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兴国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兴国县志
  • 兴国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品新艺术印装中心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26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9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兴国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苏区纪略55

卷一 建置 区划68

第一章 建置68

第一节 县域68

第二节 建置沿革69

第二章 区划70

第一节 区划变革70

第二节 乡、镇概况78

卷二 人口 民族97

第一章 人口97

第一节 户口97

第二节 人口结构98

第三节 计划生育100

第四节 百岁寿星102

第二章 民族103

第一节 结构103

第二节 分布104

第三节 畬族105

卷三 自然地理107

第一章 地质 地貌107

第一节 地质107

第二节 地貌112

第二章 山脉 水系114

第一节 山脉114

第二节 水系123

第三章 土壤 植被128

第一节 土壤128

第二节 植被133

第四章 气候 水文 灾害133

第一节 气候133

第二节 水文140

第三节 灾害142

第五章 自然资源147

第一节 植物资源147

第二节 动物资源148

第三节 矿物资源148

第四节 水力资源149

卷四 农牧渔业152

第一章 农业152

第一节 土地制度152

第二节 经营管理155

第三节 耕地156

第四节 作物157

第五节 农业技术164

第二章 畜牧业169

第一节 饲料资源169

第二节 畜种与饲养171

第三节 疫病与防治173

第三章 渔业174

第一节 水域水质174

第二节 繁育养殖176

第三节 鱼病与防治176

第四章 机构177

第一节 行政机构177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177

卷五 林业181

第一章 森林资源181

第一节 林业用地181

第二节 森林蓄积和分布181

第三节 林、树种类183

第四节 林业经济185

第二章 营林生产187

第一节 采种育苗187

第二节 植树造林188

第三节 抚育管理191

第三章 林业基地191

第一节 国营林场191

第二节 集体林场194

第四章 木竹经营195

第一节 木竹采伐195

第二节 木竹购销196

第五章 林政管理1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8

第二节 山林权属198

第三节 森林保护199

第四节 育林费征收201

第五节 木竹放行201

卷六 水利 水电202

第一章 水利设施202

第一节 蓄水工程203

第二节 引水工程207

第三节 提水工程210

第四节 治河、修堤211

第二章 水电工程212

第一节 发电212

第二节 供电215

第三章 管理机构217

第一节 县属局217

第二节 基层单位218

卷七 水土保持220

第一章 水土流失220

第一节 流失状况220

第二节 流失成因221

第二章 综合治理222

第一节 机构222

第二节 治理223

第三节 效益224

卷八 名优特产227

第一章 农副产品227

第一节 粮油产品227

第二节 渔牧业产品228

第三节 果茶蔬产品229

第四节 中草药材231

第二章 工业产品232

第一节 机械工业产品232

第二节 建材、化工产品233

第三节 手工业产品233

第四节 食品加工产品234

卷九 工业236

第一章 管理机构236

第一节 工业机构236

第二节 二轻工业机构237

第三节 乡镇企业管理机构237

第二章 企业类型237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238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238

