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4300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79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研究报告-中国-201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最新进展1
1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概览5
1.1 编制背景5
1.2 框架结构5
1.3 主要观点5
1.4 总结改善6
2 2011~2012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动态8
2.1 宏观经济动态: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8
2.2 政策动态:量化气候目标推动各领域低碳发展9
2.3 实践动态:实施低碳生态策略改善城市环境12
3 2011~2012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29
3.1 政策指引:“十二五”新起点29
3.2 学术支持: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的展示平台33
3.3 技术发展:综合集成的低碳生态城市系统解决方法35
3.4 实践探索:推进低碳生态城市的演变趋势41
4 实施挑战与发展趋势48
4.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挑战48
4.2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49
第二篇 认识与思考53
1 回眸·反思57
1.1 人类的困境57
1.2 生态理念与低碳追求58
1.3 我国的城镇化特点和问题59
2 求索·转型62
2.1 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之探索62
2.2 生态文明下的中国城市转型与发展68
2.3 重建城市“微循环”76
3 绿色·创新83
3.1 面向信息化时代的绿色建筑新范式83
3.2 生态城市的数字畅想83
3.3 绿色小城镇谱写新华章84
3.4 系统协同优化下的城镇“微转型”84
4 小结86
第三篇 方法与技术89
1 低碳生态城市重建微循环体系93
1.1 低碳生态城市重建微循环体系理论介绍93
1.2 低碳生态城市重建微循环理论体系的公众认知调查问卷分析93
2 微降解98
2.1 生态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新理念与大趋势98
2.2 基于不同尺度的水生态设计方法102
2.3 源分离的生态排水系统构建104
2.4 污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技术107
2.5 城市生物质固废处理技术109
2.6 生活垃圾分类112
3 微能源115
3.1 分布式能源及微网技术115
3.2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126
3.3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研究128
4 微冲击135
4.1 城市雨洪管理机制—源头径流削减与控制技术135
4.2 智能化城市雨洪管理技术138
4.3 城市排水系统计算机模拟技术140
4.4 低冲击开发技术142
5 微更生147
5.1 微更生技术的公众认知147
5.2 城市“城中村”的有机更新技术149
5.3 街区的生态化改造151
5.4 生态校园的综合设计方法153
6 微交通156
6.1 快速机动化背景下的城市微交通156
7 微创业161
7.1 微创业体系建立探讨161
7.2 京南农业硅谷规划与实践165
8 微绿地169
8.1 提升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绿量的技术169
8.2 生态住宅小区的立体绿化改造171
9 微调控173
9.1 从微调控角度思考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与管理173
9.2 智慧城市建设——合理规划,提前布局175
9.3 中小城市“数字城管”的绿色之路178
9.4 环境空间信息服务模式技术180
10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184
10.1 适应气候变化规划低碳生态城市184
10.2 日本迈向低碳社会建设的进程186
10.3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189
10.4 横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192
10.5 北京城市碳排放与碳汇研究197
10.6 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产业碳排放清单研究209
10.7 哈尔滨总体规划低碳导向方案213
11 低碳生态技术发展的挑战与展望219
11.1 面临的挑战219
11.2 发展趋势219
第四篇 实践与探索225
1 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区)实践分析229
1.1 河北省4+1示范城市(区):省(市)级推广229
1.2 深圳光明新区:绿色实践246
1.3 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化实践254
1.4 上海南桥新城:创新实践260
1.5 吐鲁番市示范区:新能源实践264
1.6 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城镇实践268
2 低碳生态城市专项实践案例274
2.1 微降解:西部小城镇,德青源生态园,北京密云石城镇京西学校274
2.2 微能源:无锡太湖新城,北京某酒店281
2.3 微冲击:深圳光明新区,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哈尔滨群力公园284
2.4 微更生:广州东濠涌河,河北迁安三里河,深圳北环大道290
2.5 微交通:昆明呈贡,苏州工业园区,香港,合肥滨湖新区295
2.6 微绿地:深圳,长沙,香港,北京褐石公寓301
2.7 微调控:北京德胜街道,滨海新区新港街307
2.8 微创业:河北高碑店辛桥乡,上海和杭州创意产业集聚区309
3 小结317
第五篇 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报告(2012)319
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编制进展324
2 2012年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结果-过程)评估结果325
2.1 优地指数排名结果325
2.2 结果-过程类指数结果二维分析332
2.3 典型城市分析及区域特征分析334
2.4 过程-结果类指数要素评价336
3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年际对比(2011~2012)340
3.1 结果-过程类指数结果值域变化340
3.2 城市二维分布情况对比340
3.3 过程-结果类指数要素年际对比分析343
3.4 指数区域特征变化344
4 典型城市居民主观宜居感受调查问卷分析346
4.1 典型城市居民主观宜居感受问卷调查346
4.2 居民宜居感受问卷调查结果比较346
4.3 分析结果与讨论354
附录357
附录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评估359
附录2 2011~2012年低碳生态城建设发展大事记362
附录3 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367
后记376
热门推荐
- 1620302.html
- 1236492.html
- 3070892.html
- 125107.html
- 1589700.html
- 1319116.html
- 712398.html
- 2302944.html
- 857341.html
- 3227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0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7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0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3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8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