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越研究 第2辑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百越研究 第2辑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
  • 陆勤毅,吴春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980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百越-民族历史-研究-中国;百越-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百越研究 第2辑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百越族群及周邻关系3

先秦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历史地理概说&石 泉(武汉大学历史系)3

大禹与百越关系简论&徐日辉(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14

商代南方疆域的考古学探索&宋 叶、王新天(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厦门大学历史系)19

论西周王朝对江淮的经略&徐 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27

太平洋考古学与中国东南沿海&焦天龙(美国Bishop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33

白莲洞文化与东南亚史前文化的比较研究&蒋远金(广西柳州白莲洞博物馆)39

红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华南的关系&吴春明(厦门大学历史系)44

北盘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区域共性与个性&张兴龙、王新金、张改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7

岭南龙山时代文化的多元性&何国俊(厦门大学历史系)66

百越地区与东夷地区史前文化交流——以花厅墓地为对象&黄建秋(南京大学历史系)74

徐夷、东夷与越人关系研究&徐心希(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85

东周养国墓葬出土玉器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以河南桐柏月河一号墓为例&石荣传(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92

史前时期海南岛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丘 刚、李 钊(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01

桂东北和西江中游区东周越人土坑墓及族属探讨——以墓葬随葬陶器为例&何安益、宁永勤(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资源县博物馆)105

洞庭苍梧族属考&覃 芳、姚卯秀(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平乐县文物管理所)113

西南夷初探&肖明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20

巴人崛起与西渐的考古考察&郭立新、夏 寒(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国审院)125

从考古看骆越与滇的文化关系&卢智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33

二、百越文化专题研究145

古代历史中的气候变迁与文化崩坏——中国与中美洲的比较研究&Barry.V.Rolett(著)、李慧琳(译)(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145

东南地区史前的采集渔猎文化&郭琼娥(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148

对马家浜文化稻作来源的一点思考&李振金、曹 峻(上海大学历史系)156

论台湾高山地区的史前聚落——以曲冰遗址为例&陈仲玉(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60

繁昌汤家山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张爱冰、陆勤毅(安徽大学历史系)168

吴越系青铜剑纹饰及其相关问题&朱华东、周崇云(安徽大学历史系)178

百越民族丧葬文化初探&蓝达居(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183

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论&陈元甫(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9

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的性质与族属&徐长青(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

南海沿岸岩画所反映的宗教与艺术&肖一亭(珠海市博物馆)204

百越族“鼻饮”刍议&葛国庆(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212

殷墟卜甲和青铜铭文中的越人鸡卦辨析&黄懿陆(云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219

闽越地区崇蛇习俗略论&林蔚文(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231

先秦时期岭南社会的复杂化及原因&Francis Allard(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程 玲、赖姗姗、王庆华(编译)(厦门大学历史系)240

三、百越视野下的华南民族志249

“游艇子”与南岛人&黄向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249

广西龙胜平安寨壮族的社区内源结构&李富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254

浙南畲族村落社区中的汤夫人信仰&王 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261

黎族历史上的“生黎”与“熟黎”&王献军(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67

海南黎族图腾浅议&张一平、阎根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文学院)274

论民国时期黎区贸易对海南岛内市镇发展的促进作用&张兴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79

对雷州石狗文化研究的几点认识&邱立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85

台湾原住民的类别与族称述论&周典恩(安徽大学社会学系)292

清代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族贸易研究&郭志超(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298

台湾原住民宗教信仰的变迁&彭维斌(厦门市博物馆)305

清政府对台湾原住民的统治政策及其对原汉关系的影响&周雪香(厦门大学历史系)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