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少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386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原子医学;放射性物质-辐射防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1
第一节 原子结构1
第二节 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1
一、原子核的稳定性1
第一篇 基础1
二、衰变类型2
三、衰变规律3
第三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一、放射性探测的基本过程及分类6
二、晶体闪烁探测仪6
第一节 放射性探测原理6
第二章 放射性测量与核医学仪器6
三、电离探测器7
四、其他探测器7
五、放射性探测仪器的电子学线路7
六、短半衰期核素测量结果的校正8
七、放射性测量结果的统计学处理8
第二节 液体闪烁测量9
一、液体闪烁测量的特点9
二、闪烁液的组成及作用9
三、淬灭和淬灭校正9
四、测量方式和样品制备10
五、特殊测量方法11
第三节 γ、β射线的测量及防护仪器12
一、γ射线和β射线的测量12
三、污染与剂量监测仪13
二、活度计13
第四节 核医学显像仪器——γ-照相机14
一、显像发展的历史14
二、γ照相机15
第五节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16
一、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的特点16
二、SPECT数据采集16
三、SPECT显像的质量控制17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
五、正电子发射核素的SPECT显像18
六、定量SPECT显像技术19
七、SPECT与PET19
第六节 脏器功能测定仪20
第七节 图像融合技术和图像融合联机21
第二节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22
一、放射性核素选择22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22
第一节 基本概念22
二、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学特性23
第三节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23
第四节 PET放射性药物24
第五节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24
第六节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25
一、放射性核素纯度25
二、放射化学纯度26
三、化学纯度26
第四章 体外分析技术27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27
第三节 分离方法和数据处理28
三、标准品的要求和其它定量分析方法相同28
一、分离方法28
一、抗体28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基本试剂的制备28
二、标记抗原28
二、数据处理29
第四节 质量控制29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29
二、放射免疫分析误差30
三、质量控制的指标30
第五节 免疫放射分析法31
第六节 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31
一、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31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32
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32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35
一、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测定35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35
第二篇 核医学临床35
二、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36
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抗体的测定36
四、甲状腺吸碘试验36
五、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37
六、促甲状腺激素(TSH)兴奋试验38
七、过氯酸钾释放试验38
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39
九、甲状腺功能测定的综合评价和临床应用选择40
第二节 甲状腺显像41
一、原理41
二、显像剂41
三、方法41
四、正常甲状腺影像41
五、临床应用41
四、临床应用45
三、方法45
一、解剖和生理45
二、显像剂45
第三节 甲状旁腺显像45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显像46
一、原理46
二、显像剂46
三、方法46
四、图像分析47
五、临床应用47
第五节 嗜铬细胞瘤显像47
一、原理及方法48
二、嗜铬细胞瘤显像48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49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49
一、基本原理49
二、显像剂50
三、显像方法51
四、适应证52
五、图像分析52
六、临床应用56
第二节 心肌代谢显像60
一、葡萄糖代谢显像60
二、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62
三、有氧代谢显像63
第三节 心肌细胞活性检测63
一、存活心肌的认识63
二、心肌灌注显像法64
三、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估计心肌存活65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心脏功能显像66
一、平衡门电路法心血池显像66
二、首次通过心血池显像70
四、临床应用71
三、非显像法测定心室功能71
一、运动负荷试验73
第五节 心脏负荷试验73
二、药物负荷试验74
第六节 亲梗死显像与乏氧显像76
第七节 心脏大血管动态显像和静脉血栓探测79
一、放射性核素心血管动态显像79
二、大动脉显像81
三、下肢静脉显像与深静脉血栓探测83
第七章 脑显像85
第一节 脑灌注显像85
一、原理85
二、显像剂85
三、显像方法87
四、正常影像88
七、异常影像89
五、半定量分析技术89
六、局部脑血流量的定量分析89
八、临床应用90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94
一、脑显像介入试验的基础94
二、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分类96
三、脑显像介入试验的必备条件97
四、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具体方法101
五、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临床意义104
第三节 PET脑代谢显像106
一、脑组织葡萄糖和氧的供应106
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106
三、脑氧代谢显像111
