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儒董仲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儒董仲舒
  • 魏文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755414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董仲舒(前179~前104)-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儒董仲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求学1

一、问世1

二、取名3

三、三年不窥园5

四、熏陶8

五、游学9

第二章 故里11

一、故里之争11

二、董故庄村15

三、旧县村18

四、董学村20

五、董子故里为啥没董姓23

六、因董子而得名的村24

七、枫林村25

八、梧茂村25

九、防山村26

十、董子石像为啥在枣强县旧县村26

十一、董仲舒石像27

第三章 育人29

一、从教29

二、聋哑学生31

三、桃李满天下32

四、师承34

第四章 南迁36

一、举家迁长安36

二、栖息陋巷37

三、家徙茂陵39

四、策村40

第五章 崇拜41

一、尊崇陆贾41

二、太中大夫贾谊42

三、汉武帝43

四、窦太后44

五、河间献王45

第六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48

一、首倡“独尊儒术”48

二、诏令50

三、面谏52

四、骚动55

五、儒家独盛58

六、争辩60

七、儒道之争63

八、百家争鸣64

九、坦诚直言65

十、韬光养晦66

十一、与韩婴、瑕丘江公辩67

十二、公羊学与谷梁学68

十三、推崇公羊学70

十四、广召贤良71

第七章 为官76

一、任博士76

二、任江都相77

三、祈雨81

四、止涝84

五、虽遭贬,功永驻85

六、授太子近臣89

七、复任江都相91

八、任胶西相94

九、赴胶西国96

十、嫉恨99

十一、劝说100

十二、离任丞相仅一步之遥102

十三、任江都相、胶西相准确时日105

第八章 谋策108

一、兴太学108

二、社会“更化”110

三、德刑兼治113

四、“三纲五常”114

五、力本任贤115

六、调均117

七、塞并兼之路118

八、去奴婢,除专杀119

九、薄赋税,重五谷120

十、盐铁皆归于民121

十一、约束匈奴122

十二、天人感应123

十三、推演灾异125

第九章 祸出《灾异之记》128

一、高庙、长陵失火之因128

二、《灾异之记》被窃129

三、犯上131

四、问罪《灾异之记》134

五、入狱136

六、获赦139

七、断狱140

八、未受重用141

九、罢相家居143

第十章 几则故事145

一、著书145

二、议天命论148

三、道大一统149

四、析义与利151

五、讲调均论153

六、言阴阳论157

七、谈和谐论160

八、说人性论162

九、仁义论164

十、斥孟166

十一、驳荀子167

十二、深明五经168

十三、重心志170

十四、治天下需“中和”171

十五、必仁且智172

十六、天道千古不变174

十七、分工均利174

十八、雨雹释阴阳176

十九、仁德之心178

二十、“君轻民贵”思想之逆反180

二十一、辞归182

二十二、《士不遇赋》183

二十三、仁德治国183

二十四、文景盛世潜藏危机184

第十一章 形形色色的官吏186

一、圆滑之徒公孙弘186

二、主父偃陷害忠良200

三、学生司马迁212

四、朱买臣马前泼水216

五、官运亨通的张汤218

六、公羊学大家胡毋生225

第十二章 后代228

一、后代四海为家228

二、千古第一村的由来230

三、董杨一家的来历231

四、董氏后代办学堂兴教育231

五、董氏后代五子联科232

第十三章 哲学思想234

一、“天人感应”论234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论255

三、重义理、轻功利的“义利”论276

四、“天不变道亦不变”论283

五、“阴阳”论290

六、“调均”论298

七、“名讳”论304

八、“和谐”论309

九、“人性”论318

十、“大一统”论332

十一、“阴阳五行”论340

附录346

一、碑文、诗、祠、墓、年谱346

董子祠堂记&[元]曹元用346

董子祠记&[明]杨士奇347

重修董子祠记&[明]金问348

重迁董子祠记&[明]乔宇349

重修董子祠记&[明]戚贤350

正谊成仁井记&[清]方浚颐351

重修董子书院记&[明]李东阳352

重修董子祠碑记&[明]周世选353

下马陵记&[明]张治道355

重修下马陵记&[清]李因笃357

重修董子祠堂碑记&[清]李光地359

重修董子祠碑记&[清]魏廷珍360

重修广川伯董子墓祠记&[清]康乃心362

重修大成殿董子祠碑记&[清]屈成霖363

董子故里志序&[明]孙绪364

《春秋繁露》序&[明]汪明际366

景州志·文苑叙366

《春秋繁露》后序&[北宋]欧阳修367

新安程大昌泰之秘书省书《繁露》后&[南]程大昌367

跋《春秋繁露》&[南宋]楼钥368

董仲舒《春秋繁露》异同对&[清]李孔嘉370

评董子贤良三策&[清]玄烨371

读董江都贤良三策&[清]弘历372

汉大儒广川伯董仲舒石像碑阴题辞&[清]许肇业372

下马陵图题辞&[清]贾其音373

故里诗·下马陵诗374

董子祠409

“虾蟆陵”413

董子墓险被毁415

董子衣冠墓416

董子书院与广川书院416

董子书院遭毁419

董仲舒年谱420

亲历四朝433

二、“教育思想”选注435

(一)关于时代背景435

(二)关于文教政策437

(三)关于教育内容441

(四)关于教育教学方法446

三、史学家论董仲舒451

后记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