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薛连海,冯泽明,姜淑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378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
一、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2
二、历史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4
三、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
四、理论来源——科学理论的续接7
五、理论创立——邓小平具有不朽的贡献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形成1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形成轮廓1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深刻变化中走向成熟,形成体系15
四、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点2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24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3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38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及其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45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4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内涵45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49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5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60
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60
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69
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8
四、“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86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篇章89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和发展道路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96
一、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96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和科学内涵99
三、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鲜明特点和重大意义10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1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09
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具有历史必然性109
二、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12
三、努力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1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116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16
二、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117
三、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20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124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31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31
二、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13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13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140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4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内涵142
二、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144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146
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47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49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52
一、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152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158
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159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161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66
第一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166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16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69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171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72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72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176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81
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183
五、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86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88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88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1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3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9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197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0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2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0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04
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07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10
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统一2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14
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14
二、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18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21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24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22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226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26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8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30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32
五、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234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36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236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38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241
第三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43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243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245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法249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52
一、依法治国的涵义和意义252
二、依法治国的途径254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25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26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战略地位26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2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26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6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6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27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27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7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280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87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87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290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与外交和国际战略293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93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93
二、“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297
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30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304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04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06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11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317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317
一、工人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317
二、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319
三、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321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322
五、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24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依靠新时期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26
一、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326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327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330
四、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33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332
一、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332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334
第四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336
一、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36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总要求338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339
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42
第十章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47
第一节 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347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348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349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351
第二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四个必须”353
一、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353
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57
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360
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363
第三节 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去366
一、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367
二、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369
热门推荐
- 1170988.html
- 438091.html
- 2625492.html
- 140653.html
- 2127052.html
- 3865171.html
- 1312166.html
- 2623690.html
- 728757.html
- 732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8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2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0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6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4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4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