胞培养及膀胱肿瘤细胞系培养198
第7章 膀胱肿瘤相关基础实验198
三、肿瘤细胞的传代培养203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的实验211
一、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211
二、转基因动物技术的相关概念212
三、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目的212
四、转基因动物技术体系的组成212
五、制作转基因动物的途径213
六、转基因动物的检测216
七、转基因动物的命名218
八、转基因动物在人类膀胱肿瘤研究中的应用219
九、小结221
第二篇 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发病学225
第8章 膀胱肿瘤的流行病学225
第一节 概述225
一、地区分布225
二、人群分别226
三、时间趋势228
四、分子流行病学228
第二节 膀胱肿瘤的个体易感性与职业因素229
一、膀胱肿瘤的个体易感性229
二、职业因素230
第三节 膀胱肿瘤与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233
一、吸烟233
二、液体摄入和水源234
三、咖啡234
四、人工甜味剂234
五、膳食234
六、尿道疾病235
七、药物235
第9章 膀胱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38
第一节 膀胱肿瘤发病相关因素239
第二节 发病机制250
第三篇 膀胱肿瘤诊断269
第10章 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269
第一节 膀胱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表现269
第二节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表现270
第三节 膀胱肿瘤转移的临床表现271
第11章 实验室检查273
第一节 一般检查273
第二节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273
第三节 流式细胞术276
第五节 其他肿瘤相关标记物检测277
第四节 图像分析术277
第12章 膀胱肿瘤的影像学检查293
第一节 B超检查293
第二节 泌尿系造影检查295
第三节 CT检查297
第四节 MRI检查298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299
第13章 膀胱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302
第一节 膀胱镜发展史302
一、尿道膀胱镜结构及种类304
第二节 现代尿道膀胱镜的结构及使用304
二、膀胱镜的使用306
第三节 膀胱肿瘤镜下观及鉴别308
一、膀胱镜窥视方法308
二、膀胱肿瘤镜下观及鉴别310
第四节 活组织检查法311
第五节 荧光染色膀胱镜检查311
一、传统染色膀胱镜检312
二、光动力学诊断膀胱肿瘤(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313
第14章 膀胱肿瘤的分类和临床分期318
第一节 膀胱肿瘤的分类318
第二节 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324
第15章 膀胱肿瘤的鉴别诊断328
第四篇 膀胱肿瘤治疗335
第16章 膀胱肿瘤的治疗335
第一节 概述335
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35
二、膀胱部分切除术336
三、全膀胱切除术336
四、尿流改道337
五、抗癌药物膀胱内灌注338
七、光动力学治疗339
六、激光治疗339
八、水压力治疗膀胱肿瘤342
九、放射治疗342
十、化学治疗343
十一、生物治疗345
十二、术后的观察随访及术后复发的预防347
第二节 治疗原则348
一、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48
二、根据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制定合理的手术和辅助治疗方案348
三、膀胱肿瘤的术后随访和对复发的预防349
第一节 经尿道手术352
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352
第17章 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352
二、激光治疗膀胱癌357
第二节 膀胱部分切除术361
第三节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尿流改道364
一、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64
二、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71
三、异位可控回盲肠升结肠膀胱术373
四、异位可控回肠膀胱术382
五、Camey膀胱391
六、正位可控Kock回肠膀胱术394
七、正位可控乙状结肠膀胱术396
八、去带盲结肠膀胱术401
第四节 膀胱肿瘤的非切除治疗404
一、经尿道微波针刺消融术治疗膀胱癌404
二、微波热疗406
三、体外聚焦超声热疗407
四、膀胱黏膜下注射无水乙醇409
五、流体静力压治疗410
第18章 膀胱肿瘤化疗412
第一节 细胞周期、增殖比率和倍增时间412
第二节 膀胱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及其对癌细胞作用差异413
第三节 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耐药性及对策417
第四节 联合化疗基本原则418
第五节 膀胱肿瘤全身化疗419
第六节 动脉灌注化疗422
第七节 膀胱灌注化疗425
第八节 化疗并发症及防治430
第19章 膀胱肿瘤的放射治疗436
第一节 放射治疗的物理基础436
一、放射源的物理性质436
二、有关名词的规定439
