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包心鉴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31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经验与当代视野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视野1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中国化的必然选择2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2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3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神圣使命4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及其伟大成果6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条件6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主题7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成果79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意义8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及其伟大成果9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条件9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主题10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伟大成果116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意义123
第四章 “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134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134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142
三、遵循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的规律155
第五章 “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交互作用166
一、“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南166
二、“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184
三、遵循“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规律199
第六章 “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207
一、科学把握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207
二、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221
三、遵循“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的规律234
第七章 “本质统一性”与“形式多样性”有机统一237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237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251
三、遵循“本质统一性”与“形式多样性”有机统一的规律265
第八章 “客观需求”与“主观创造”相互促进270
一、客观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270
二、主观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条件281
三、遵循“客观需求”与“主观创造”相互促进的规律292
第九章 “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结合299
一、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299
二、思想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310
三、遵循“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结合的规律319
第十章 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经验主义”同时并举334
一、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大敌334
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障碍338
三、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经验主义”同时并举341
第十一章 “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相互支撑361
一、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361
二、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379
三、“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395
第十二章 时代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406
一、和平、发展、合作时代主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06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15
三、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40
第十三章 国情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44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48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53
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62
第十四章 执政新要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467
一、创新执政理念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67
二、提高执政能力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82
三、探索执政方式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94
四、经受执政考验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505
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新成果与新体现514
一、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51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51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本质体现52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成就531
主要参考文献537
后记543
热门推荐
- 815117.html
- 3509430.html
- 867698.html
- 3808150.html
- 504533.html
- 846086.html
- 3092606.html
- 1894102.html
- 1729307.html
- 2148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5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2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4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9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1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