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抑郁症 原书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抑郁症 原书第2版
  • (美)贝克,(美)奥尔福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7228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抑郁症-治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抑郁症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抑郁症的临床方面1

第1章 抑郁症的定义2

抑郁症的悖论2

抑郁症的患病率3

不同类型和年龄的人的患病率和严重性4

抑郁症的描述性概念6

抑郁症的语义学7

抑郁症和正常情绪9

第2章 抑郁症的症候学11

目前的系统性研究11

主诉12

症状14

情绪症状16

认知表现21

动力性表现25

植物性和躯体性的症状31

妄想34

幻觉36

临床测试36

表象36

迟缓38

焦虑39

症状群的差异39

儿童和青少年39

文化差异40

第3章 进程和预后41

作为一种临床疾病的抑郁症41

抑郁进程和结果的重要性42

系统性研究42

发作点45

复原和慢性发作46

持续时间48

复发50

发作间歇期51

内因性抑郁和神经性抑郁比较的结果53

精神分裂症者的结局53

自杀54

慢性抑郁的预测因子56

本章小结58

第4章 情绪障碍分类60

官方术语60

分类系统的来历63

分类的信度和效度63

二分法和二元论:过去和现在64

内源性与外源性抑郁64

自主性与反应性抑郁65

焦虑性与迟钝性抑郁65

精神性与神经性抑郁65

内源性和外源性抑郁65

内源性-外源性模型的起源66

“大辩论”67

内源性抑郁和反应性抑郁之间的区别67

系统研究68

抑郁等价物72

继发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抑郁73

第5章 精神性和非精神性抑郁的对比75

“精神神经症”的抑郁反应76

定义76

概念的演化78

伴有精神特征的严重抑郁(精神性抑郁反应)80

病例181

病例281

病例381

现代的诊断84

第6章 躁郁症85

历史和定义85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的诊断标准87

躁狂症与抑郁症的关系88

躁狂阶段的症候学89

情感的表现90

认知表现92

动机表现93

生理和营养的表现94

躁狂阶段的行为观察95

躁狂-抑郁行为的周期性96

躁狂-抑郁症患者发病前的人格97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97

分类的问题97

目标成就和躁狂的症状98

第7章 更年期抑郁症100

概念的由来100

病因101

年龄102

症候学103

发病前的人格105

本章小结106

第8章 分裂情感障碍107

定义107

概念的发展108

紧张症和躁郁症108

急性情感性分裂精神病111

急性精神分裂症112

关于修订诊断的研究112

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点113

预后116

精神分裂症的情感因素和预后116

目前分裂情感性障碍的分类118

本章小结123

第二部分 抑郁症的实验方面125

第9章 抑郁症的生物学研究126

早期研究126

躁郁症和体质128

躁郁症的遗传性130

同卵双生子的研究130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131

家谱研究132

小结134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研究134

早期研究(1903~1939年)134

近期研究(1940~2004年)136

内分泌研究141

类固醇代谢141

甲状腺功能144

自主神经功能144

醋甲胆碱作用下的血压反应144

唾液分泌研究146

神经生理学研究147

镇静阈值147

解剖学研究148

神经营养和神经发生理论150

肌电图研究151

睡眠的脑电图研究151

脑电图唤醒反应155

新近的儿童和青少年研究156

神经心理学研究157

本章小结158

第10章 心理学研究:检验精神分析理论159

早期的心理功能测试159

心理运动能力159

概念能力160

知觉阈限161

歪曲的时间知觉161

歪曲的空间知觉162

早期的实验研究162

家庭背景和人格163

自我概念165

贝克对抑郁症的系统研究166

心理动力学因素166

贝克研究的历史167

检验假设169

并行研究175

言语材料中的认知模式175

纵向研究175

抑郁症病人在梦中的模式176

童年时丧失父母和成年时患抑郁症183

抑郁症中的认知歪曲187

后记197

第三部分 抑郁症的理论方面199

第11章 抑郁症的理论200

行为主义理论200

认知与进化理论201

精神分析理论202

攻击性抑郁症204

抑郁症中的口欲205

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理论205

存在主义理论206

神经学理论207

神经心理学理论208

生物化学理论208

动物模型209

情绪发泄210

第12章 精神病理学与认知211

抑郁症的基本三元素213

对个体经验的负性解释214

对自我的负性看法216

负性期待217

情感反应218

认知的首要性219

动机的变化221

躯体症状223

躁狂及其他精神障碍中的认知224

精神障碍的认知分类227

神经症227

精神病230

本章小结230

第13章 贝克抑郁理论的发展232

抑郁倾向232

永久概念的形成232

价值判断与情感233

特定易感性234

抑郁的沉积235

特定压力235

压力-抑郁链中的基因影响237

非特异性压力239

其他影响因素239

遗传风险、前期抑郁发作与慢性压力240

抑郁的人格结构240

关于认知构造的文献241

图式的定义241

图式的识别243

抑郁中的图式243

模式与心理病理学244

扭曲与误解245

固着(反刍)245

客观性的丧失246

情感与认知247

反馈模型248

第四部分 抑郁症的治疗251

第14章 躯体治疗252

药物治疗252

三环类药物25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54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255

抗抑郁药处方模式256

副作用257

兴奋剂257

锂258

目前使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60

治疗耐药性261

60岁后的治疗263

研究问题和争议263

风险与效益的问题265

安慰剂效应的争论266

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267

电休克疗法269

未来的发展方向272

第15章 心理治疗274

早期的方法274

支持性心理治疗276

保证276

修通和宣泄276

指导和环境的改变276

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治疗277

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278

人际治疗278

慢性抑郁症的IPT279

老年人群的IPT280

认知疗法280

公式化和概念化280

结构和策略281

人际方面的改变283

认知技术288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和心理疗法298

预防自杀300

预防复发300

心理变化过程301

第16章 抑郁症治疗的评价:随机对照实验303

结果和随访数据303

随机临床实验303

生态效度和随机临床实验311

预防复发313

总体结论319

未来研究的问题319

卷尾语321

附录 负性梦的计分说明324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