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变革与金融危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893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金融危机-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结构变革与金融危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引论1
第1章 导言3
1.1研究背景及意义3
1.2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5
第2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历史回顾:1778~20088
2.1引言:美国——金融危机的经典乐园8
2.2南北战争前(1778~1861)的金融危机9
2.2.1 1778~1861年美国的经济金融环境9
2.2.2 1792年危机13
2.2.3 1819年危机14
2.2.4 1837年金融恐慌15
2.2.5 1857年危机与南北战争的爆发16
2.3前联邦储备时代(1865~1913)的金融危机18
2.3.1 1865~1913年美国经济与货币银行体系的发展18
2.3.2 1873年危机20
2.3.3 1893年金融危机21
2.3.4 1907年危机与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22
2.4 1929~1933年金融体系崩溃与“大萧条”23
2.4.1“大萧条”发生的背景23
2.4.2从金融“大崩溃”到“大萧条”27
2.4.3“大萧条”后的“金融新政”与金融体系的重构28
2.5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一轮的金融危机29
2.5.1三次美元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9
2.5.2 20世纪70~80年代的储蓄贷款协会与银行危机31
2.5.3 2000年“新经济”泡沫及其破灭34
2.5.4 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37
2.6本章小结:“美国式金融危机”的结构特征40
第二部分 金融危机的导源:经济增长模式与世界结构失衡43
第3章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结构失衡与金融危机45
3.1引言45
3.2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金融危机导源的理论视角46
3.2.1经济结构的内涵46
3.2.2金融脆弱性概述52
3.2.3经济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作用机制的理论探讨56
3.3美国产业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60
3.3.1 1990年以来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变迁60
3.3.2互联网泡沫——产业结构从调整到失衡,金融危机的导源65
3.4消费投资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70
3.4.1美国消费—投资结构的演进70
3.4.2美国消费—投资结构失衡的判断75
3.4.3消费—投资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79
3.5经济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85
3.5.1美国金融结构的演化85
3.5.2美国经济金融结构失衡程度的判断91
3.5.3经济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脆弱性94
3.6本章小结97
第4章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结构失衡与金融危机99
4.1引言99
4.2贸易分工变迁与世界经济结构失衡100
4.2.1世界贸易分工变迁进程及特征100
4.2.2贸易分工变迁中的世界经济结构失衡:一个分析视角的界定105
4.2.3世界贸易结构失衡:贸易分工失衡的直接效应106
4.2.4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的经济结构失衡:贸易分工失衡的间接效应115
4.3金融分工变迁与世界金融结构失衡124
4.3.1金融分工及其变迁机制124
4.3.2金融分工变迁中的世界金融结构失衡127
4.4世界经济、金融结构双失衡下的投机风险积聚与金融危机爆发136
4.4.1双失衡下的全球金融产品供需演变137
4.4.2双失衡下的金融创新膨胀与投机风险积聚140
4.5本章小结143
第三部分 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扩散:行为扭曲与监管失败145
第5章 过度创新、预期扭曲与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分析147
5.1引言147
5.1.1问题的提出147
5.1.2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概念148
5.2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发生的背景151
5.2.1过于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152
5.2.2住房市场繁荣与泡沫156
5.3全球“金融海啸”的原因与发生机理157
5.3.1直接原因概述157
5.3.2流动性、金融创新与信贷市场158
5.3.3缺陷的信用评级体系164
5.3.4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与薪酬结构166
5.4基于心理学特征的参与者行为解读168
5.4.1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168
5.4.2动态演进的损失厌恶171
5.4.3羊群行为与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174
5.5本章小结177
第6章 监管失败与金融危机179
6.1引言179
6.2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美国金融监管架构180
6.2.1危机前美国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180
6.2.2默契陷阱:自觉性与自生性监管滞后的一个解释框架182
6.3监管失败与国际金融危机186
6.3.1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风险关注186
6.3.2对弱监管实体的监管不力189
6.3.3对于新兴复杂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滞后194
6.3.4金融监管中的激励扭曲问题199
6.4金融监管模式的改进——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分析202
6.4.1模型构建与分析203
6.4.2基于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博弈模型的思考206
6.5本章小结209
第四部分 重回稳定的努力:危机救助与监管改革211
第7章 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救助213
7.1引言213
7.2经济金融的全球化213
7.3金融危机救助219
7.3.1金融危机救助的原因219
7.3.2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224
7.3.3金融危机救助的方式226
7.4本次金融危机中国际社会采取的救助措施及启示230
7.4.1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救助措施230
7.4.2启示与思考235
7.5本章小结238
第8章 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239
8.1引言239
8.2对金融危机的监管反思240
8.2.1自由化金融监管理念的失败240
8.2.2金融创新过程中的监管滞后242
8.2.3金融监管体系的内在缺陷243
8.3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246
8.3.1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247
8.3.2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256
8.3.3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261
8.3.4其他国际组织提出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270
8.4金融监管改革走向276
8.4.1金融监管体制要适应市场的变化277
8.4.2金融监管范围将进一步拓宽278
8.4.3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责将进一步突出280
