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艾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4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字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汉字心理之意义及其研究之目的1
第二节 汉字改革运动述略1
第一章 字形研究1
第三节 汉字字形之重要3
第四节 识字之意义5
第五节 形声义相互间之关系5
第六节 汉字心理实验之第一种6
第一章8
图一8
a.观察测验原来样8
第七节 计算成绩之方法9
第八节 观察上汉字困难之原因10
第一章11
表二 汉字艰难度之比较11
表一 汉字艰难度之比较11
表三 汉字艰难度之比较12
第九节 观察与默写汉字之几种特性14
b.字形之观察错误举例14
第十节 汉字心理实验之第二种15
表四 字类三组16
第十一节 统计结果之研究18
表五 释形同音两法教授之成绩比较统计19
表六 最后试验中之成绩统计20
第十二节 汉字心理实验之第三种22
表七 两次试验成绩统计(单字方面)24
表八 两次试验成绩统计(辞的成绩)25
第十三节 识字教学原则之拟定27
第十四节 刘廷芳氏之研究28
第十五节 蔡乐生氏之研究29
表十 蔡氏研究之结果(B)(默写方面)31
表九 蔡氏研究之结果(A)(识别方面)31
表十一 蔡氏研究之结果(C)(字形及其成绩等级)32
第十六节 蒋一前氏之形母创说34
第十七节 杨继本君之研究36
第二章41
图二 历代汉字递增之趋势41
第十八节 史的叙述41
第二章 字量问题41
表十二 历代字数递增情形42
第二章42
第十九节 通用字典之字量43
表十三 二十种通用字典所有字数的调查44
第二十节 普通书报与文件之字量44
表十四 各家常用字汇之单字数45
第二十一节 常用字汇之重要及其功用45
第二十二节 语体文应用字汇47
表十五 陈氏字汇各种材料之字数47
第二十三节 小学分级字汇49
表十六 小学作文用字分析50
第二十四节 儿童民众与商人之字汇52
第二十五节 大众实用字汇53
第二十六节 市民常用字汇53
表十七 大众实用字汇之材料53
第二十七节 农民常用字汇54
表十八 市民字汇各项材料之字数54
第二十八节 店号常用字汇55
表二十 徐氏店号用字发现次数56
表十九 陆氏店号用字发现次数56
第二十九节 教育部之常用字汇工作56
表二一 教育部千字课选字各材料之字数57
第三十节 艾伟周祖训二氏之研究58
表二二 小学初级国语教科书各部各册生字数比较表59
表二三 小学初级国语教科书各部各册字数比较表60
表二五 盖滋智商与艰难指数对照表62
表二四 全文字数与其生字数之比率62
第三十一节 千字课之字量比较63
表二六 依据指数而定初小国语教本每册总字数及生字数之设计63
第三十二节 学习千字课之效率问题64
表二七 五种千字课字量比较表64
第三十三节 洪深舒新城吴廉铭三氏对于基本字之尝试65
表二八 两月内学习二十八课后之测验成绩65
第三十五节 张耀翔氏之识字测验69
第三十四节 识字测量之重要69
第三章 识字测量69
第三章71
表二九 张氏识字测验之结果71
第三十六节 艾伟汉字测验之编造73
第三十七节 汉字测验之举行75
第三十八节 测验结果之统计77
表三十 各级学生之平均年龄78
表三一 第一二类测验音义俱知成绩均数及识字量79
表三二 两类测验音义俱知成绩差异系数81
表三三 各级识字成绩之进步81
第三章83
图三 各级全识字数83
表三五 男女识字量(全识字)之比较84
表三四 各级识字成绩常模表84
第三十九节 本测验之信度与效度85
表三七 四十五等级相关之分配87
表三六 汉字测量结果上信度之表示87
第四十节 次数分配之形势88
表三八 偏态之表示89
表三九 切面成绩之表示91
第四十一节 本章之结论91
表四十 各级一二两类之成绩94
第四章 词汇研究97
第四十二节 绪论97
第四十三节 王文新氏之研究97
第四章99
表四一 小学各级词汇分配表99
第四十四节 王显恩氏之研究100
第四十五节 周其辰氏之研究101
第四十六节 本研究之动机与目的102
第四十七节 选词原则104
第四十八节 统计步骤说明107
第四十九节 统计结果分析109
表四二 初小国语教本各部生字生词数及三部共同之生字生词数109
表四三 三部共同及一部仅有之生字生词数110
表四五 各册难度指数表111
表四四 各部总字数111
图六 各册中生字数在总字数中之百分比112
图七 各册中生词数在总词数中之百分比112
图九 图八事实之另一表示112
图四 总字数与总词数之比较112
图五 生字数与生词数之比较112
第四章112
表四六 各册总字数及总词数113
表四七 生字生词在各册之增加率114
第五十节 结论与建议115
第五十一节 测验结果之推究118
第五章 音义分析118
表四九 汉字测量结果(止知音止知义两种)119
表四八 汉字测量结果(音总义总)119
