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2卷 大战的全面展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2卷 大战的全面展开
  •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37755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84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802页
  • 主题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2卷 大战的全面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六编 德意扩大对欧非的侵略,欧非战场形成5

第十六章 “奇怪的战争”与德国入侵北欧5

第一节 “奇怪的战争”5

一、欧战爆发后的西线形势5

二、英法联军消极避战的方针与措施6

三、西线无战事10

第二节 德军入侵北欧的计划与准备12

一、入侵北欧计划的制订12

二、入侵北欧的准备16

第三节 德国入侵北欧,丹麦、挪威沦陷17

一、德国入侵丹麦17

二、德国入侵挪威18

第四节 丘吉尔战时内阁的成立及其抗战决心24

一、张伯伦内阁倒台24

二、丘吉尔组建战时内阁27

三、战时内阁的抗战决心28

第十七章 德国进攻西欧31

第一节 德军与英法联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31

一、德军进攻西欧计划的酝酿31

二、“黄色”方案的形成与修订33

三、德军的进攻部署35

四、联军作战计划的制订36

五、联军的防御部署37

第二节 德军对低地国家的进攻39

一、德军征服荷兰39

二、德军攻占比利时41

第三节 德军闪击法国43

一、德军突破色当43

二、德军向海峡推进46

三、魏刚计划的破产48

第四节 敦刻尔克大撤退50

一、希特勒的“停止前进”令50

二、“发电机”行动53

第五节 法国腹地的作战与意大利参战58

一、作战双方实力和兵力部署58

二、德军发展进攻60

三、意大利参战61

四、巴黎沦陷64

第六节 法国败降及其原因65

一、贝当组阁65

二、法国投降66

三、签订停战协定70

四、法国战败的原因73

第十八章 德国和英国的战略轰炸与大西洋海战75

第一节 德国的“海狮”计划与英国的总动员75

一、德国的“和解”努力及其失败75

二、“海狮”计划及其准备76

三、英国的总动员和抵抗准备79

第二节 不列颠之战82

一、德军的空袭企图及双方兵力部署82

二、作战经过83

第三节 英国轰炸德国93

一、夜间精确轰炸,打击德国经济目标93

二、夜间面积轰炸,打击德国城市目标95

第四节 大西洋海战的全面爆发100

一、德英双方的战略企图及兵力部署101

二、大西洋海战的全面爆发105

第十九章 德意在非洲、巴尔干和地中海的侵略113

第一节 德意在非洲的侵略扩张与英军的作战行动113

一、意大利在东非的侵略及其失败114

二、意英在北非的争夺115

三、德国出兵北非及其初期胜利116

四、英军争夺主动权的努力及其失败118

第二节 德意对巴尔干的侵略扩张120

一、意大利入侵希腊受挫120

二、德国在巴尔干的侵略计划122

三、德意侵占南斯拉夫和希腊本土125

四、克里特岛空降战役132

第三节 英军的“弩炮”行动与地中海交通线争夺战135

一、英军的“弩炮”行动135

二、英舰队支援“自由法国”运动139

三、英国与德意在地中海的争夺140

第二十章 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建立和英美军事联盟的形成147

第一节 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建立和扩大147

一、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47

二、三国同盟的扩大152

第二节 美国的租借法案与英美联盟的形成155

一、中立法的修改155

二、租借法案的通过158

三、“先欧后亚”战略的确立163

第七编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场形成169

第二十一章 德国入侵苏联的决策和苏联反侵略战争的准备169

第一节 德国的侵苏决策169

一、侵苏意图的提出169

二、侵苏决心的形成170

三、侵苏指令的下达173

第二节 德国的侵苏战争准备178

一、“巴巴罗萨”计划的制订178

二、战争经济方面的准备181

三、侵苏德军的组建与战略展开186

第三节 苏联反侵略战争的准备190

一、苏军的战备思想190

二、苏联反侵略战争的政治、经济准备194

三、武装力量的增强与国防计划的实施199

第四节 “东方战线”的建立205

一、占领波兰东部领土205

二、苏芬“冬季战争”208

三、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213

四、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入苏联219

第二十二章 德国闪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222

第一节 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进行边境保卫战222

一、德国对苏联的突然袭击222

二、边境交战与苏军的初期失利224

第二节 苏联实行全国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230

一、建立和健全统帅机构230

二、动员一切力量,开展全民战争232

三、将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234

第三节 世界各国声援苏联抗德战争237

第四节 战争初期苏败德胜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241

一、苏军严重失利的主要原因241

二、德军获胜的基本原因250

三、主要经验与教训252

第二十三章 德军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苏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254

