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
  • 薛达元主编;杨京彪,尹仑,艾菊红,孙发明,成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524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关系-民族文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公地悲剧到可持续发展1

第一节 公地悲剧2

第二节 反公地悲剧5

第三节 悲剧的超越7

第四节 传统生态知识13

第五节 传统文化研究方法刍议17

第二章 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1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概述21

第二节 信仰、仪式与生物多样性23

一、宗教信仰中的生态观念23

二、宗教仪式与生物多样性27

第三节 宗教圣境与生物多样性35

一、山林自然圣境36

二、庙祠圣境41

三、名山水体圣境44

第四节 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52

一、对神灵的敬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52

二、保护中的合理开发与利用55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56

四、建议和方法58

第三章 传统文化案例研究——苗族习惯法61

第一节 苗族习惯法概述61

一、习惯法概念陈述61

二、苗族习惯法历史与发展变化61

三、苗族习惯法内容62

第二节 苗族习惯法研究区域概况62

第三节 苗族习惯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64

一、4个苗寨的村规民约条款统计分析64

二、对集体林和私有林的影响65

三、对不同树种的保护68

四、木材采伐和使用的管理69

五、对其他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69

六、稻田和农作物的保护与管理70

七、山林火灾的防范70

第四节 苗族习惯法的保护与传承分析71

一、苗族习惯法现状71

二、保护与传承的建议71

第四章 摩梭传统母系文化与生态保护78

第一节 泸沽湖地理及生态背景78

第二节 泸沽湖地区人文概况78

第三节 泸沽湖生态系统现状80

一、高原湖泊型生态系统80

二、泸沽湖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80

三、泸沽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呈现81

第四节 摩梭母系文化传统中的生态理念81

一、敬畏自然、适度利用81

二、保护资源、节制浪费84

三、摩梭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84

第五节 摩梭人本土宗教达巴教的自然观85

第六节 旅游业开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冲击87

一、森林植被的问题87

二、泸沽湖的污染问题88

三、外来物种入侵88

第七节 盛名之下的文化危机89

一、泸沽湖旅游的是与非89

二、冲击、磨合之后重构摩梭文化91

三、母系家庭的分解导致人口负增长92

第五章 哈尼族传统林业知识与生态保护100

第一节 绪论100

一、林业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100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105

三、哈尼族相关领域研究进展108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

一、研究地区概况111

二、研究内容114

三、研究方法115

第三节 哈尼族传统林业知识调查结果117

一、哈尼族与森林相关的传统文化117

二、哈尼族森林资源传统管理方式120

第四节 研究区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分析123

一、元阳县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123

二、不同类型森林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137

第五节 哈尼族传统林业知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评价分析144

一、哈尼族传统管理方式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44

二、哈尼族传统文化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45

第六节 结语158

第六章 哈尼梯田适应气候变化案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60

第一节 引言160

第二节 研究区概述162

一、区域概况162

二、社会经济现状164

第三节 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165

一、哈尼梯田概述165

二、哈尼梯田完备的生态系统165

三、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水循环170

四、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171

五、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172

六、有效的森林保护与管理174

七、哈尼族适应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175

八、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178

第四节 管口村案例研究179

一、箐口村基本情况179

二、水源调查179

三、主要河流183

四、村寨内调查183

第五节 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研究——林业资源现状与区划184

一、引言184

二、研究区与研究方法186

三、元阳县林业资源评价188

四、林业区划193

五、结论与讨论197

第六节 结语198

第七章 湘西苗族传统文化与柑橘集雨节水农业模式200

第一节 引言200

第二节 研究意义201

一、柑橘生产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

二、柑橘林地水文过程是湘西苗族聚居地森林、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

三、苗族传统文化及其资源管理方式对柑橘集雨节水农业模式的促进作用202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203

一、研究内容203

二、研究方法203

第四节 集雨节水农业模式案例研究204

一、区域背景概况204

二、苗族传统知识对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影响209

三、讨论与分析215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217

一、结论217

二、展望218

第八章 山地苗族经济模式转变与“生态”精神221

第一节 引言221

第二节 村庄概况及经济模式的变迁过程223

第三节 现阶段的两种经济方式228

第四节 延续着的生态精神231

一、“迁徙”的族群心态与自然的关系232

二、自然命名系统与人的命名之间的关系233

三、自然分类体系与“魂”的信仰234

第五节 自然信仰观念延续与经济形态转变下的苗寨生态236

第六节 结语239

第九章 气候变化对滇西北藏族传统生计知识的影响研究241

第一节 引言241

一、研究区域概况244

二、研究方法247

第二节 德钦县气候变化与当地藏族的认知249

一、德钦县近54年来(1957~201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249

二、德钦县极端气候事件统计254

三、当地藏族对长期气候变化的感知256

四、当地藏族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259

五、小结261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当地藏族传统生计知识的影响262

一、气候变化对传统畜牧业的影响262

二、气候变化对传统种植业的影响270

三、文化禁忌变迁的例子273

第四节 结语273

第十章 政策、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以云南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为例275

第一节 引言275

一、研究背景276

二、研究目的276

三、研究意义276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77

第二节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生物、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知识277

一、生物多样性278

二、文化多样性279

三、传统知识281

第三节 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政策283

一、迪庆州的退牧还草政策283

二、保山市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政策284

三、西双版纳州的橡胶种植政策285

第四节 政策、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知识287

一、退牧还草政策、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以迪庆州红坡村藏族为例287

二、自然保护区政策、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以保山市芒颜村为例302

三、橡胶政策、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以西双版纳曼山村布朗族为例311

第五节 结语327

一、政策对文化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的影响327

二、文化多样性和传统知识对政策的应对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