一、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441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基础441
二、LET和相对生物效应443
三、“氧”对肿瘤放疗的影响443
四、肿瘤组织的放射生物学特点444
五、放射效应与时间、剂量因素445
六、放射治疗的反应445
七、正常组织的耐受量446
第三节 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448
第四节 膀胱癌的放射治疗455
一、放射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地位456
二、放射治疗方式456
一、膀胱放射损伤459
第五节 放射并发症及处理459
二、小肠和大肠的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463
第20章 膀胱肿瘤的其他治疗方法468
第一节 膀胱肿瘤的介入治疗468
第二节 膀胱肿瘤的生物治疗469
第三节 膀胱肿瘤的基因治疗471
第四节 膀胱肿瘤的导向治疗473
第五节 膀胱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475
第六节 膀胱肿瘤的激光治疗476
第七节 膀胱肿瘤的冷冻治疗477
第八节 膀胱肿瘤的中医治疗479
第九节 晚期膀胱肿瘤的姑息疗法482
第21章 膀胱肿瘤复发的治疗484
第一节 复发的概念、机制及复发率484
一、肿瘤复发的病理学概念484
二、肿瘤复发的分类484
三、复发的原因及机制485
四、膀胱肿瘤的复发率487
第二节 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及预防复发的方法487
一、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487
二、预防复发的方法491
一、膀胱肿瘤复发的监测和诊断493
第三节 复发的诊断和治疗493
二、膀胱肿瘤复发的治疗496
第22章 膀胱肿瘤转移治疗501
第五篇 预防与预后507
第23章 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507
一、基本原理507
二、膀胱癌的筛选507
三、早期诊断方法508
第一节 化疗药物膀胱灌注510
一、烷化剂510
第24章 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510
二、抗生素类511
三、抗代谢类药物514
四、植物类药物514
五、其他类药物515
第二节 免疫治疗517
一、卡介苗(BCG)及其细胞骨架(CWS)517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520
三、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521
五、诺卡菌细胞壁骨架(Nocardia rubra cell wall skeleton,N-CWS)522
六、溶链菌(Picibanil,OK-432)522
四、短小棒状杆菌(C Parvum,CP)522
七、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523
八、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淋巴毒素(lymphotoxins,LT)524
九、超抗原(Superantigen,SAg)524
十、钥孔戚血蓝素(immuno-cyanin或keyhole limpet haemocyanin,KLH)525
十一、其他525
十二、免疫毒素526
十三、母牛分枝杆菌526
第三节 基因治疗527
二、单抗导向治疗528
一、基因灭活治疗528
三、转基因治疗529
第四节 联合治疗532
一、联合运用化疗药532
二、联合运用化疗与免疫疗法533
三、联合运用化疗与电疗535
四、联合运用化疗与热疗535
五、联合运用化疗与黏膜黏附剂536
六、联合运用化疗与磁疗537
七、联合运用化疗与放疗538
一、膀胱肿瘤MDR的形成机制544
第一节 膀胱肿瘤多药耐药性544
第25章 膀胱肿瘤多药耐药性及膀胱灌注化疗方案选择544
二、膀胱肿瘤MDR的逆转553
三、小结555
第二节 浅表性膀胱肿瘤膀胱灌注治疗方案的选择557
第26章 化学预防563
一、概述563
二、维生素565
三、多胺合成抑制剂569
四、尿pH值569
一、表浅性膀胱肿瘤的预后与治疗措施的关系571
第一节 预后与治疗措施的关系571
第27章 膀胱肿瘤预后571
二、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预后与治疗措施的关系574
三、原位癌的预后与治疗措施的关系575
第二节 预后与手术技术的关系576
第三节 估计预后的标志物577
一、概述577
二、基因类标志物578
三、抗原类标志物582
四、蛋白及酶类标志物583
五、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的标志物584
六、其他585
热门推荐
- 3346754.html
- 3341834.html
- 1947182.html
- 2386493.html
- 3440968.html
- 2605996.html
- 2258770.html
- 3670951.html
- 3564772.html
- 688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7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6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1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2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1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4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2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