第一节 德军准备发展进攻,苏军转入战略防御254

一、德军发展进攻的战略部署254

二、苏军的战略防御措施257

第二节 1941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主要战役261

一、基辅战役第一、第二阶段261

二、斯摩棱斯克战役266

三、列宁格勒会战开始272

第三节 希特勒调整战略部署,作出南北分兵决策277

一、希特勒对德军主突方向的新思考277

二、南北分兵决策的初步形成和暂时取消279

三、南北分兵决策的最后作出283

第四节 德军在苏联南部实施主要突击,苏军进行基辅保卫战287

一、基辅地域合围战288

二、敖德萨战役291

三、顿巴斯—哈尔科夫战役293

四、克里木战役296

五、罗斯托夫战役299

第五节 德军加强对苏联北部的进攻,苏军进行列宁格勒保卫战301

一、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包围301

二、季赫温战役309

三、1941年秋冬列宁格勒军民的反围困斗争312

第六节 苏联加紧国民经济的改组316

一、德军入侵给苏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16

二、加紧国民经济改组的主要措施317

三、国民经济改组成效显著323

第二十四章 德国“闪击战”的破产与苏军的冬季总攻328

第一节 德军进攻莫斯科,苏军进行莫斯科保卫战329

一、苏德双方的战略企图与兵力部署329

二、莫斯科会战开始331

第二节 苏军在莫斯科的反攻与德军“闪击战”的破产339

一、苏军在莫斯科的反攻339

二、德军“闪击战”的破产346

第三节 苏军的冬季总攻351

一、战场态势与苏德双方的战役企图351

二、苏军在西方向的进攻352

三、苏军在西北、西南方向上的进攻357

第八编 中国战场进入战略相持,日本确立南进战略363

第二十五章 日本调整侵华战略,中国提出新的战略方针363

第一节 武汉会战后的远东局势363

一、日本走进内外交困的死胡同363

二、欧洲危机对英美苏远东政策的影响367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略的调整370

一、武汉会战后日本侵华战略的调整370

二、欧战爆发后日本的战略企图373

第三节 中国新的战略方针375

一、中国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战略企图375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382

第二十六章 进入相持阶段的中国战场387

第一节 日军的诱降和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387

一、汪伪集团的叛国投敌与日本对重庆当局的诱降受挫387

二、中国抗战力量反击日本及汪伪集团的“和平”阴谋392

第二节 日本的战略轰炸和封锁作战393

一、日军的战略轰炸及中国空军的顽强抗击393

二、日军对华南沿海地区的封锁作战400

第三节 中国正面战场继续抗击日军进攻406

一、南昌会战406

二、随枣会战410

三、第一次长沙会战413

四、1939年冬季攻势416

五、枣宜会战418

第四节 中国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422

一、华北八路军主力实施战略机动,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423

二、华中新四军东进北上,发展华中抗日游击战争431

三、华南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437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439

第五节 百团大战443

一、决策经过443

二、战役主要进程445

三、战役的结局与影响452

第二十七章 1941年中国战场的军事行动454

第一节 日本新的战略调整454

一、在准备南进的同时,坚持以征服中国为首要目标454

二、在实施经济封锁的同时,以强化占领区的“治安肃正”为主要作战目标456

第二节 中国敌后战场的艰苦抗战460

一、华北敌后战场反“扫荡”461

二、华中敌后军民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465

三、华南敌后抗日军民的艰苦斗争469

第三节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军471

一、东南沿海作战471

二、抗击日军的局部进攻472

第二十八章 中国抗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485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485

