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研究
  • 邹琨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2967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2

1.3 基本研究思路9

1.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1

1.5 关于正义、分配正义、公平、平等的概念辨析11

1.6 正义之争与研究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应有的立场和态度17

1.6.1 马克思反对正义的观点综述及其评论17

1.6.2 马克思赞成正义的观点综述及其评价21

1.6.3 研究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应有的立场和方法23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理论基础26

2.1 马克思对待正义的态度26

2.1.1 马克思对思辨正义的诉求和困惑27

2.1.2 马克思对思辨正义的拒斥和批判28

2.1.3 历史唯物主义正义理论的建立30

2.2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内容32

2.2.1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资本主义批判视域32

2.2.2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共产主义分配正义的建构视域39

2.2.3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生成逻辑41

2.3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特性44

2.3.1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实践性44

2.3.2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辩证性48

2.3.3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规定性56

2.3.4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价值主体性62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借鉴69

3.1 苏联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69

3.1.1 对按劳分配的必然性认识和教条性阐释69

3.1.2 差距分配与平均主义的矛盾并存71

3.1.3 对国家、企业、个人利益分配的认识72

3.1.4 苏联时期的分配实践73

3.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75

3.2.1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在过渡时期的转变76

3.2.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78

3.3 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82

3.3.1 全面探索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82

3.3.2 “大跃进”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84

3.3.3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87

3.3.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89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历史经验91

3.4.1 苏联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借鉴91

3.4.2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借鉴93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内容解析98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前提99

4.1.1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99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108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111

4.2.1 资本的本质及其效应112

4.2.2 资本逻辑的历史必然性114

4.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使命116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制度保障120

4.3.1 生产资料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结合121

4.3.2 市场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123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价值原则124

4.4.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25

4.4.2 效率与公平并重,尤其注重公平127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理论创新与瓶颈129

4.5.1 分配正义理念的市场化、现代化130

4.5.2 社会主义市场型按劳分配的创新与瓶颈132

4.5.3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创新与瓶颈139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实践困境148

5.1 初次分配领域的实践探索及其不公问题148

5.1.1 国有企业分配及其不公问题148

5.1.2 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及其不公问题156

5.1.3 非公有制企业分配及其不公问题161

5.2 再分配领域的实践探索及其不公问题165

5.2.1 税收制度及其负面效应166

5.2.2 转移支付制度及其负面效应171

5.2.3 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负面效应177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思考185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价值目标185

6.1.1 作为公平的分配正义185

6.1.2 以贡献为标准的初次分配191

6.1.3 以补偿为标准的再分配193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价值原则198

6.2.1 权利平等原则199

6.2.2 按贡献分配原则204

6.2.3 包容性增长原则206

6.2.4 共享式发展原则210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实现机制213

6.3.1 劳动分享机制214

6.3.2 土地收益的分类协调机制216

6.3.3 劳动力市场的利益均衡机制218

6.3.4 缩减差距的再分配机制220

结语223

参考文献225

后记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