第五章119
第五章120
图十 一二两类汉字测验之成绩(各有止知音与止知义两种)120
表五十 音义比率121
第五十二节 识字反应之分析121
第五十三节 造字原则与字数分配136
表五一 各字音义成绩所属等第表136
第五十四节 音义成绩与常见次数137
表五二 汉字测验所用汉字按造字原则分配表137
第六章 简化问题140
第五十五节 史的叙述140
第五十六节 劳乃宣之简字运动142
第五十七节 黎锦熙与部颁简体字表144
第五十八节 陈光垚与中国文字改进学会146
第五十九节 吴廉铭君对于简笔字的尝试147
第六十节 字形心理实验对于简化之贡献148
表五三 小学各级默字错误分析表(周启巽)150
第六章150
表五四 (a)(b)(c)小学各级错字分析表(包稚颐)151
第七章 排列问题155
第六十二节 杜佐周氏之研究155
第六十一节 国文横直读问题155
第七章156
表五五(a) 无意义字之阅读比较156
表五五(b) 有意义字之阅读比较157
表五六 (a)(b)(c)几何图形之阅读比较158
第六十三节 陈礼江哈尔二氏之研究160
表五七(a) 平均每人所费之时间161
表五七(b) 平均每人做对之工作161
第六十四节 沈有乾氏之研究162
表五八 英文程度与例外之关系162
表五九 沈氏研究之结果163
第六十五节 周先庚氏之研究166
表六十 周氏首次实验之结果168
第七章168
图十一 周氏图示结果之第一种168
图十二 A.B.周氏图示结果之第二种171
表六一 整个与半字阅读成绩之比较172
第六十六节 艾伟氏之研究174
表六二 美人对于汉字位置之判断174
表六三 卡片上所用汉字之一段175
表六四(a) 汉字横直视正确度之比较(高小二年级)177
表六四(b) 汉字横直视正确度之比较(初中二年级)178
表六四(c) 汉字横直视正确度之比较(高中二年级)179
表六五(a) 汉字横直视速度比较(高小二年级)180
表六五(b) 汉字横直视速度比较(初中二年级)180
表六五(c) 汉字横直视速度比较(高中二年级)181
表六六(a) 默写错误之次数(白话)182
表六六(c) 默写错误之次数(无意义)183
表六六(b) 默写错误之次数(文言)183
表六七 各种文字横直读比较总表184
表六八(a) 不同笔画(无意义)之汉字横直视成绩比较(高中一甲)185
表六八(b) 不同笔画(无意义)之汉字横直视成绩比较(高中一乙)186
表六九(b) 不同笔画(无意)义之汉字横直视速度比较(高中一乙)187
表六九(a) 不同笔画(无意义)之汉字横直视速度比较(高中一甲)187
表七十(a) 不同笔画(无意义)汉字横直视成绩速度男女之比较(高中一甲)188
第六十七节 研究之结果189
表七十(b) 不同笔画(无意义)汉字横直视成绩速度男女之比较(高中一乙)189
第六十八节 陈汉标君的批评及最近之新发现192
第八章 书法研究202
第六十九节 过去研究述略202
第七十节 本研究之目的与方法204
第七十一节 第一实验(书法练习之进展)206
表七一 书法练习之进展(初中三上)206
第八章207
图十三 书法练习之进展207
表七三 书法练习之进展(初中三下)208
表七二 书法练习之几何均数208
图十四 书法练习进展中各生之努力度208
图十五 书法练习之进展209
第七十二节 第二实验(字形写法难易之分析)209
表七五 常用字汇笔画之均数与众数210
表七四 汉字字形构造在难易写法上之等第举例210
第七十三节 书法横直之比较210
表七七 汉字首画及末画之末端的位置分析211
表七六 汉字分类表211
表七八 汉字横直书法比较实验报告213
第九章 全书总结215
第七十四节 重要发现述略215
第七十五节 对于继续工作之建议219
附录一 关于历代汉字之增加情形(本书第二章)221
附录二 关于识字测量(本书第三章)227
附录三 关于词汇分析(本书第四章)251
热门推荐
- 921764.html
- 3251358.html
- 1211718.html
- 1834226.html
- 977583.html
- 2100788.html
- 2843062.html
- 522922.html
- 1139032.html
- 340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5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3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5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4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8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2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7109.html