一、陕甘宁边区485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489

第二节 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495

一、国民参政会的设置495

二、战时经济政策的施行496

三、国统区抗战文化的开展504

第二十九章 日本南进战略的确立507

第一节 南进战略和体制的确立507

一、日本北进战略的动摇507

二、日本南进战略的确立510

三、日本南进体制的建立513

第二节 日本南进的尝试517

一、滇缅公路危机与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517

二、远东危机523

第九编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场形成529

第三十章 日美谈判的破裂及其战争准备529

第一节 日美矛盾的加剧和双边谈判529

一、日美矛盾的发展529

二、日美谈判及其破裂530

第二节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准备538

一、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决策538

二、作战方针与计划539

三、作战准备与兵力展开543

第三节 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准备546

一、美英加强太平洋地区的战备合作546

二、美国的对日方针和作战计划547

三、美国对日作战的准备551

第三十一章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557

第一节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557

一、日本袭击珍珠港557

二、美国正式参战563

第二节 美国实行全国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564

一、全国总动员565

二、国家转入战时体制571

第三节 日军对东南亚的进攻部署与马来亚等地的沦陷572

一、日军进攻东南亚的部署572

二、日军攻占马来亚等地573

第四节 日军攻占菲律宾与荷属东印度等地578

一、日军进攻菲律宾578

二、日军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580

三、日军攻占香港、关岛和威克岛584

第十编 中国军队抗击日军新的进攻和入缅作战589

第三十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日战略方针的调整与美英的对华战略589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方针589

一、中国国民政府的战略方针589

二、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594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对华战略596

一、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对华战略的调整596

二、日军进攻四川作战计划的破产600

第三节 中国战区的成立和美英对华战略604

一、中国战区的成立604

二、美国的对华战略605

三、英国的对华战略608

第三十三章 1942年的中国战场609

第一节 中国敌后战场继续艰苦抗战609

一、华北敌后抗日军民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609

二、华中敌后抗日军民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613

三、华南敌后抗日军民反“扫荡”斗争616

第二节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军新的进攻618

一、第三次长沙会战618

二、浙赣会战623

第三十四章 日军进攻缅甸和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628

第一节 日军进攻缅甸的作战计划与中英军事同盟的建立628

一、日军进攻缅甸的计划准备628

二、中英军事同盟的建立630

第二节 英军在缅南的溃败和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的方针和部署633

一、缅南英军的溃败633

二、中国远征军的作战方针和部署637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经过641

一、日军进攻缅甸中部641

二、曼德勒方面作战642

三、援助西路英军作战646

四、缅东方面作战647

五、中国远征军全线撤退649

第十一编 德意日对占领区的法西斯统治与各国人民抵抗运动的兴起655

第三十五章 日本法西斯的“大东亚共荣圈”655

第一节 “大东亚共荣圈”的建立655

一、“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655

二、“大东亚共荣圈”的建立659

三、“大东亚共荣圈”的殖民体制及其实质662

第二节 日本在“大东亚共荣圈”内的统治与掠夺665

一、残暴的殖民统治665

二、疯狂的经济掠夺669

第三十六章 德意法西斯的欧洲“新秩序”677

第一节 欧洲“新秩序”的建立677

一、欧洲“新秩序”的构想677

二、欧洲“新秩序”的建立679

第二节 对欧洲占领区的暴力统治和经济掠夺682

一、残酷的暴力统治682

二、疯狂的经济掠夺687

第三十七章 亚欧等地人民抵抗运动的兴起与发展691

第一节 亚洲人民抵抗运动的广泛展开691

一、日本的占领政策与亚洲人民抵抗运动的兴起691

二、亚洲人民抵抗运动的规模急剧扩大697

第二节 欧洲人民抵抗运动的兴起与发展702

一、欧洲抵抗运动的背景与根源702

二、抵抗运动的蓬勃兴起703

三、抵抗运动的迅猛发展709

第三节 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斗争712

一、解放被侵占的国土712

二、打击国内外法西斯势力715

第十二编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军事技术、学术的发展723

第三十八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723

第一节 《大西洋宪章》723

一、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外交政策的变化723

二、美英首脑会议及《大西洋宪章》727

第二节 莫斯科会议——苏英美联盟的重要步骤730

一、会前准备730

二、会议的圆满成功733

第三节 阿卡迪亚会议——美英“先欧后亚”战略的完善737

一、珍珠港事件对“先欧后亚”战略的冲击737

二、阿卡迪亚会议738

第四节 《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743

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条件逐渐成熟743

二、《联合国家宣言》的拟制745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747

第三十九章 大战全面展开阶段的军事技术与学术750

第一节 军事技术的发展750

一、促进军事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750

二、大战全面展开阶段军事技术发展的状况753

第二节 军事学术的发展767

一、“闪击战”理论全面运用,战争初期问题得到重视768

二、战争动员提前进行,动员规模进一步扩大770

三、力避两线作战,重视与盟国的战略协同771

四、作战规模扩大并呈立体性,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理论更趋完善773

五、游击战和武装抵抗运动广泛开展,并且成为反侵略战争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作战形式775

本卷结束语779

后记7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