8.4.4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将日趋重要280
8.4.5金融风险管理评估技术将日益完善281
8.5本章小结282
第9章 全球金融结构变革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284
9.1引言284
9.2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285
9.2.1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过程285
9.2.2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任务289
9.2.3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特征289
9.3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290
9.3.1汇率制度291
9.3.2储备货币292
9.3.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295
9.3.4 IMF机构296
9.4全球金融结构变革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方案298
9.4.1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各种改革方案的提出299
9.4.2对亚洲金融危机后各种改革方案的评价301
9.4.3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所提出的各种援救措施305
9.4.4全球金融体系变革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307
9.5本章小结314
第五部分 金融危机与中国:冲击与战略选择315
第10章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317
10.1引言317
10.2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318
10.2.1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总体运行的冲击318
10.2.2金融危机对中国各行业的冲击和影响326
10.3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效果336
10.3.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336
10.3.2中国采取的公共政策已经初步显现出积极效果343
10.4本章小结:次贷危机对中国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启示349
第11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战略选择352
11.1引言352
11.2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冲击与挑战353
11.2.1全球金融危机之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外部冲击353
11.2.2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内部矛盾与制约357
11.3我国经济结构变迁与增长模式分析360
11.3.1我国经济结构变迁:1978~2008年360
11.3.2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分析:基于结构视角361
11.4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373
11.4.1基于需求视角的分析374
11.4.2基于供给视角的分析382
11.4.3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385
11.5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战略选择390
11.5.1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基本思路: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390
11.5.2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393
11.5.3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与对策建议396
11.6本章小结405
第12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战略选择406
12.1引言406
12.2对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反思407
12.2.1中国30年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成果407
12.2.2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启示409
12.3中国金融结构优化与完善410
12.3.1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410
12.3.2中国金融结构优化与完善的政策建议413
12.4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415
12.4.1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回顾与评估416
12.4.2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420
12.4.3深化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422
12.5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未来趋势展望428
12.5.1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428
12.5.2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远景展望429
12.6本章小结431
第13章 全球多极化制衡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崛起之路432
13.1引言432
13.1.1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秩序调整的观点综述432
13.1.2后危机时代国内发展战略的观点综述438
13.2全球多极化制衡体系构建的历史经验440
13.2.1 20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440
13.2.2 20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美国主导的全球分工和资源配置机制441
13.2.3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442
13.2.4金融危机:多极化发展的催化剂443
13.2.5科技创新:与经济危机在互动中永生444
13.3在构建新的世界多极化制衡体系进程中实现中国崛起444
13.3.1世界多极化制衡体系:中国的角色定位445
13.3.2构建世界金融多极化制衡体系445
13.3.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迎接新的世界经济均衡调整进程448
13.3.4促进内需增长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增长因素449
13.4本章小结450
参考文献451
后记459
热门推荐
- 1086614.html
- 3346508.html
- 1823172.html
- 2509761.html
- 2224873.html
- 3066385.html
- 2850939.html
- 582724.html
- 22970.html
- 1188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2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9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6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1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2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8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1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1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