第三节 私营、公私合营工业239

第三章 生产经营240

第一节 资产设备240

第二节 产品产量241

第三节 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242

第四节 经济效益244

第四章 主要工业行业246

第一节 采掘、冶金246

第二节 机械修造250

第三节 食品、饮料252

第四节 织染、缝纫、皮革256

第五节 建筑材料、陶瓷258

第六节 化工、塑料、玻璃259

第七节 造纸、文化用品、印刷261

第八节 木竹加工262

卷十 交通运输264

第一章 道路264

第一节 陆路264

第二节 水路269

第三节 桥渡269

第二章 运输272

第一节 水运272

第二节 陆运273

第三节 装卸277

第三章 管理277

第一节 行政管理277

第二节 公路养护278

第三节 交通监理280

卷十一 邮政 电信282

第一章 机构设置282

第一节 县邮政电信局282

第二节 基层邮电所(站)283

第二章 邮政283

第一节 邮路投递283

第二节 营业项目287

第三节 集邮288

第四节 邮政设备288

第三章 电信288

第一节 电话杆路288

第二节 营业项目290

第三节 电信设备290

第四章 企业管理291

第一节 职工教育291

第二节 生产管理291

第三节 经济效益291

卷十二 县城建设与环境保护293

第一章 县城建设2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3

第二节 主要建设293

第三节 建筑企业308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309

第二章 环境保护309

第一节 污染状况309

第二节 治理措施310

卷十三 商业313

第一章 机构314

第一节 县商业局314

第二节 县供销合作社318

第二章 私营商业319

第一节 行业319

第二节 对私营商业的改造325

第三章 集体商业327

第一节 消费合作社327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329

第三节 合作商业336

第四章 国营商业338

第一节 副食、食品、盐业、烟草339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341

第三节 燃料、药料、外贸343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345

第五章 购销网点346

第一节 商品购销346

第二节 城乡网点351

卷十四 粮油355

第一章 机构355

第一节 县局355

第二节 基层单位356

第二章 购销357

第一节 粮油市场357

第二节 收购359

第三节 供销361

第三章 储运365

第一节 仓储365

第二节 保管370

第三节 调运371

第四章 加工371

第一节 粮豆加工371

第二节 油脂加工373

第三节 饲料加工373

第五章 财务管理375

第一节 财务制度375

第二节 经济效益375

卷十五 财税377

第一章 财政377

第一节 行政管理377

第二节 财政体制378

第三节 财政收支380

第二章 审计389

第一节 机构389

第二节 审计工作389

第三章 税务389

第一节 机构389

第二节 农业税391

第三节 工商各税397

卷十六 金融409

第一章 机构409

第一节 当铺、钱店409

第二节 银行410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412

第二章 货币413

第一节 种类、比值413

第二节 货币斗争415

第三节 发行、流通415

第四节 货币管理417

第三章 银行业务420

第一节 存款420

第二节 信贷422

第三节 侨汇428

第四节 基建拨款、贷款428

第四章 保险430

第一节 机构设置430

第二节 保险业务430

第五章 金库 债券430

第一节 金库431

第二节 债券433

卷十七 经济管理435

第一章 计划管理4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5

第二节 计划编制435

第三节 管理措施436

第二章 统计管理438

第一节 统计机构439

第二节 统计工作439

第三章 物资管理4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1

第二节 物资调拨441

第四章 工商管理443

第一节 工商行政443

第二节 市场管理443

第三节 企业管理446

第四节 合同管理448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448

第五章 物价管理449

第一节 行政管理449

第二节 物价调整450

第三节 物价今昔451

第六章 计量管理455

第一节 计量制度455

第二节 管理措施456

卷十八 政党群团45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57

第一节 早期建党活动457

第二节 县委458

第三节 基层组织与党员463

第四节 党代表大会465

第五节 组织建设470

第六节 宣传教育471

第七节 统一战线472

第八节 纪律检查47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47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475