二、显像剂113
一、原理113
第四节 脑受体显像113
三、显像方法115
四、脑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116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117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117
二、脑静态显像119
第六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120
一、脑池显像120
二、脑室显像121
三、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122
第七节 脑肿瘤显像122
一、脑肿瘤显像的方法学122
二、脑肿瘤显像的临床应用125
一、显像原理127
二、显像方法127
第一节 肺灌注显像127
第八章 呼吸系统显像127
三、适应证128
四、正常影像分析128
五、临床应用129
第二节 肺通气和吸入显像133
一、显像原理133
二、显像方法133
三、适应证134
四、正常影像分析134
五、临床应用135
第三节 肺肿瘤阳性显像138
一、67Ga显像138
二、201Tl显像139
三、99Tc-MIBI显像140
四、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41
第九章 骨、关节系统144
第一节 骨显像144
一、显像原理144
二、骨显像剂145
三、适应证145
四、显像方法146
五、图像分析147
六、临床应用149
第二节 关节 显像154
一、显像原理与显像剂154
二、适应证155
三、显像方法155
四、图像分析155
五、临床应用156
一、基本原理158
第三节 骨密度测定158
二、常用方法及其原理159
三、适应证160
四、临床应用161
第十章 淋巴系统164
一、原理164
二、适应证164
三、显像剂164
四、显像方法165
五、图像分析165
六、临床应用与评价166
第十一章 肿瘤显像168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基础168
第二节 67Ga亲肿瘤显像168
一、67Ga显像方法168
三、临床应用与评价169
二、67Ga影像分析169
一、原理170
二、显像剂170
第三节 201Tl肿瘤显像170
三、显像方法171
四、图像分析171
五、临床应用171
第四节 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172
一、肿瘤细胞摄取99mTc-MIBI的机制172
二、临床应用172
第五节 99mTc(V)-DMSA肿瘤显像173
一、机制173
二、方法173
三、临床应用173
第六节 99mTc-PPM肿瘤显像174
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175
三、血管活性肠肽受体显像175
第七节 受体显像175
一、原理175
四、受体显像176
第八节 放射免疫显像177
一、显像原理177
二、显像方法177
三、临床应用及评价178
第九节 PET肿瘤显像180
一、PET肿瘤显像的基本原理180
二、PET肿瘤显像常用方法180
三、临床应用182
三、选择或评价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指标188
二、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滞留188
一、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188
第一节 概述188
第十二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188
四、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189
五、治疗用放射性药物190
六、放射毒性的评价190
七、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190
八、辐射剂量191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193
一、131I治疗Graves’病193
二、131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199
三、131I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200
四、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201
第三节 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208
一、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208
二、肾上腺素能肿瘤的131I-MIBG治疗213
三、肿瘤的放射免疫治疗217
四、肿瘤的放射性胶体腔内治疗220
五、肿瘤的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222
第四节 增生性血液疾病的32P治疗223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32P治疗223
二、慢性白血病的32P治疗225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32P治疗226
四、其它疾病的32P治疗227
第五节 皮肤病的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227
第十三章 肝胆显像230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230
一、显像剂230
二、显像的方法230
五、临床应用232
四、正常影像232
三、适应证232
第二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238
一、概述238
二、放射性药物239
三、血池显像剂浓聚机理和药代动力学239
四、显像技术239
五、正常影像240
六、适应证240
七、临床评价240
第三节 肝脾胶体显像241
一、显像原理与显像剂241
二、显像方法242
三、临床应用和评价242
一、“亲”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243
第四节 肝脏肿瘤显像243
二、标记药物肝肿瘤阳性显像244
三、肝胆显像剂延迟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244
四、肝肿瘤放射免疫显像245
五、PET显像246
六、与其它显像方法的比较247
第五节 门静脉高压的评价247
第十四章 胃肠道249
第一节 胃肠道出血显像249
一、显像机理249
二、方法249
三、临床应用251
第二节 异位胃粘膜显像251
一、机理251
二、显像方法251
三、临床应用251
一、胃排空显像252
第三节 胃排空及小肠通过功能测定252
二、小肠通过功能测定253
第四节 胃食道反流测定254
一、机理254
二、显像剂254
三、检查方法254
四、临床应用255
第五节 食道通过功能测定256
一、原理256
二、方法256
三、临床应用256
三、临床应用257
一、机理257
第七节 14C-尿素呼气试验257
一、机理257
第六节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257
二、方法257
二、方法258
三、临床应用258
第八节 唾液腺显像258
一、机理和方法258
二、临床应用259
二、适应证260
四、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260
三、检查方法260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260
