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学野外及实验室实验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英)雷坦(Wrateen,S.D.),(英)弗赖伊(Fry,G.L.A.)著;吴千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学野外及实验室实验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取样1
引言1
实验一和二取样数量原理2
实验一未知密度种群的取样5
实验二样方(块)数量对植被取样的效应7
讨论和结论8
深入研究9
实验三和四样方(块)大小效应原理10
实验三样方(块)大小对植物关联的效应11
实验四点样方直径对草本植被盖度估计的效应13
讨论和结论16
深入研究17
实验五和六植被的定量测定原理18
实验五密度定量估计19
实验六植被盖度的估计21
讨论和结论24
深入研究25
实验七和八用标记重捕法估计动物种群的密度原理27
实验七用Lincoln指数法估计拟谷盗(Triboliumspp.)的数量33
实验八野外有限范围内昆虫数量的估计35
讨论和结论36
深入研究37
第二部分 空间格局39
引言39
实验九和十Taylor指数法则原理41
实验九两种蚜虫在寄主植物叶子之间的聚集特点42
实验十槭长镰管蚜的聚集及其原因44
讨论和结论47
深入研究48
实验十一和十二最近邻体法原理49
实验十一叶面上蚜虫种类的分布49
实验十二根据到最近邻体及第n最近邻体的距离测定蚁巢的分布52
讨论和结论54
深入研究55
实验十三和十四格局的测定:与Poisson分布比较原理56
实验十三饲料中拟谷盗的分布59
实验十四陷阱诱捕器网格内甲虫的分布61
讨论和结论62
深入研究63
实验十五和十六格局规模的测定原理65
实验十五落叶层土壤节肢动物格局的测定67
实验十六火烧迹地帚石南灌木林的格局测定69
讨论和结论71
深入研究73
实验十七和十八方向性格局的测定原理74
实验十七海岸植被条状格局测定76
实验十八湖岸植被的方向性格局测定78
讨论和结论79
深入研究81
第三部分 种群83
引言83
实验十九和二十时间特征生命表84
原理84
实验十九杂拟谷盗实验种群的存活曲线86
实验二十林地树木的存活曲线88
讨论和结论90
深入研究91
原理93
实验二十一和二十二形态变异93
实验二十一犬螺的生态适应性94
实验二十二帚石南的周期性变异95
讨论和结论96
深入研究98
实验二十三和二十四植物的自我拥挤效应99
原理99
实验二十三油菜苗的自疏现象100
实验二十四森林树木的种内拥挤效应101
讨论和结论102
深入研究104
实验二十五和二十六蚜虫种内竞争现象原理105
实验二十五豆蚜繁殖率和有翅迁移蚜产生与密度的关系105
实验二十六蚜虫飞行活动与种群密度的关系109
讨论和结论110
深入研究111
实验二十七和二十八昆虫飞行原理112
实验二十七蛾类的翅负荷与迁飞114
实验二十八昆虫飞行的阈限118
讨论和结论120
深入研究121
实验二十九和三十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发现和识别原理122
实验二十九鳞翅目幼虫识别寄主123
实验三十不同颜色诱捕器对飞翔昆虫的引诱力125
讨论和结论127
深入研究127
第四部分 种群相互作用130
引言130
实验三十一和三十二捕食者对被食者数量变化的反应原理132
实验三十一捕食者对被食者密度变化的功能反应的特性133
实验三十二瓢虫(鞘翅目瓢虫科)对被食者数量变化的数量反应137
讨论和结论138
深入研究140
实验三十三和三十四甲壳类动物的种间竞争原理140
实验三十三水蚤种群中的种间竞争141
实验三十四藤壶中的种间竞争143
讨论和结论144
深入研究145
实验三十五和三十六植食动物放牧是植物竞争的一个因子原理145
实验三十五模拟放牧对各种植物的效应146
实验三十六植食动物放牧作为一种生态因子149
讨论和结论151
深入研究152
实验三十七和三十八他感作用原理153
实验三十七大麦对杂草的他感作用154
实验三十八他感作用的野外调查157
讨论和结论158
深入研究159
实验三十九和四十贝氏拟态原理161
实验三十九贝氏拟态是否频度制约?162
实验四十作为贝氏拟态,与不可食模型只是略微相象是否具有生存价值?165
讨论和结论167
深入研究168
实验四十一和四十二伪装和形变选择原理168
实验四十一野生鸟类对被食者伪装和形变的选择169
实验四十二野生鸟类对人造被食者的形变选择171
讨论和结论173
深入研究173
第五部分 群落分析175
引言175
原理176
实验四十三和四十四多样性176
实验四十三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177
实验四十四林地树木的多样性178
讨论和结论180
深入研究182
实验四十五和四十六种间关联的X2分析原理183
实验四十五英国鸟类的X2关联185
实验四十六森林植物区系的X2关联188
讨论和结论189
深入研究190
实验四十七和四十八生物有机体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及丰盛度原理191
实验四十七蛾类群落中物种的均匀性和丰盛度193
实验四十八野外群落中昆虫的丰盛度和分布196
讨论和结论198
深入研究198
实验四十九和五十潜叶蛾和蜗牛种群死亡率的测定原理200
实验四十九圣栎潜叶蛾(Phyllonoryctermessanielle)死亡率的k-因子分析202
实验五十蜗牛死亡率与壳色是否相关205
讨论和结论207
深入研究209
实验五十一和五十二排序原理210
实验五十一淡水无脊椎动物的排序212
实验五十二林地地表植物的排序214
讨论和结论216
深入研究217
实验五十三和五十四植被的分类原理218
实验五十三用数量分 类法划分 主要植被类群220
实验五十四林地地表植物区系的分 类221
讨论和结论224
深入研究225
实验五十五和五十六植物-植食动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理228
实验五十五演替状态及植物对一般植食者的适口性229
实验五十六植食昆虫物种数目与不同树种的关系的测定232
讨论和结论234
深入研究235
附表237
参考文献241
中文索引249
外文索引254
热门推荐
- 63537.html
- 179036.html
- 3165024.html
- 2502068.html
- 2132473.html
- 658478.html
- 855615.html
- 1409428.html
- 3747002.html
- 1974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7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2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4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1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4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9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