第二节 其他党派476

第三章 群众团体477

第一节 工会477

第二节 农民协会480

第三节 妇女组织481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483

第五节 工商组织486

第六节 县反帝拥苏大同盟487

第七节 县革命互济会487

第八节 县抗敌(日)后援会487

第九节 县中苏友好协会488

第十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488

第十一节 文艺、学术团体488

卷十九 政权490

第一章 权力机关490

第一节 县工农兵代表大会490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490

第二章 行政机关493

第一节 县署493

第二节 县政府494

第三节 县苏维埃政府496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497

第五节 信访499

第三章 议政机关501

第一节 县参议会501

第二节 县政治协商会议501

卷二十 公安 司法504

第一章 治安504

第一节 治安机关504

第二节 社会治安505

第三节 户籍管理507

第四节 消防508

第二章 检察508

第一节 检察机关509

第二节 检察工作509

第三章 审判510

第一节 审判机关510

第二节 案件审判511

第四章 司法行政513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关513

第二节 法制宣传513

第三节 纠纷调解513

第四节 公证、律师514

卷二十一 民政515

第一章 机构515

第二章 优待抚恤515

第一节 拥军优属516

第二节 烈士褒恤519

第三节 伤残人员优抚520

第三章 安置工作522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522

第二节离、退休军人安置523

第四章 救灾 救济524

第一节 生产救灾524

第二节 社会救济525

第五章 社会福利526

第一节 慈善事业526

第二节 福利事业526

第六章 老区建设527

第一节 管理527

第二节 经费、项目527

第七章 地方选举528

第一节 普选528

第二节 县级选举529

第八章 婚姻登记530

第一节 婚姻法宣传530

第二节 结婚、离婚530

卷二十二 劳动 人事532

第一章 劳动532

第一节 管理532

第二节 就业533

第三节 职业训练534

第四节 工资535

第二章 人事536

第一节 任免537

第二节 编制539

第三节 考核540

第四节 干部培训541

第三章 离休 退休 退职542

第一节 离休542

第二节 退休、退职542

第三节 管理543

卷二十三 外事 侨务544

第一章 外事544

第一节 外事管理544

第二节 外事接待544

第二章 侨务545

第一节 侨胞状况545

第二节 侨务工作546

卷二十四 军事548

第一章 兵役548

第一节 募兵548

第二节 征兵548

第三节 志愿兵、义务兵549

第二章 群众武装551

第一节 纠察队、游击队、赤卫队、暴动队551

第二节 民兵551

第三章 地方武装555

第一节 武装机构555

第二节 武装力量557

第四章 驻军与军事设施558

第一节 驻军558

第二节 军事设施559

第五章 重大兵事纪略560

一、文天祥在兴国开府抗元560

二、兴国烟兵抗清始末560

三、衣锦乡农民的抗清斗争560

四、郑成功遗部在兴国的反清斗争561

五、太平军转战兴国561

六、兴国工农武装暴动561

七、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在兴国的三大胜仗562

八、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夕在兴国的阻击战562

九、日本侵略军在兴国的暴行562

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兴国562

卷二十五 文化563

第一章 机构563

第二章 群众文化563

第一节馆、站文化活动563

第二节 民间文艺564

第三节 兴国山歌565

第四节 民间传说567

第三章 戏剧 电影570

第一节 戏剧570

第二节 电影572

第四章 新闻572

第一节 报刊572

第二节 广播573

第三节 电视573

第五章 图书 档案574

第一节 图书574

第二节 档案575

卷二十六 教育576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576

第一节 县学576

第二节 书院577

第三节 义学、私塾578

第二章 幼儿教育578

第一节 幼儿园(院)578

第二节 学制、课程、教法579

第三章 小学教育580

第一节 学校580

第二节 教学583

第四章 中学教育587

第一节 学校587

第二节 教学589

第五章 专业职业教育593

第一节 专业学校593

第二节 职业学校594

第六章 成人教育595

第一节 扫除文盲595

第二节 职工、干部教育596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597

第七章 考试598

第一节 科举考试598

第二节 升学考试598

第八章 教师599

第一节 队伍600

第二节 任免601

第三节 培训601

第四节 待遇602

第九章 教育管理603

第一节 教育行政603

第二节 教育经费605

第三节 校舍设备607

卷二十七 体育608

第一章 学校体育608

第一节 课程、教学608

第二节 比赛、成绩609

第二章 群众体育611

第一节 活动内容611

第二节 组织设施612

卷二十八 科技613

第一章 科技组织613

第一节 行政机构613

第二节 科研单位613

第二章 科技队伍614

第一节 队伍状况614

第二节 人才普查615

第三节 职称评定615

第三章 科技活动616

第一节 科技普及616

第二节 气象测报617

第三节 地震观测618

第四节 水文测报618

第五节 沼气利用618

第六节 省柴灶推广619

第七节 标准计量620

第八节 科技咨询620

第四章 科技成果621

第一节 工业621

第二节 农业622

第三节 林业、水保623

第四节 水利、水电624

第五节 畜牧、水产625

第六节 医药、卫生626

卷二十九 医药 卫生627

第一章 预防627

第一节 卫生防疫627

第二节 疾病防治632

第三节 妇幼保健633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634

第二章 医疗635

第一节 医疗单位635

第二节 医疗队伍637

第三节 医疗设备638

第四节 医疗技术640

第五节 医疗业务640

第三章 医药641

第一节 中药641

第二节 西药642

第三节 药政、药检643

第四章 管理643

第一节 卫生行政644

第二节 卫生经费644

第三节 医疗制度644

第四节 体制改革645

卷三十文物 胜迹646

第一章 古代文物646

第一节 古遗址646

第二节 古墓葬647

第三节 古建筑648

第四节 馆藏文物650

第五节 摩崖石刻651

第二章 革命文物652

第一节 旧址、旧居652

第二节 文物、标语654

第三节 纪念设施658

第三章 名胜古迹659

第一节 名胜659

第二节 古迹660

卷三十一 民俗 宗教662

第一章 风俗习惯662

第一节 生产习俗662

第二节 生活习惯664

第三节 喜庆婚丧礼仪665

第四节 道德风尚667

第五节 时令节日668

第六节 迷信、禁忌、陋习669

第二章 宗教670

第一节 佛教671

第二节 道教672

第三节 天主教673

第四节 基督教673

卷三十二 方言 谚语674

第一章 方言674

第一节 语音674

第二节 词汇681

第三节 语法689

第二章 谚语692

第一节 农谚692

第二节 俗谚694

第三节 歇后语696

卷三十三 艺文698

一、散文选698

二、诗歌选712

三、对联选726

四、书目730

卷三十四 人物734

一、人物传734

二、人物表772

三、英名录821

附录899

一、地方文献899

二、历修县志9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