一、原理260
第一节 肾图260
五、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262
六、临床价值262
一、利尿肾图263
第二节 介入试验263
七、优缺点263
二、巯甲丙脯酸试验264
第三节 肾动态显像265
一、原理265
二、适应证265
三、显像剂265
四、显像方法265
五、正常影像266
六、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266
第四节 肾静态显像270
一、原理270
二、显像剂270
三、适应证270
四、方法270
六、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271
五、正常影像271
第五节 膀胱显像272
第六节 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273
一、原理273
二、适应证273
三、方法273
四、正常影像273
五、临术价值274
第七节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274
一、原理274
二、适应证274
三、显像剂274
四、方法274
四、异常影像与意义275
三、正常图像275
二、方法275
一、原理275
五、图像分析与临床价值275
第八节 阴囊血流及血池显像275
第十六章 炎症显像277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277
一、基本原理277
二、显像剂制备277
三、显像方法278
四、适应证278
五、正常影像278
六、异常影像及其临床价值279
第二节 67Ga枸橼酸盐显像279
一、基本原理279
二、显像剂279
三、显像方法279
六、异常影像及其临床价值280
四、适应证280
五、正常影像280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标记人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显像281
一、基本原理281
二、显像剂281
三、适应证281
四、显像方法及正常影像所见282
五、异常影像及其临床价值282
第四节 抗人粒细胞单克隆抗体显像282
一、基本原理282
二、显像剂283
三、适应证283
四、显像方法及正常影像所见283
五、异常影像及其临床价值283
第一节 天然本底辐射285
第十七章 作用于人体的天然和人工放射源285
第三篇 辐射防护285
第二节 建筑材料成品286
第三节 磷肥287
一、监督项目的采样方法287
二、评价方法287
第四节 人工辐射287
一、核爆炸287
二、医疗照射288
三、火力发电站289
四、其它人工辐射289
第五节 射线装置289
第二节 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291
一、急性效应和晚期效应291
二、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291
第一节 辐射剂量单位291
第十八章 辐射生物效应291
第三节 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292
一、辐射剂量292
二、分割次数和剂量率292
三、照射范围292
四、氧效应和传能线密度292
六、组织的辐射敏感性293
五、相对生物效应293
第四节 放射生物效应的物理和化学基础294
第五节 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295
第六节 辐射对机体组织的损伤295
第十九章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298
第一节 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298
一、放射防护的目的298
二、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00
一、剂量限值的意义301
第二节 剂量限值301
二、剂量限值的确定302
三、适用于其他人员的剂量限值303
第三节 ICRP的新建议304
第四节 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308
一、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08
二、β放射源的防护308
三、γ放射源的防护311
四、中子源的防护313
第五节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314
一、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315
二、使用开放源的安全防护315
一、管理依据320
二、管理内容320
第一节 射线装置的放射卫生管理320
第二十章 放射卫生管理320
三、防护安全系统监督321
四、射线装置工作场所监督322
第二节 放射性废物处理322
一、放射性废物的分类323
二、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323
三、放射性废物处理的指标324
四、放射性废水的治理方法324
五、气载放射性废物的治理326
第三节 放射事故327
一、异常外照射人员的医学处理327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医学处理329
第四节 健康监护333
一、目的333
二、健康监护规定333
三、放射性疾病管理335
四、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337
第二十一章 防护监测339
第一节 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收集与测量339
一、放射性气溶胶339
二、放射性气体342
第二节 水和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收集和测量347
一、样品收集和处理347
二、总放射性测量348
三、部分放射性核素的放射化学测量方法简介350
第三节 表面污染监测352
一、表面污染的直接测量法352
二、表面污染的间接测量法353
第二十二章 X射线防护355
第一节 X射线的发现和发展355
二、X射线机356
三、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X-刀356
第二节 X射线的产生和性质356
一、X射线的产生356
四、X射线的量与质357
五、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358
六、散射线359
第三节 X射线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和防护360
一、监测目的和内容360
二、诊断X射线的防护360
三、医用治疗X射线的防护362
四、医用加速器的防护363
第二十三章 超声对人体的影响364
一、超声生物效应364
二、高强度聚焦超声366
附录 中英对照索引370
热门推荐
- 2561333.html
- 3679668.html
- 513757.html
- 2829335.html
- 514413.html
- 1361853.html
- 1027539.html
- 579644.html
- 806306.html
- 1866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1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0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1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2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